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關注|吉安晚報:風景如畫 仙氣逼人!走進泰和縣金灘古林領略現實版「綠野仙蹤」

陽光肆意灑落在綠意盎然的樹木上、草地上,牛羊悠閒地吃著草,遠離喧囂,那麼閒適……去過泰和縣金灘古林的,一定會被它的靜謐所吸引,這裡是最天然的氧吧,也是最詩意的光景。

媒體關注|吉安晚報:風景如畫 仙氣逼人!走進泰和縣金灘古林領略現實版“綠野仙蹤”

金灘古林位於泰和縣塘洲鎮朱家村金灘自然村南面的贛江河畔,當地人稱作麻州,這片古樟樹林面積約300多畝,林內古木參天,鬱鬱蔥蔥,生長著樟樹、楓樹、水蠟樹、油珠樹等多種名貴樹種,林業部門已登記編號樹齡200年以上的古樹就有200多株,大的樟樹要5-6個人合抱才能圍攏,是保護完好的自然景觀,在全吉安市乃至江西省都很罕見。▼

媒體關注|吉安晚報:風景如畫 仙氣逼人!走進泰和縣金灘古林領略現實版“綠野仙蹤”

金灘古林之美

美在疏影橫斜水清淺的河畔

在金灘古林,如果要用一句詩詞來形容湖畔的美景,應該沒有比“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更為合適的了。

媒體關注|吉安晚報:風景如畫 仙氣逼人!走進泰和縣金灘古林領略現實版“綠野仙蹤”

金灘古林位於泰和縣塘洲鎮朱家村南面,贛江河畔,當地人稱作“麻州”,贛江傍林而過,京九鐵路大橋遙遙在望,為古林注入了新時代的氣息;隔江可眺望泰和縣歷史名勝““西昌八景”之一的龍頭山狗子腦塔”,彼此交相輝映,又增添了古林的壯觀;密林中不時傳來鳥鳴聲,讓人置身於大自然醉人的夢幻之中,在炎炎夏日,這些大樹撐開茂密的枝葉,使整個樹林顯得靜謐安詳,清涼如春。舉目四顧,映入眼簾的滿是綠色,一排排黃綠的樹幹,一簇簇深綠的樹葉,一叢叢嫩綠的草,蒼翠欲滴,綠得醉人。樟樹形態各異,有如婀娜的少女翩躚起舞,有如威武的將軍昂首挺立,有如垂暮的老人持杖而立,以它們不同的風姿展示著各自的魅力。

媒體關注|吉安晚報:風景如畫 仙氣逼人!走進泰和縣金灘古林領略現實版“綠野仙蹤”

漫步密林中一股幽雅的樟木清香飄散而來,沁人心脾。陽光透過密密匝匝的樹葉,撒下點點光影,斑駁而迷離,給人帶畫夢幻般的神思遐想,猶如畫境,素有江西“海市蜃樓”之美稱,是省、市攝影家協會掛牌的攝影創作基地。古林有著近千年的歷史,面積約300多畝,林內古木參天,林業部門已登記編號樹齡200年以上的古樹就達200多株,樟樹、楓樹、水蠟樹、油珠樹等各種名貴樹種繁多,鬱鬱蔥蔥,是休閒、度假、水上娛樂、垂釣的好去處,投資價值顯著,前景廣闊。古林優美的環境吸引了一所國學院開班教學,幽靜的古林飄蕩著鳥叫蟲鳴,還有朗朗的讀書聲。

金灘古林之美

美在蔥鬱蒼勁的參天古木

在金灘古林,有許多上了年頭的古樹,平均樹齡都在200年以上,歷經滄桑的古樹彷彿一個個智者,屹立不動卻早已透露出無言的智慧。

媒體關注|吉安晚報:風景如畫 仙氣逼人!走進泰和縣金灘古林領略現實版“綠野仙蹤”

在樹林旁的草地、沙灘上又別有一番風景,樟樹林在水的倒影中顯得朦朧又神秘。寬闊的河面中間有一個小島,島上密林深處有人家,有如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裡面住著世代生活在贛江邊的打魚人,他們廢棄的破舊漁船無奈地躺在河邊的沙灘上,只能望江回憶曾幾何時搏擊風浪。

麻州對岸有一個四面環水的小島,島上密林深處有人家,有如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裡面住著世代生活在贛江邊的打魚人,他們廢棄的破舊漁船無奈的躺在河邊的沙灘上,只能望江回憶曾幾何時搏擊風浪。像是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在向人們娓娓講述他的故事。

媒體關注|吉安晚報:風景如畫 仙氣逼人!走進泰和縣金灘古林領略現實版“綠野仙蹤”

相傳,早在明朝萬曆年間,有一年春節前,當地漁民在集體打漁時看到一個奇觀,十八條金色的大鯉魚跳出他們所圍的沙堆游回贛江,“十八鯉魚”跳龍門在他們看來是一個好徵兆,這是否預示著村裡有誰家的孩子能高中皇榜?可是他們村裡世代打漁為生,從未有人科舉入仕。雖說都不敢奢望,但確都抱著希望,村裡籌金請來了教書先生,回家後督促兒孫用功讀書。果然幾年後麻州一位叫康夢相的後生榮登進士榜,成為村裡第一個考取進士進京做官的人,後來麻州被當地人稱為金灘。對於金灘古林的保護,村裡幾百年前就有村規民約,嚴禁村名在古障林砍樹當柴燒,不毀壞那裡的一草一木,違者要受到家族成員嚴厲的責罰拷打甚至危及生命。

媒體關注|吉安晚報:風景如畫 仙氣逼人!走進泰和縣金灘古林領略現實版“綠野仙蹤”

古樹林位於贛江邊,也許是他們已體會到古樹林是村莊忠實的守護者,不僅能防止水土流失,還能阻擋洪水侵襲,這才是從古至今保護金灘古林的真正原因。也正是因為金灘人很早就有環保意識,才給子孫後代留下這片保存完好的千年古林。


如果你也有好料,歡迎搭訕。小晚微信wenjuanlu30 郵箱[email protected]

值班總編:徐瑞平

值班主任:蘆文娟

媒體關注|吉安晚報:風景如畫 仙氣逼人!走進泰和縣金灘古林領略現實版“綠野仙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