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這家醫院可以用身份證直接掛號繳費看病,讚一個

在一個地市,按照國內醫院的命名習慣,這兩類醫院最牛:名字裡帶中心或者帶人民。如果帶第二的,一般是第二牛,或者是過去的公療醫院等改的名字。

濟源也不是大地方,但是濟源市第二人民醫院卻幹成了一件大事,一件老百姓很需要的事情:用身份證直接掛號。

河南這家醫院可以用身份證直接掛號繳費看病,贊一個

在信息時代,這不是什麼高科技,也不需要投入多大,但是這麼多年就是沒推行好,每次去醫院先辦一張卡,各個醫院的都不一樣。

如果家裡有孩子,尤其是孩子還沒辦理身份證,基本就有這種困惑:每次去醫院,要麼經常分不清拿該院哪張卡合適,要麼就是各個醫院的卡都有。因為孩子沒身份證,基本辦的是臨時卡,基本沒辦法補辦,於是一個醫院的卡能有好幾個,不同的醫院更多。

本來已經卡夠多了,銀行儲蓄卡,身份證,信用卡,醫保卡,駕駛證,各種會員卡。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一些地方也大力推行過專門用於治病的卡,從效果看,雷聲大雨點小,或者說,基本沒效果。

分析原因很簡單,衛計委對各個醫院只是指導作用,沒法直接干涉內政,各個醫院沒動力,拖拖就過去了。二是憑空多個看病的卡,又不是天天看病,大眾領了就放一邊了。自然沒效果。

這也不怪醫院和大眾,要推行這個所謂的便民措施時,開始考慮的也許不是便民。

河南這家醫院可以用身份證直接掛號繳費看病,贊一個

我一直挺困惑,為什麼必須要憑空多一張卡,從我們原來必帶的卡里選一個不行嗎?

必帶的自然是三個:一醫保卡,這在很多國家其實是身份證的作用,每個孩子出生時不是必須有身份證號,而是醫保號,二是身份證,這玩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年輕人基本是隨身攜帶,至少不會隨手扔,三是醫保卡,這個卡本來就是看病用的,每個人都有。

技術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可以想一下,拿個身份證直接掛號看病是不是很方便?是不是可以縮短流程?是不是節省很多資源?老百姓有什麼理由不接受?!

醫改的措施能不能出效果,要考慮執行者和大眾是怎麼想,大眾不傻!我們的一些措施之所以宣傳的可好,但是最後執行時打折,多數時候是因為,推行這項政策時不是便民驅動!

醫生不傻,大眾也不傻,沒人陪你玩。於是,政策就只在文件裡。

河南這家醫院可以用身份證直接掛號繳費看病,贊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