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建築學派(上)

現代建築學派(上)

現代建築學派(上)

從工業革命到藝術運動,思想的熱潮和技術的革新傳遍了歐洲,影響了整個世界。建築,作為人類居住和使用的場所、藝術科技的結晶,其創作也受到了巨大的影響,發生著顯著的變化。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新藝術運動之後,歐洲建築界,有發生著什麼樣的風雲變幻吧!

現代建築學派(上)

維也納的地下鐵道車站

1. 維也納學派

在新藝術運動的影響下,奧地利形成了以瓦格納為首的維也納學派

瓦格納是維也納學院的教授,曾是桑珀的學生,原傾向於古典建築,後來在工業時代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新的建築觀點。1895年他發表了《現代建築》—書,指出新結構、新材料必然導致新形式的出現,並反對歷史樣式在建築上的重演。然而"每一個新格式均源於舊格式"因而瓦格納主張對現有的建築形式進行"淨化",使之回到最基本的起點,從而創造新形式。瓦格納的代表作品是維也納的地下鐵道車站和維也納的郵政儲蓄銀行。車站上還有一些新藝術派特點的鐵花裝飾;而銀行的大廳裡卻線條簡潔,所有的裝飾都被廢除了,玻璃和鋼材被用來為現代的功能和結構理論服務。

現代建築學派(上)

維也納的郵政儲蓄銀行

瓦格納的見解對他的學生影響很大,到1897年間,維也納學派中的一部分人員成立了"分離派",宣稱要和過去的傳統決裂。1898年在維也納建的分離派展覽館(設計人奧爾布里希)就是一例。他們主張造型簡潔,常是大片的光牆和簡單的立方體,只有局部集中裝飾。但和新藝術派不同的是裝飾主題常用直線,使建築造型走向簡潔的道路。

瓦格納本人在1899年也參加了這個組織。這派的代表人物是奧爾布里希和霍夫曼等。

分離派展覽館

現代建築學派(上)

在維也納的另一位建築師路斯(Adolf Loos,1870-1933)是一位在建築理論上有獨到見解的人。當瓦格納還沒有完全拒絕裝飾的時候,路斯就開始反對裝飾,並反對把建築列入藝術範疇。他針對當時城市生活的曰益惡化,指出"

城市離不開技術","維護文明的關鍵莫過於足夠的城市供水"。他主張建築以實用與舒適為主,認為建築"不是依靠裝飾而是以形體自身之美為美",甚至把裝飾與罪惡等同起來。路斯的思想反映了當時某些資產階級建築師在批判"為藝術而藝術"中的一個極端。他的代表作品是1910年在維也納建造的斯坦納住宅,建築外部完全沒有裝飾。他強調建築物作為立方體的組合同牆面和窗子的比例關係,是一完全不同於折中主義並預告了功能主義的建築形式。因此路斯可以說是新建築運動中一傑出人物。

阿道夫·路斯

現代建築學派(上)

2. 立體主義

除上述外,歐洲許多國家還在20世紀初期掀起了一系列的藝術創新運動,成立了各種前衛的藝術與建築流派,對藝術與建築的發展都產生過一定的影響。

立體主義是20世紀初期在法國藝術界出現的一種先鋒流派,代表人物是畢加索、布拉克等人。他們是在抽象繪畫中的一支新秀。這種畫派是以抽象的空間穿插形體為其特徵,有時既表現正面,又顯現側面或內部,造成新的視覺印象。它表現了時間中的空間新思維,其典型的繪畫作品是《亞威農少女》和《西班牙內戰》。

現代建築學派(上)

正是受這一藝術思想的影響,在現代建築中出現了大片玻璃牆面的做法,從而可以同時表現正面、側面與內部的建築時空新思維包豪斯的教學樓就是這一思維的反映。雖然立體主義並未在建築思潮中形成流派,但其思想影響卻是深遠的。

包豪斯校舍

現代建築學派(上)

3. 未來主義

未來主義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出現於意大利的一種藝術流派,它是強調畫面的動態來反映時代特徵的。典型作品是《打網球的人》,畫面上用無數運動著的網球拍表現出運動的效果。他們讚美現代大城市,欣賞現代城市的快速節奏與速度變化。這種藝術思潮也曾影響到建築領域。

現代建築學派(上)

4. 表現主義

表現主義是20世紀初出現在德國和奧地利先鋒派畫壇與建築界的流派。這一派強調藝術家主觀對外界的感受,尋求對現代社會的新反映,因此畫面與建築作品多表現出色彩強烈,建築流線體形以及在室內的繁瑣裝飾。建築中的代表性例子是1918~1920年建的德國波茨坦

現代建築學派(上)

愛因斯坦天文臺,它的流線型外形就像是奔馳的火車。

愛因斯坦天文臺

5. 風格派

風格派是在1917年由一批荷蘭青年藝術家成立的先鋒組織,代表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等人。畫面一反傳統表現方式,主要利用抽象構圖拼成各式色彩的幾何圖案。這一派也稱之為新造型主義要素主義。由於當時有些建築師也參與其中,因此對建築領域也有一定的影響。典型的例子是1924年在荷蘭烏德勒支建造的一座住宅,體形完全由一片片的板塊構成,組合抽象新穎,並有局部色彩點綴,形成一種新穎的風格。

現代建築學派(上)

現代建築學派(上)

烏德勒支住宅

6.構成派

構成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由俄國的青年藝術家組成的藝術團體,他們常與風格派藝術家共同活動,頗有思想共同之處,其不同點是強調體形的抽象組合,在建築創作中強調錶現結構構造的力量

俄國的第三國際紀念碑方案設計就是一例。

現代建築學派(上)

現代建築學派(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