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人盡皆知,沒想到居然是後人杜撰的!

很多人都喜歡用“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句話來批評人,說的就是你連小事都做不好,更何談做成什麼大事了。對於這種觀點,我個人是不贊同的,畢竟掃房子和掃天下完全就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要知道著名的書聖王羲之也曾坦腹東床,後來還留下了“東床快婿”的佳話。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人盡皆知,沒想到居然是後人杜撰的!

當然今天我不是來爭論這句話的對錯,而是來說說它的出處。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這句話應該是出現在《後漢書》裡的。原文是這樣的:

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也。祖河東太守。蕃年十五,嘗閒處一室,而庭宇蕪穢。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藩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藩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人盡皆知,沒想到居然是後人杜撰的!

大概的意思就是陳蕃15歲的時候,獨自一人居住,整個院子也沒人打掃,一片荒蕪。後來他父親的朋友薛勤來看他,一看這副樣子,就對陳蕃說:“小夥子,你怎麼不打掃打掃房間好招待客人吶?”陳蕃聽後卻說:“大丈夫處理事情,應該著眼於掃除天下,怎麼能被一間房子困住呢?”薛勤一聽這話,覺得這個小夥子是個有大志向的人,與眾不同!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人盡皆知,沒想到居然是後人杜撰的!

其實在這裡,並沒有出現後來那句我們十分熟悉的“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那麼這句話是從哪裡來的呢?其實這件事和清代的文學家劉蓉還有關係,劉蓉在散文《習慣說》裡寫了這麼一件事:

蓉少時,讀書養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讀,仰而思;思有弗得,輒起繞室以旋。室有窪,經尺,浸淫日廣。每履之,足苦躓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來室中,顧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人盡皆知,沒想到居然是後人杜撰的!

乍一看這件事和上面陳蕃那件事是差不多的,如果不注意的話,很容易就搞混了。所以後來,就不知道誰把這兩件事加工了一下,合併到了一起。還是放在了陳蕃的頭上,不過結尾的時候就不是“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而是“薛勤教育陳蕃: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了。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人盡皆知,沒想到居然是後人杜撰的!

所以啊,也許我們經常看到的,聽到的東西,並不是它原本的樣子。我也是今天偶然的一個機會,看到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句話,才知道了這背後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