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今天聽到了一個極為勵志的故事,我一定要說給你聽。

我中學時的死黨之一,姑且叫他黃秋生吧,高中考到西安去讀大學了,在中學時代,我們是一起逃學,一起打架的好朋友,他媽媽跟我媽媽年輕時一起去越戰前線做過支前民兵修路,在同一班,只是支前民兵回來之後,我媽回了農村,她媽留在縣城。

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倆算世交,有這層緣由在,我們父母也不反對我們在一起玩。他去西安讀大學的時候,我已經輟學在昆明創業了,每年假期都還會在昆明停留,廝混一番。

黃秋生大學時候談了一個女朋友,是他同學,雖然當時我們沒見過面,但是也是QQ好友,幾乎也不怎麼聊天。這些都是16、7年以前的事情了,太多細節我都不記得了。只記得女孩還會在我們網站上發帖,也是老網友。

黃秋生中學和大學時候都很帥,傳統意義上的小鮮肉,大學的後兩年生病,得了甲亢,因為一開始沒有太重視,等到後面醫的時候,甲亢導致他的樣子有了比較大的變化,可能是因為這些原因,他後來就不太出來玩了,跟我們互動的頻率降低了。

大學畢業之後他回了我們縣城的老家,開了個店,做點小生意,他大學時代的女朋友並沒有因為他生病以及畢業之後各奔東西,兩人就分開了,而是跟著他回了我們老家的小縣城,一兩年之後兩人就結婚了。

我去過幾次他們的小店,其中一次,女孩是因為什麼小事做錯了,被黃秋生大聲呵斥,可能因為有我這個外人在,她表現的非常的尷尬和無地自容,我在旁邊也覺得非常尷尬,我那莫名其妙的同理心又作祟,就覺得女孩千里迢迢跟著黃秋生來我們這邊,應該被善待。當時還想勸勸黃秋生,但是又覺得這是人家兩人的相處模式,外人少說為妙,這事就過去了。

那個時候,他們應該已經結婚了,每天就守著一個只有幾平方米的小店,賣一點MP3、MP4、耳機之類的數碼產品,在我們老家那樣只有幾萬人只有一兩條街的小縣城,生活也就那樣了。

時間就這樣過去十幾年。

今天早上,我們共同的一個兄弟鑫哥來我辦公室聊天,各種鬼扯之餘,他突然告訴我,黃秋生的老婆出版了好幾本書了。他也是很無意中才知道的,黃秋生媳婦還特意叮囑他,不要跟別人說。所以我們這些共同圈子裡的朋友很多都不知道,我們那個小縣城裡的朋友很多都不知道。

我得承認,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也被驚到了,因為寫書出版、和黃秋生老婆,這兩個事物我完全沒有辦法連在一起去考慮和認知。記憶中,很多年前她還是會在論壇裡寫寫文章啥的,但是年輕人容易把自己的創作衝動當做創作才能這個事情是普遍存在的,絕大部分人過了那個年紀之後,就泯然常人了。

鑫哥跟我一邊說一遍感慨,一方面他也覺得對方寫書這個事情的不可思議,另外一方面,他也好奇他們的保密性,出了這麼多本了,周圍的人都不知道,無意中知道的還要保密。

她在哪裡寫呢?鑫哥百思不得其解,我去他們店上,從來沒有見過任何在寫作的痕跡,那麼就是晚上的時候在寫吧,鑫哥猜測到。

我的腦子裡馬上就腦補了這樣的畫面,白天是世俗的疲憊不堪的生活,囿於一個小店,每天都是柴米油鹽和生活瑣事,夜深人靜的時候,她自己打開電腦的寫作軟件,進入另外一個世界,那個世界專屬於她,沒有世俗的紛擾,她沉浸其中,徜徉其中………

一本書二三十萬字,三四本書,也一百多萬字了,這三四本書,分別是在什麼情況下寫出來的,不得而知,寫的時候的心情和狀態,不得而知,寫出來之後,是誰幫她出版的,哪一家出版社,這些都不得而知。這個故事就如同這些書一樣突然蹦出來橫在面前,讓你無法直視。

我不知道她寫的是什麼題材,我沒有看過,無從評價,但是這個故事本身就太勵志了,因為她發生的如此之近,所以對我的衝擊越發的大。感覺就像身邊藏著一個漫威英雄一樣,突然間就可以變身去拯救世界。

一個看起來毫不相干的人,在默默堅持著做一件事情,並且做出了相當不俗的成績,然後也不跟周圍的任何人炫耀,彷彿她擁有的是另外一個世界,這種疏離感和對比性,讓我覺得備受感動。

人是選擇的產物,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多個維度上滑動,在勤奮和懶惰間滑動,在誠實和謊言間滑動,在本分和跳脫間滑動,在堅持和放棄間滑動,在勇敢和懦弱間滑動……決定滑動方向和滑動速度的,是內心的慾望和外部的壓力。

人生不能重來,人生的遺憾和傷口,年輕的時候怪父母,成年之後怪社會,最慘的就是巨大的傷口攤在哪裡,腐臭流膿永不癒合,然後,還無人可怪。

這個故事教會我,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要生活在哪一片海里,你自己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