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完成整體人體-196℃低溫保存 爲中國第二例等待「復活」

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2018年6月19日下午14:30分,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銀豐研究院”)內,十多名至親透過玻璃窗望著72歲的慈愛老人劉阿姨,她剛剛程序降溫結束、安詳躺在睡袋中,即將被轉移到-196℃的液氮罐中保存。

她是中國整體人體低溫保存在第二例,同時也是銀豐完成中國異地誌願者轉運及人體低溫保存的首例。“您永遠不會忘記我們,但因為腦放療的原因,你有時也忘事,我還是提醒您一下”,母子情深,滴血為約,小兒子為了不讓母親忘卻現在的記憶,含淚寫下期盼喚醒母親未來記憶的信也隨著劉阿姨一併被保存,期待未來科技發達進行復活後,母親看到這封信能想起如今隔著窗子望著她的至親們。

濟南完成整體人體-196℃低溫保存 為中國第二例等待“復活”

樂於助人的“劉大辮子”一直想捐獻遺體用於醫學研究

“老伴兒啊,你的願望實現了!”望著隔離窗內與自己相守相愛了53年的妻子,73歲的周老先生泣咽難抑。同他一起望著老妻的,還有他們的四個兒女,還有老妻視若珍寶的小孫女等十幾人。

劉阿姨的願望是2017年夏天產生的。彼時,她的小兒子從網上看到了“山東銀豐完成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的消息,然後告訴了父親周老先生——他和父親都知道,已經罹患肺癌多年的母親,一直唸叨想捐獻遺體,供醫學研究。

同年11月,劉阿姨老人的小女兒聯繫到銀豐研究院,通過現場參觀和諮詢瞭解了人體低溫保存研究計劃、參與條件和法律程序等;隨後,小女兒又陪同周老先生和哥哥前往銀豐研究院進一步溝通具體實施的步驟和細節,簽署了參與研究計劃的相關文件。

“我和老伴生活了五十多年,她曾是個普通工人,一輩子不講吃不講穿,樸實善良”,周老先生說,在他們居住的區域,提及老伴的名字,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很多人都知道那個樂於幫助別人的“劉大辮子”。

“她一直樂於助人,懂得奉獻,做善事,捐獻遺體用於科學研究是她想做的一件善事”,周老先生表示。妻子一直有這個想法,曾與他商量,“我也和孩子們商量了,一致支持這個重要的決定”。

“老人對生命科學有信仰,也有信心”,小女兒說,“我們幾個孩子都非常孝順,老人的意願,也是我們全家人的意願”。

進行病情評估後的半年來,銀豐研究院與其家屬一直保持著適時的溝通,老人的各項生理指標相對穩定。

濟南完成整體人體-196℃低溫保存 為中國第二例等待“復活”

得到個別生理指標異常後24小時待命

“老人的個別生理指標出現異常……”2018年6月13日,銀豐研究院接到病人家屬的電話通知。

當天下午,銀豐研究院立即組織專家趕赴泰安市中心醫院進行臨床病情評估,綜合主治醫生的病情介紹,研究院專家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進行評估後,準備啟動臨床響應。

與銀豐研究院實施的“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展女士情況不同,劉阿姨老人一直在泰安市中心醫院ICU病房進行救治,若想實現生前轉院,涉及捐獻程序、病情穩定、出入院條件和家屬接受等複雜因素。銀豐研究院專家經過深入討論,決定志願者臨床死亡後應用“ECMO”技術進行異地轉運,所謂“ECMO”即體外膜肺氧合的英文簡稱,在心臟手術期間,體外循環可以短期完全替代心肺,而可以實施心內直視手術。同時,在心臟手術室快速建立的體外循環後搶救成功率非常高。類似於體外循環,但相對操作簡便快速。

利用ECMO技術進行異地轉運,這也意味著,對實施計劃提出了更高的條件——紅十字會的大力支持、主治醫生的經驗預測、響應團隊的密切協作、醫院病房的全面配合、儀器設備的齊全準備、轉運時間的有效控制和其它意外情況的及時應對等,都需要嚴密的計劃和準確的實施,容不得一點差錯。

顧及到父親的情緒和心理,小兒子一直不忍心同意銀豐臨床響應團隊提前進入醫院進行準備。銀豐研究院臨床響應專家一面與醫院ICU病房醫生密切溝通,適時關注病人各項指標的變化,一面討論擬定詳細步驟和手術方案。

6月15日,包括人體低溫保存專家阿倫·德雷克(AaronDrake)、心外科專家孫文宇、麻醉專家侯躍東、體外循環師趙芬和其他成員在內的臨床響應團隊集結完畢,進入“24小時”臨床待命階段。銀豐研究院距離高速公路入口僅僅3公里,距離泰安市中心醫院100公里,臨床響應團隊決定就在研究院待命,這樣可以快速出發並最快到達病人所在醫院。

此前,收到劉阿姨家屬的遺體捐獻申請後,泰安市紅十字會、泰安市中心醫院一直全力配合。

濟南完成整體人體-196℃低溫保存 為中國第二例等待“復活”

寶貴7分鐘,在生命支持系統的保護下被送至濟南

“集合,出發!”6月16日晚22點40分,銀豐研究院臨床響應微信群裡突然彈出一條大家“一直等待卻又不願意接到”的信息。這是銀豐研究院負責人根據泰安市中心醫院ICU病房醫生告知的最新生命指徵數據,發出的緊急指令。

幾分鐘後,包括救護車在內的臨床響應車隊載著專家和各種儀器設備,快速駛出銀豐生物集團,直奔泰安市中心醫院。6月17日零時整到達醫院,專家團隊還來不及與家屬進一步交談,病房就傳來病人血壓迅速下降的急迫呼救電話。阿倫·德雷克和侯躍東等第一時間奔向ICU病房,其他團隊成員則快速地搬運各種儀器設備。此時病人的生命指標正在逐一歸零、消失。7分鐘後,主管醫生宣佈病人臨床死亡,銀豐臨床響應專家就在醫院的ICU病房開始展開一次特殊的手術。銀豐臨床專家迅速向其體內注射各種藥物並採取降溫措施,進行人工心肺支持以維持病人的血液循環,通過股動靜脈建立“ECMO”體外循環。凌晨3:30分,在生命支持系統的保護下,其身體被小心地轉移到救護車上,並趕赴濟南。

濟南完成整體人體-196℃低溫保存 為中國第二例等待“復活”

老伴兒將來也會選擇這條路

與生活日報去年報道的銀豐研究院實現我國第一例整體人體低溫保存相似,隨後的數十個小時中,他們先後進行了血液置換、冷凍保護劑灌注和程序降溫等步驟。

19日下午14:30分,是劉阿姨老人被轉移到液氮罐中的最後程序,十餘位家屬隔著玻璃窗見證她被轉移到-196℃的液氮罐中的過程。

周老先生雙手撐住玻璃流著淚輕聲呼喚老伴的名字;小兒子顫抖著手,用手機記錄下這短暫的瞬間。多年為媽媽求醫問藥四處奔波的大女兒流著熱淚說“媽媽,您永遠和我們在一起!"

“這是她最好的歸宿,我還可以再看到她”,周老先生喃喃自語。

平復了情緒,周老先生回憶起劉阿姨此前常對他說的話,“人走了,一把灰兒,也就那樣了。如果對科學、醫學有貢獻有好處,才更有意義。不管什麼事兒,總得有人走到前面去,你也不走,我也不走,科學是不會發展的。失去了她,我很悲痛,同時我也佩服她,崇敬她,更想念她。”

周老先生說,“既然老伴來了,將來我也會選擇這條路。”

劉阿姨的小女兒說,“我們對低溫醫學研究取得巨大的進步和人體組織器官低溫保存與復甦研究很認同,科學有成熟的一面,有不確定的一面,有人投入進去,才有發展。母親愛我們的這個家庭,是小愛。如果(現在做的)對科學有幫助,這是大愛。”

“家裡一切如常,您的手機,我一直交著費呢……”與劉阿姨一同保留的小兒子的信如是寫道。

相關鏈接

怎樣將身體降溫至-196℃保存?

記者董昊騫

劉阿姨在被專用救護車快速轉運至銀豐研究院低溫醫學研究中心後,專家團隊就準備開始至關重要的灌流血液置換手術。

專家團隊運用微創雙通路體外循環灌注技術,在特製低溫手術檯上通過體外循環技術,將展女士的體溫降至了18℃左右,並開始為她進行血液置換和多個梯度的冷凍保護劑灌注。“將血液置換成冷凍保護劑,是為了儘可能地減少降溫保存時造成的冷凍損傷。”阿倫.德雷克(AaronDrake)說。

在運用生命支持系統聯合體外循環降溫技術和低溫手術檯,完成血液置換和冷凍保護劑灌注後,劉阿姨的身體被快速轉移到大跨度自動程序降溫設備中,開始繼續深度降溫。這臺大尺度程序降溫設備是由銀豐研究院自主研發的,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臺可連續將整個人體從常溫降到零下190℃左右的自動控制設備,與目前廣泛用於低溫保存細胞和組織等降溫設備一樣,都是使用液氮蒸汽進行快速降溫,並配置了多個溫度傳感器,可實時監測數十個位置的溫度變化。

整個人體程序降溫是一個緩慢而精確控制的過程,既要穩步控制降溫速度,實現儘可能的快速降溫,減少冷凍過程中的冰晶損傷,又要保持身體內外溫度均衡,避免溫差過大造成熱應力損傷。經過數十小時的程序降溫過程,身體內外溫度都穩定在-190℃以下。

6月19日,劉阿姨的身體被順利轉移到一個充滿液氮、可穩定維持在零下196℃的特製液氮容器中。

這一刻,她實現了捐獻自己,獻身醫學的夙願,同時留給她家人的,卻是一個期待未來無限可能的希望。

相關鏈接

中國首例整體人體低溫保存一週年志願者保存狀態穩定

記者董昊騫

去年,生活日報報道了2015年5月,年僅47歲的展女士被確診為左肺上葉肺癌晚期並多發淋巴結及右腎上腺轉移救治無效後逝世,並捐獻出遺體用於科學研究,並於5月10日,被成功轉移至零下196℃的液氮保存罐中進行長期超低溫保存。成為我國首例整體人體低溫保存者。

時隔一年多,記者從銀豐研究院獲悉,如今,展女士保存狀態良好。“在過去一年中,設備運行狀態良好。罐體及保護艙體未移動,保存狀態穩定,各溫度記錄點無較大變化。”據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執行院長曲廷瑜介紹,按自動控制及人工每日巡檢記錄顯示,展文蓮所在的1號罐內液氮高度保持在1.8m-2.5m之間,平均每10天補充一次液氮,每天消耗液氮約40升。

提到人體低溫保存,很多人首先會質疑其倫理性、合法性。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賈春生介紹了該院在法律資質和符合倫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包括獲山東省衛計委批覆的遺體接受站資質等。據悉,未來研究院將吸納知名法學專家成立倫理委員會指導研究計劃和方案。

賈春生表示,“人體冷凍”僅是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命延續研究計劃的一部分,幹細胞保存及應用、基因科技計劃、組織器官銀行計劃等也是重要研究方向。“目前無法保證低溫保存的人體未來一定能復活,但這是生命科學和低溫生物醫學領域的勇敢探索。這項科學研究推動了中國當前臨床急需的遺體、器官和造血幹細胞等生命資源的捐獻事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