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暴雷牽出BYD僞代理人李娟的成長之路和高管內鬥

在2016年之前,李娟還是個服務於某廣告公司的小職員。

相比於三年前的第一份工作,李娟已經實現了從房地產銷售,到廣告公司職員的飛躍。畢竟,這個廣告公司的客戶大多是業內巨頭。

就是在瑞安地產當銷售的時候,她認識了自己的貴人——陳振宇。

大多數人看到“比亞迪廣告詐騙案”的第一個印象是:李娟是不是比亞迪高管的情人或小三?否則很難解釋這個大專畢業的女孩子,怎麼一躍成為“比亞迪上海公司市場部總經理”。

但是,在看到李娟的相片之後,估計沒人會再這麼想。

P2P暴雷牽出BYD偽代理人李娟的成長之路和高管內鬥

身材走形,面貌普通,無論從哪方面看,李娟就是個走了狗屎運的普通女孩。

現在看起來,她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註定,要為一個巨頭公司的內鬥背鍋。

2018年7月,被供應商追債逼得走投無路的李娟向警察報警:自己有一套價值1200萬的房子,“涉嫌鉅額財產來源不明”,被警方拘捕。

(1)

根據網上流傳的一份“李娟自述”,她和自己的幕後老闆“陳振宇”在瑞安地產(2009年)就開始認識,但一直是朋友圈點贊之交。

直到2016年初,陳振宇在QQ上發出邀請,兩人在一茶一座敲定了組建“比亞迪上海市場部”這個大計。

陳振宇告訴李娟:比亞迪深圳股東在內鬥,為了清洗一下,換上新血,這個團隊(上海比亞迪)沒有公開身份,但可以以比亞迪的身份去從事實際業務,具體涉及到比亞迪內部的人員和業務,由陳去溝通。(這個是李娟對供應商說的)

而隨後的項目執行、來往郵件、現場供應商車輛的調度,都證明陳振宇所說的都是真的,他真的可以調動比亞迪內部的資源。包括後來舉行的比亞迪供應商大會,李娟以比亞迪內部工作人員的身份出席,無人提出異議。

P2P暴雷牽出BYD偽代理人李娟的成長之路和高管內鬥

(比亞迪品牌公關部部長李巍在阿森納簽約現場)

這些都給供應商帶來墊款的信心。

而實際上,比亞迪的公開聲明說,“李娟非我公司員工,冒用我公司名義與供應商簽訂合同”,而且“在李娟辦公室發現多枚私刻公章”。

P2P暴雷牽出BYD偽代理人李娟的成長之路和高管內鬥

這反倒印證了供應商的說法,“因為深圳比亞迪股東內鬥,李娟團隊沒有公開身份,但有內部高管支持她”,比如在李娟推動的比亞迪跟阿森納簽約過程中,比亞迪公關部部長李巍到場出席,網傳李巍和比亞迪副總裁李柯存在親屬關係。因為沒有公開身份,又需要開展正常的業務,所以“私刻公章”其實很符合邏輯。(黑奇士注:但這個真的是犯法的!)

(2)

按照李娟自述,整個事件開展於2016年初。

黑奇士查詢了李娟使用的sh-byd.com的域名註冊信息,該域名註冊於2016年8月15日,與其自述經歷基本相符。

2016年中,因為陳振宇要求“低調”,所以他們在時代金融租賃了辦公場地。但在年底,陳又要求辦公正規化,而且要擴充團隊。根據這一要求,李娟又在國金二期租賃了豪華辦公場所。

P2P暴雷牽出BYD偽代理人李娟的成長之路和高管內鬥

黑奇士在網上找到了國金二期的租賃價格報價單,該寫字樓每天的租金高達25元人民幣。按照這個價格,李娟租賃的辦公場地每天的租金,就高達一萬多元。(李娟團隊有40多個人,至少需要400平米辦公場地)

P2P暴雷牽出BYD偽代理人李娟的成長之路和高管內鬥

根據媒體報道,在爆出墊資騙局的30餘個供應商中,錢都直接給到了業務執行公司,比如開發佈會,錢給會展公司、租金給場地服務商,李娟拿不到錢。

那麼,養活一個40多人的團隊,承擔每天萬餘元的高額房租,而在這兩年之內,李娟又買了一套價值1200萬的房子(16年之前都是小職員,肯定買不起房子,更不用說豪宅),錢都是哪裡來的呢?

不知道,也沒有合理解釋。

(3)

事件的爆發很有戲劇性。而且我要稍微扯遠一點,方便理解情節背景:

2018年4月,杭州市發佈《關於實施商品住房公證搖號公開銷售工作的通知》,凡是買新房都要搖號。因為二手房和新房價格倒掛,只要買到房子,就可以在二手市場上加價一兩百萬賣掉。

所以地產商們發佈了新的措施:要想搖號,需要交誠意金,一般在百萬以上。

在隨後開盤的項目中,凍結了大量的現金,使得市場流動性急劇萎縮。有媒體統計,單單融信創世邸、萬科西雅圖、綠城梧桐郡等三個項目,就凍結了525億人民幣。作為對比的是,2017年杭州市政府的公共預算收入,僅為1567億。也就是說,三個項目凍結的資金,就相當於杭州市預算收入的三分之一。

要命的是,這些錢都是從各個P2P平臺提出來的。(P2P平臺的利息比銀行高,大部分流動資金都存在P2P平臺裡)

房地產商的凍資行為,導致杭州、上海的P2P平臺都遇到了可怕的“擠兌”。畢竟,P2P平臺利息再高,也不如買房賺的錢多,大家都去取錢的結果,使得那些平臺都撐不住,轟然倒塌。

在這些撐不住的平臺中,有兩個平臺跟比亞迪扯上了關係,他們的涉案金額高達60億元。

這兩個平臺的實際控制人叫韓海湧,他還有個廣告公司,叫上海日高廣告,是比亞迪的廣告供應商。在P2P平臺爆雷後,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就在不久前的3月21日,上海日高剛剛向某廣告公司借款6830萬。

為了防止自己的錢打水漂,該公司負責人杜某(化名)選擇了報警。

這4000多萬,在李娟這頭搖搖欲墜的駱駝身上,壓上了最後一根稻草。

(4)

2018年4月,在廣告圈中開始流傳“李娟身份可疑”的傳言。

5月底,有廣告供應商輾轉聯繫上了比亞迪的董事會秘書,秘書在微信上說,“我擔心這個購買後公司是偽比亞迪,建議您和對接的人做好被詐騙的準備。”

而媒體採訪的供應商們表示,在過去的6月,李娟一直四處奔走,到處借錢,但已經沒有人肯借給她。她仍然去國金二期的辦公室上班,寫各種求助材料。

在網上流傳的一份郵件中,6月11日,李娟向名為“朱工”的比亞迪領導懇求:“這些相關的供應商,比我還要無辜,如果這個事情沒有妥善處理,那對於他們真是家破人亡”。(唉,寫到這裡真是覺得很難過。一個女孩子跑來跑去求人,沒人搭理,還在想著供應商怎麼辦,她自己都自身難保了)

P2P暴雷牽出BYD偽代理人李娟的成長之路和高管內鬥

在李娟進拘留所“避難”之後,那些供應商們拿走了她的電腦,從電腦硬盤中恢復了她與比亞迪的來往電子郵件記錄。

這封郵件應該是其中之一。

(5)

整個事件的關鍵人陳振宇,目前已經失聯。

用李娟的話說,“他自己說是比亞迪的隱形股東,也曾經懷疑過(他的身份),但凡是他答應過的事,基本都實現了,所以對他的信任越來越深。”

在比亞迪官方最新的聲明中,“李娟及網傳的‘陳振宇’非比亞迪在職或離職員工,也不是比亞迪董事、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比亞迪從未授權上述人員以比亞迪名義從事經營活動、代表比亞迪簽署合同。”

但是經銷商們都深信,陳振宇聽命於李柯,李柯是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的妻子,負責北美業務。

這也是他們不惜鉅額墊資的底氣之所在……如果比亞迪內鬥結束,他們這些墊資的商家,怎麼也得算是“從龍功臣”,要獲取最大的那塊利益吧?

被騙的30餘個廣告商中,有一家上市公司、倆家4A公司,墊資額最高的超過1億元。如果說這種量級的公司會被李娟這個小小的偽造高管騙倒,連玄幻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6)

黑奇士採訪了汽車業內人士李小姐(化名),據她表示,像比亞迪這種量級的公司,廣告供應商都是與代理公司簽約,像上海雨鴻把比亞迪業務分包出去這種做法,非常常見。

在實際商業運行中,這種代理分包制有很多好處,比如:臨時有營銷活動需求,而預算一時申請不下來,那就可以讓供應商墊資,半年之後再回款;

再比如,在廣告業內通行的潛規則中,甲方公司一般要收取10-15%的回扣,這個回扣一般會以商業往來的名義打入到高管設立的殼公司中。比如李娟設立一個公司B,與上海雨泓簽訂合同,回款之後回扣會匯入公司B賬戶,這樣可以逃避公司反腐敗審查。

這件詐騙不同尋常的是,李娟的殼公司(國金比亞迪)走上前臺,高調亮相。而到目前為止,沒有供應商反應她收取了回扣,這種“清廉”表現的十分詭異。

就像供應商說的,她這麼做到底圖啥?自己冒充比亞迪,給比亞迪換來11億的鉅額資源,就為了把自己送進監獄去?

相反,倒是李娟自稱的“比亞迪內鬥”這套邏輯比較合乎情理。王氏夫婦要清理對手,委託白手套設立殼公司,一方面把債務壓力推後(十幾億人民幣),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公司體系之外的直屬“錦衣衛”,便於自己指揮。

只不過,這個如意算盤,被一連串的P2P爆雷打破。

當初學習“蝴蝶效應”的時候,老師舉例子,說太平洋上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可以在日本海引起一場風暴。(初始條件的微小差異,可以導致後果的巨大差別)

比亞迪11億元詐騙案就是蝴蝶效應的最好例子:誰知道杭州樓市的一次政策調整,可以讓一個千億巨頭不顧臉皮賴賬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