废墟前拍照,你怎么看?

写了一篇回忆汶川地震的文章。

在搜索图片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幅。

废墟前拍照,你怎么看?

游人在地震的废墟前拍照,而且笑容灿烂,而那废墟下面,埋藏着很多地震中逝去的生命,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和谐。

社会在进步,拍照变得越来越容易,一个手机走遍天下,有美颜,有滤镜,有自拍杆儿,能想到的,都做到了。

于是,大部分的旅行时间都用在拍照留念上了。

无可厚非。

但是,在曾经极其悲惨伤痛的地震废墟前拍照,而且谈笑风生,就真的让人觉得不舒服。

是对逝者的不尊重。

突然想起八年前,在北京,圆明园看到的一幕。

暮春的下午。

因为不是假期,圆明园里人很少。我走在安静的圆明园,脑子里想的是历史课本里讲述的屈辱的一幕一幕,内心无限悲凉。

走到那个标志性的废墟建筑前面,那个在历史课本上反复出现,记忆深刻的废墟建筑前面,内心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的。

废墟前拍照,你怎么看?

忽然,就传来阵阵的嬉笑声。几个游人正在废墟前拍照,各种搔首弄姿,各种谈笑风生。

刺眼,刺耳。

是对历史的亵渎。

如果当时有国外的游客,如果他们恰好知道那段历史,他们该会多么看不起我们!

曾经的倍受屈辱,曾经的国破家亡,都被一张张嘻笑怒骂的照片消耗殆尽。

真想走上前跟他们说一句,这里不是风景如画的壮丽山河,没有那么多的笑语欢歌!

其实,真该感谢圆明园景区的规划者,没有试图重建圆明园,保留这些废墟,是对历史最大的尊重,也是留给后人最好的警示!真实的触碰远胜于教科书上枯燥的讲授!

可惜,有的人并不能参透其中的意义,在他们的眼中,拍照留念,证明他们来过这里,远比重温历史,感受震撼来的真实,有用。

反思我们的教育——历史,不该是课本上冰冷的文字,不该是死记硬背的一个个条约,而是真的铭记历史,以史为鉴,放眼未来,做一个爱国有志的公民!

路漫漫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