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料回流新疆:現實版「蘿蔔又回來了」

“前幾日一位新疆朋友,見我手裡一塊170克的籽料,出價20萬元買走了,說回家能賣個好價錢.....” 一位玉料商人如是說。

這段話,不禁讓玉姻緣想起自己之前去和田,當時順便帶了些原石,讓和田的老鄉幫忙賣,竟然賣了好幾塊,回來後和朋友說起這個事,在場的朋說法真的是各異:

什麼,新疆缺料子麼?

新疆需要跑到內地收料?

之前有聽其他朋友也說過這樣的事情

.........

在大多數人仍然相信“去源頭買原料更便宜”的傳統信念下,現實卻在啪啪打臉,一手的渠道?價格便宜?

No No No,如果你問新疆缺料子嗎?——答案就是:“缺,非常缺”!

籽料迴流新疆:現實版“蘿蔔又回來了”

巴扎的玉料,都是新挖的嗎?

當然是 NO!

籽玉不可再生,大家都熟知,近幾年,每年和田都會禁止採玉1次以上,哪裡來的那麼多新挖的籽料?

即使國家不禁採,出產籽玉的玉龍喀什河,以及喀拉喀什河的河床,不知已被翻了多少遍了,即使能挖出來零零碎碎的籽玉,也是普品,垃圾料佔多數,好的籽玉,是少之又少。

那麼,玉巴扎的那些籽玉,都來自哪裡呢?

籽料迴流新疆:現實版“蘿蔔又回來了”

籽料迴流,這不是第一次

其實, 從今年春節前,就有不少的阿達西開始在內地各大玉料市場大量回收籽料,蘇州、上海等原料市場也陸續出現了老料的迴流現象。

籽料迴流新疆:現實版“蘿蔔又回來了”

籽料迴流的現象,並非突然來襲。早在08年的時候,和田玉收藏市場異常火熱,大批和田玉高端籽料和雕刻作品從臺灣迴流到內地,當然這些籽料大部分也是早期臺灣商人從內地和新疆收的。

籽料迴流新疆:現實版“蘿蔔又回來了”

時至今日,籽料迴流再度上演,一部分好料從港臺迴流到內地,但更多地,還是原料從內地迴流到新疆。

籽料迴流新疆:現實版“蘿蔔又回來了”

內地比新疆料便宜?

“省略中間商,價格更低廉”這種話,可以用在任何可生產的商品上,但卻不適用在“獨一無二的天然和田玉上”。

新疆的維族玉商,那可是精明的商人,為啥要從內地收料回去?最重要原因就是:玉石不同於商品。在內地,做玉石大大小小的商家非常之多,拋開其他的不說吧,不管是哪家店鋪,哪個玉老闆不屯料?

有的玉商,甚至保險櫃,家裡的書房裡,屯的都是玉料。3年前,5年前,甚至10年前屯的玉料,現在一直放著的,一點兒也不稀奇。

那麼,5年前,10年前買的玉料是啥價?現在的和田玉是啥價?不多說,10年前的玉料,和現在的行情相比,翻個幾倍,幾十倍,是一點兒問題沒有。

籽料迴流新疆:現實版“蘿蔔又回來了”

說到這裡,您想通為啥維族人在內地回收了嗎?

因為,新挖出來的玉料少,品質上乘的更少。在和田,剛挖出來的玉料,第一手是:一圈人圍上來,大家出價拍賣,隨地喊價,誰給的價高,東西歸誰,你加一手,他加一手,好的料子拍到手裡,已經不便宜了。

那麼從內地回收以前的屯料,因為玉石已經大大的升值了,內地的玉老闆也有錢賺,維族的朋友覺得也合算,所以就成交,也就形成現在的籽料迴流潮。

籽料迴流新疆:現實版“蘿蔔又回來了”

但現在更殘酷的現實可能是:沒有料子,維族商人就到處回收好料子,返回後的和田以更高的價格出售,這也是為什麼好料子價格一路飆升、輪番上漲的最直接原因之一。

籽料迴流新疆:現實版“蘿蔔又回來了”

17年的玉價一度現象:和田玉價高於喀什,喀什高於烏魯木齊,烏魯木齊又高於內地。且從16年開始,一批資本正在陸續進入和田玉市場,其中也包括籽料源頭——和田。高端料在巴紮上非常走俏,如果仔細捋一捋,會發現其成交價格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便宜”。

迴流的是啥樣的籽玉?

這當然是有講究的,維族朋友輾轉新疆,內地的各大玉石市場,不是所有的籽料,人家都回收的。

一般維族朋友回收的,大多都是品質好些的,上品些的籽玉,這樣,他們拿回和田巴扎,也能賣個好價錢。

這也是為啥鴻掌櫃多次提到:收藏,一定要選擇品質好的玉石,品質為王!因為只有上品的玉石才是硬通貨,它的收藏價值,增值空間,都會更大一些。

籽料迴流新疆:現實版“蘿蔔又回來了”

籽料迴流,您怎麼看?

籽料迴流,除了好料少這個本質原因外,還有其他若干原因:

1、很多有實力的阿達西回收存料,不是放到市場賣,而是為他們自己的高端客戶人群收料。一收上來,料子就直奔客戶處,幾乎不會在市場與巴扎露面。

2、與和田本地市場的熱象對比,內地籽料市場的是相對的“降溫”。料子放在手中賣不到好的價錢,很多商家寧願把料子“送”到和田去賣,既賣的快,又賣的好。

籽料迴流新疆:現實版“蘿蔔又回來了”

種種原因,然而不管怎樣,籽料迴流,多少令人啼笑皆非。

令人感慨的是,源頭優質籽料資源的銳減;可笑的是,當你我以為源頭拿貨收料減少中間環節能撿到“一手價”時,此時此刻到手裡的料子說不定已經被倒了幾個來回。

玩玉,且玩且珍惜;好玉,可遇不可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