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奉節古稱夔州,位於重慶東部,三峽庫區腹心

有“三峽門戶”之稱。

“夔”在新華字典裡專指奉節

奉節即是“夔”,“夔”即是奉節

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夔”字演變歷史

奉節歸宗於一個“夔”字,認識“夔”,就能瞭解奉節,讀懂奉節“夔”包含著精神的圖騰、自然的造化、歷史的積澱、人文的風韻,映襯著奉節多層次、立體化的獨特優勢。在全縣旅遊發展大會上,縣委書記楊樹海高屋建瓴的剖析了“六言解夔”,即三峽之首、高山仰止、萬物成巳、秋興賦八、厚重人文、神州唯夔。

三峽之“首”

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白帝城

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瞿塘峽

若言風景異,三峽此為魁。這是郭沫若《過瞿塘峽》時發出的讚歎。

從區位看,水經注《江水》一節描繪,瞿塘峽為三峽冠首,萬里長江,最美三峽,延綿七百里,自奉節始。餘秋雨在《三峽》這篇文章的第一段寫到:“順長江而下,三峽的起點是白帝城。這個頭開得真漂亮”。

從地位看,奉節曾為路、府、州、郡治所,是三峽地區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歷朝為兵家必爭之地、巴蜀下游總彙之區,唐置夔州,設關榷稅,清嘉慶時夔關稅收佔四川全省總收入的77.4%,地位十分顯要。

從本位看,奉節是三峽門戶,八陣風雲連灩澦,三巴門戶鎖瞿塘,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長江三峽第一峽瞿塘峽,天開一線、峽張一門,是三峽中最奇峻、最壯麗的一段風景。峽中之郡夔為大,古人寫夔,首字居頂,體現中國山水的壯美典範,展現三峽獨具的個性魅力。

高山仰“止”

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三峽之巔風光

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奉節天坑、金鳳雲海景區

便將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這是清代詩人張問陶筆下的三峽。中國最美是長江,長江最美是三峽,三峽最美是夔門。

宋代珍品《萬里長江圖》《蜀江勝概圖》唯奉節段山川名勝標註最多,《夔州府志》記載的赤甲晴暉、白鹽曙色、瞿塘凝碧、峽門秋月等繪圖,留下古人心儀的“夔州十二景”。《水與中國》記錄,三峽的山是有氣魄的,近處是山,遠處是山,極目天邊山連山、略無闕處水映山。

長江兩岸鑲嵌著三峽第一景三峽之巔、中華山水第一門夔門、天下第一天坑、世界第一地縫,雄偉的大山大川、大江大河,讓人巍哉稱讚。詩聖杜甫曾寫下“赤甲白鹽俱刺天,閭閻繚繞接山巔。”三峽之巔,是三峽最具標誌性的山峰,海拔1388米,處於長江三峽物理形態最高處、景觀形態的最美處、文化層面的至善處、精神層面的至上處、綠色發展的至臻處,高山仰止,歎為觀止,不由得心嚮往之。

萬物成“巳”

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奉節生態產業一片勃勃生機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禮記·樂記》中說,人心之動,物使之然。劉禹錫記錄的“舟楫通鹽麻、層層桃李花。”杜甫記錄的“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園甘長成時,三寸如黃金。”均是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展現奉節“一切景語皆情語”。

奉節春早夏熱,秋涼冬暖,萬物感興,優越的自然氣候、獨特的小眾物產,流傳下杜甫曬棗、香山貢茶、夔梳夔柚,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山川鍾毓秀,遍野聞果香,孕育的中華名果“奉節臍橙”,創造了一棵樹致富30萬人的奇蹟,液體黃金油橄欖綠染兩岸,清養上品中藥材豐裕優特,萬物初成、欣欣向榮,奇物驚豔秋簾、浪漫兩岸,其景醉在斑斕、盡染心間。

秋興賦“八”

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賀敬之說:“中國是詩的國度,奉節是詩的故園。”詩情與戰火是夔州文化的“脈絡”,夔州詩是三峽文化離不開的“豐碑”,奉節是中國詩歌離不開的“地標”。

古往今來,千名詩人齊俯首,萬首詩篇鑄不朽,李白寫下天下第一快詩《早發白帝城》、杜甫賦詩天下第一律詩《登高》、劉禹錫吟唱天下第一情詩《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康熙題寫天下第一景詩《六言詩》,數不勝數的詩人揮毫吟詠,鑄就“中華詩城”美譽。

夔州詩包含的內容是個大千世界,舉目之下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全被詩人記敘謳歌,少陵秋興,太白朝雲,竹枝唱晚,八陣風雲,彰顯李白“轉運”、杜甫“立言”、孔明“立功”、禹錫“嘆美”,人物與史實相輝映,詩歌與思想相映襯,為後世留下最寶貴的人格遺產。

厚重人“文”

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夔州古城

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縣城全景(三馬山)

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西部新區

千年夔州、萬年文明。夔州文化博大精深,悠久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3萬年前。黃萬波教授說:中華遠古文明緣於長江流域,長江流域大三峽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奉節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縣城之一,伴隨因水而興、因水而立的變遷,沉澱下奪目璀璨的千年遺存,集聚成“忠、義、情、節”的夔州人文。從“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品質,到“踏出夔巫打走倭寇”的誓言,延續下忠君報國的正統思想;從“湖廣填四川”到三峽大移民,從鮑爵爺出川、鄧友民救國到彭詠梧、韓廣民就義,展現出舍小家為大家的大仁大義;從人日踏磧千家萬戶傾巢而出、仲夏端午龍船競渡,到峽江號子拉縴搖櫓,承載著夔州兒女太重的情感;從許由點燈的奉公守節、王十朋的清勁節操,到周敦頤的至誠清廉,正如杜甫所說,“承家節操尚不泯,為政風流今在茲”。

神州唯“夔”

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俯瞰奉節

華夏之大,夔為此生。一個夔字專屬奉節,演繹五千年、傳承數百代。

演繹五千年 傳承數百代——“夔”字奉節專屬

《山海經·大荒經》記載,夔為古時一條腿的神獸。說文解字,夔,神魅也,如龍一足。《尚書·堯典》記載,夔為堯舜樂官、音樂始祖,以樂正天下。“夔,命汝典樂,教胄子,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古時,夔是三峽地區最古老的方國。

現在,夔在新華字典裡專指奉節。神州人文志、華夏山河魂,奉節歷來為長江要津、九州通衢,區位優勢獨具一格,景觀奇絕舉世無雙,自然生態無與倫比,歷史文化燦若星河,人文精神薪火相傳,老天爺賦予得天獨厚的自然遺產,老祖宗留下獨一無二的人文遺產,老百姓創造獨具風情的民俗文化,陶醉了千古英雄、無數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