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P2P該怎麼投?10點建議一定看!

特殊時期,P2P該怎麼投?10點建議一定看!

特殊時期,P2P該怎麼投?10點建議一定看!

行業加速洗牌,良幣驅逐劣幣,勝者為王

自6月份以來,網貸行業爆雷潮從上海蔓延到杭州,乃至全國;從善林金融到聯璧金融到牛板金,其中不泛知名平臺。

據統計,7月1日至今,已有28家平臺出問題,1家經偵介入、6家跑路,其餘21家均顯示提現困難。

監管持續趨嚴,原本定於2018年6月完成備案工作,如今央行稱,需要再用1-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化解存量風險,消除風險隱患。然而,如何備案,何時備案,並未提及。

行業恐慌情緒持續蔓延,這個時候,投資人該怎麼投?

特殊時期,特殊對待

特殊時期,P2P該怎麼投?10點建議一定看!

首先,投資人自己衡量一下,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弱還是較強。

對於風險承受能力弱的朋友來說,這個時候儘量別去投風險相對較高的P2P,在政策以及經濟轉型的非常時期,儘量投資低風險的理財產品為妙。

已經上車的朋友怎麼辦?

風險承受能力弱的朋友如果經不起最近嚴峻的行業形勢,可以看看你投資的平臺有無債權轉讓,如果有,可選擇轉讓,但會損失一部分本金,如果平臺上沒有債權轉讓,那麼投資到期之後可選擇下車,繼續觀望。

行業動盪不安,倒下的平臺一波接一波,那麼P2P不值得投了嗎?非也,良幣驅逐劣幣是個非常嚴厲的過程,經營不當或是風控能力不強的平臺倒下是必然。

從2016年824文件的下達,以及之後形成的1+3網貸管理體系到近日的備案確定延期,可以明顯看出監管一直試圖找到更合適的辦法規範這個行業,所謂的一刀切並不存在。

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朋友,投資P2P平臺一直是不錯的選擇,且當前許多平臺推出的低價債權轉讓產品,收益較可觀,這類投資人可以適當去試一下。

但同樣需要規避風險,對於活期平臺、高返平臺、股東和高管頻繁變動的平臺以及負面新聞滿天飛的平臺應該提高警惕。

行業形勢嚴峻,需要正能量是必然,但我們在投資過程中也需理性。

近日,觀察君在文章後收到的留言,許多投資人都在問,xx平臺還可以投嗎?xx平臺怎麼樣?

因為提問的平臺眾多,觀察君也不好一一去測評,在此給投資人十點建議,關於特殊時期,投資人怎樣投P2P?

10點建議

特殊時期,P2P該怎麼投?10點建議一定看!

第一, 雞蛋切勿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有些投資人選擇一家P2P平臺,把所有資金都放在這個平臺,如果平臺出事,只能全軍覆沒。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幾家合適的平臺,同時,也要做好資金合理配置,不能全部放在P2P上,比如房產、基金、股票、黃金也需要關注。

第二,不要迷信背景,資產才是王道。不少平臺打著所謂的背景大力宣傳,“國資系”、“上市系”等,讓迷信背景的投資人紛紛上車,一朝平臺轟然倒下,才恍然大悟。

投資人要仔細看平臺的資產、資產、資產,重要說三遍,怎麼看?看平臺是什麼類型的產品?

看平臺披露的借款人信息是否真實,還款能力和還款意願是否強烈。

第三,降低預期,勿盲目投資高收益平臺。銀保監會郭主席曾說過,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這句話存在一定的道理,高收益、高風險,收益中等的平臺相對較穩,有相關分析人士稱,備案完成之後,P2P整體收益都會降低,投資人要做好心裡準備。

第四, 涉及線下理財或活期的平臺,需謹慎。還記得善林金融嗎?這是典型的線下理財平臺,光線下理財門店就約1000家,另外,投資人切勿為了圖方便青睞有活期產品的平臺,殊不知這是早已被政策明文禁止了的。

第五, 謹慎收益持續高得不合理的平臺。P2P作為信息中介平臺,賺取的是中間費用,如果一個平臺收益特高,而且還是持續不斷的,難道你不知道這些錢是從哪裡來的嗎?有句話說的好,你惦記著別人的利息,別人想著你的本金。

第六, 謹慎主營業務三天一調整的平臺。這很好理解,一個平臺主營業務如果經常調整,本身就代表了這個平臺不穩定,它之前是做車貸的,現在改做房貸能做好嗎?術業有專攻就是這個道理。

第七, 謹慎重大負面新聞滿天飛的平臺。以6月12日,“上市系”的錢滿倉平臺暴雷為例,其實錢滿倉的股東天馬軸承集團有限公司早在5月3日就已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同時錢滿倉的實際控制人徐茂棟已被調查。如果投資人時刻關注平臺相關新聞,也不至於等到平臺暴雷之後才後知後覺。

第八, 對於通過渠道持續放羊毛的平臺需謹慎。如聯璧金融既高返又放羊毛的平臺,大家心知肚明,在此就不再贅述。

第九, 謹慎高管和股東頻發變更的平臺。以近日暴雷的多多理財為例,多多理財自成立以來,多次變更股權,大大小小共有6次,同時,辦公地點、企業類型、法人代表皆有多次變更。頻繁的變更股東、改變企業基本情況都是反映了平臺的不穩定性。

第十,要有自己的判斷力。無論是親戚還是朋友的建議都只能做參考,以及不要被宣傳得天花亂墜的廣告迷惑,自己都要有獨立思考能力,勿人云亦云。

在自己確定本身能承受的風險範圍之後,再選擇上車或是下車,沒人能夠預知所有的風險,只有清楚瞭解自己的資產情況再做決定。

P2P平臺作為信息中介方,意在解決大量中小微企業從銀行借不到款以及許多老百姓的錢沒有放處的問題。

政策不明朗,可能是監管需要時間找到更適合行業發展的規則,雖然這也增加了行業恐慌情緒,但我們始終相信,P2P只會越來越好。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穩住,優質平臺終將脫穎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