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上過班的公司暴雷了,聊聊背後的故事

一、我在這家公司的故事

為什麼一開始就不看好這家公司還有繼續呆。因為我對打工沒興趣,沒想過靠打工發財,找這份工作只是為了在牛市到來前過渡一下,去換一份工作也沒什麼意義。

想不到的是,我剛在這個公司上了3個月班,到了2015年11月,域名的牛市就來了。當時我們幣圈的幾個域名玩家拉了個小群,開始嘗這一口大泡沫。今天註冊,明天就翻倍的感覺很好,本來已經彈盡糧絕的我又刷了一張信用卡進去玩了一把。這次我不會再犯當年炒幣的錯誤,見好就收,把錢提出來,還清了信用卡,還清了欠債。雖然這些錢都是域名新韭菜的血和淚,但是沒辦法,我當年也是這麼虧過來的。

總體而言,我的操作並不好,不然能賺更多。當時小群裡不知誰嘟了一句:“把域名賺錢的都拿去抄底幣市。”大家都聽到了,但是沒有人實行,因為那時候對幣市只有絕望。雖然我在域名牛市最瘋狂的時候發了那一條著名的微博:“米市一遍歡騰,幣市愁雲不散。跨界者才能看得真切。若干年後,這種情況可能會反過來。”,但是我也沒去抄底,因為實在是沒錢。我真正把錢投入幣市,是等到2017年4月,市場過於火爆,我忍無可忍,才入場的。

二、網貸投資人其實是消費者,幣圈投資人才是投資者

我在維權群裡,看到受害者真的很慘:

“我連去維權的路費都沒了 我每個月只給自己留1000生活費,其他全投進去了。”

“最痛苦的是我弟娶媳婦的錢也在我那,我成千古罪人了。”

暴雷之後,有的受害者自我維穩安慰,希望老闆真的能還錢;有的受害者痛罵平臺老闆不得好死,非法集資終生監禁;有的受害者怪政府不作為,政府不替投資人做主。

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能還得起錢就不會暴雷,雷了一定是錢沒了。

有一種觀點認為:網貸投資人其實是消費者,幣圈投資人才是投資者。因為網貸投資者完全沒有風險承受能力,平臺暴雷了就到處維權,靜坐,遊行等。這些人不能算是投資者,他們本質上是消費者,平臺老闆們演戲,他們看戲,然後買單。

幣圈投資者才是真正的投資者,具備極高的風險承受能力,暴跌歸零尋常見,暴雷跑路習為常。

所以,看過我這篇文章之後,你對投資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年化收益6%以上的投資品,你都要做好隨時歸零的準備。只有準備得足夠充分,危險來了你才不會手忙腳亂。

三、一些經驗教訓

1、多做投前調查,少做投後維權

我很早就進了這個平臺的維權群,發現很多投資人是通過財迷之家等幾個羊毛導流渠道進入這個平臺的。在投資前根本沒做過調查,就懵懵懂懂的把全部身家投進來薅羊毛。

2、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把錢存銀行才是最賺的

看過了太多的投資悲劇,我現在的觀點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把錢存銀行才是最賺的。

四、我既然早知道這個平臺要雷,我有能力救投資人嗎?

我非常悲劇的發現,就算我有100%的拯救意願,對於這個必定要爆的雷,完全無能為力。

我只能救下身邊信我的人,要他們不去投這個平臺。

其實早在2017年12月,就有媒體扒過這家平臺自融自擔,風險巨大,而且文章閱讀量還挺高,但是沒什麼毛用。因為小白們根本就不在這篇文章的覆蓋範圍內。

為了這次跑路,平臺做足了準備,幾乎在所以能推廣的羊毛平臺都進行了返利巨大的一波推廣,成功吸引了鉅額的新資金進入,然後馬上限制提現,出公告分三年兌付。

最終結果將會怎樣?當然是不了了之。有預謀的詐騙近2億資金,還能全身而退,說明法律的確存在漏洞。

我親眼目睹了這場悲劇,卻無能為力,唯有把這悲慘的教訓寫下來,警醒投資者。

剛得到消息,2016年暴雷的P2P平臺懶財主非法吸存7個億,歸還4.8億元,投資者實際損失2.3億元,負責人譚某隻被判了3年零6個月,犯罪成本如此之低,難怪騙子層出不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