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節說勞動

“五一”节说劳动

“五一”节说劳动

勞動這個詞,很早就有了。《莊子•讓王》篇記載:“春耕種,形足以勞動。”《三國志•華佗傳》中講:“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唐代詩人王建在《酬於汝錫曉雪見寄》詩中,描述得更為具體:“勞動更裁新樣綺,紅燈一夜剪刀寒。”

到了毛澤東一代,對勞動和勞動人民,有了更特殊的感情。在延安大生產時期,毛澤東也要了一塊一畝左右的“責任田”,也天天到地裡去勞動。一開始,戰士們要幫他挖地,他說:“你們有你們的生產計劃,我有我的生產任務。這塊地,你們挖了叫我挖什麼呢?”後來,毛澤東在地裡栽了黃瓜、辣椒和西紅柿。在他的精心管理下,蔬菜長得很茂盛。陳嘉庚來延安時,毛澤東還用自己種的菜招待了他。

勞動是人類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重要活動,也是維持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的唯一手段。

“五一”节说劳动

勞動也是不斷髮展和變化的。一萬年前的勞動,用的是石器;一千年前的勞動,靠的是手工;一百年前的勞動,開的是笨重的機器。而今天的勞動,卻用上了鍵盤和鼠標。勞動的對象、工具、方式、環境和效果,都在發生著變化。鑽木取火與用打火機取火,肩膀運輸與用汽車運輸,兩條腿走路與坐飛機趕路,論速度論力度,論產量論效益,都已相差了百倍千倍。

未來的勞動,肯定是一種“智能”和“高效”的勞動。誰有知識,有能力,誰就能事半功倍,佔據主動。

大家都說勞動光榮,但越來越多的人,只熱愛腦力勞動,而不熱愛體力勞動。但這並不說明體力勞動就不光榮、不重要。可能,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內,仍然需要有人從事體力勞動。從事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既取決於個人的興趣和愛好,也取決於個人的智能和技能。

李大釗說過:“我覺得人生求樂的方法,最好莫過於尊重勞動。一切樂境,都可由勞動得來;一切苦境,都可由勞動解脫。”

(選自《新湘評論》)

“五一”节说劳动“五一”节说劳动

本週熱文

“五一”节说劳动“五一”节说劳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