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文化構成的三個維度

理解文化构成的三个维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源自於”“熔鑄於”“植根於”的準確表述,闡釋著文化自信的歷史邏輯,展現著中國文化不斷前行發展的清晰脈絡,蘊含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悠久的、獨有的、傳承的深刻內涵。

理解文化构成的三个维度

追本溯源——汲取深厚的精神養分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上下五千年延綿不斷,雖飽經風霜,依舊傳承至今。文明的傳承是以文化的延續為載體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牽引著中華文明的薪火相傳與生生不息。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我們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傳統文化不斷交融碰撞、沉澱積累、凝結昇華、傳播發揚,逐步形成“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培植了涵養未來最深厚的精神土壤。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所以廣受推崇,這與其中仍然鮮活於當今時代的優秀文化精神密不可分,如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還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氣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自我犧牲精神等等,這些構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也是當代社會的正向價值追求,至今仍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代表,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的賡續發展,之間本身就存在著與生俱來的親緣性、互通性,習近平同志更是用“四個講清楚”“兩個最深”作了最精闢的回答。吸吮著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蘊含深厚歷史,展現著中華民族精神風貌,始終保持著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浴火淬鍊——樹立獨特的精神標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曾提到:“在五千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這闡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一道,形成具有其他文化無法比擬的獨特精神標識。

近代中國積貧積弱、內憂外患,面對“三座大山”的壓迫,中國人民飽受苦難,國之不國。在民族內憂外患、社會危機空前的背景下,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不斷取得革命的勝利,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的當家做主。在血與火的考驗中,中國共產黨人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在漫長的革命鬥爭中培育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它們在歷史的進程中不斷熔鑄,又在鬥爭的洗禮中不斷淬鍊,形成和發展了與中華民族命運息息相關的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鍛鑄著共產黨人的精神品格。夏明翰在就義前寫下“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的壯烈詩篇;趙一曼在慘無人道的酷刑折磨下堅貞不屈,留下了“我的主義、我的信念,絕不更改”的最後絕唱,無不闡釋著對黨的絕對忠誠和義無反顧的擔當。革命文化堅定著我們的信仰,它是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在黑暗中看到曙光,感受到信仰的味道,甚至比紅糖還甜。革命文化還提醒著我們黨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保持與生俱來的精神特質和政治本色。可以說,革命文化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紅色基因和精神族譜,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成為鼓舞和激勵中國人民不斷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堅實保障。

理解文化构成的三个维度

呼應時代——凝聚磅礴的精神動力

回到當代,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前行,隨著國家的發展而不斷髮展,與時代精神有機結合,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緊緊相依。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舉世矚目,其中的文化建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可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培植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沃土,也為文化自信提供現實支撐。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發展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堅實的思想文化基礎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時刻弘揚著時代精神,蘊含在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無論是在資源匱乏、技術封鎖、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我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勇於攀登,挺起民族脊樑,形成的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還是在面對嚴重自然災害,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惜一切、迎難而上,形成的抗洪精神、抗震精神、抗擊非典精神;又或是在各自崗位上牢記宗旨使命,我們無私奉獻、捨己為人,形成的鐵人精神、焦裕祿精神、雷鋒精神等等。這些時代精神歷久彌新、熠熠生輝,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始終緊跟時代步伐,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國人不斷前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當代最集中的體現和精髓,就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它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集中體現國家的價值目標、社會的價值取向、公民的價值準則,通過價值觀的塑造和文化的潛移默化,最大限度地凝聚著全社會、全民族的意志和共識,激發並匯聚了推動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磅礴偉力。

(選自《新湘評論》)

理解文化构成的三个维度

本週熱文

理解文化构成的三个维度理解文化构成的三个维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