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光榮:讓底線思維成爲文化自覺

肖光荣:让底线思维成为文化自觉

肖光荣:让底线思维成为文化自觉

新聞報道:湖湘學者熱烈研討“黨內政治文化建設”

在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中,要讓廣大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對黨內政治文化的自信,將文化自信上升為文化自覺。只有在自信中自覺,黨員幹部才能在戰爭年代做到“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在和平時期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引自《黨內政治文化怎麼看怎麼辦》第21-22頁,黨建讀物出版2018年版)。底線思維是黨內政治文化重要內容,我們不僅對其要有文化自信,更為重要的要上升到文化自覺。

一、讓底線思維成為文化自覺的理論邏輯

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具有臨界點,即底線,越過了臨界點,越過了底線,事物性質就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因此,要堅持適度的原則。馬克思恩格斯是堅守底線思維的典範,無論何時、何地都沒有放棄對共產主義的信仰、都堅守人民立場、都在為全人類的解放而奮鬥不息。

列寧也非常強調黨的紀律底線以及黨的純潔底線。列寧明確提出了黨的“鐵一般的紀律”“極嚴格的紀律”和“無產階級黨的鐵的紀律”等重要論斷。明確指出:“徒有其名的黨員,就是白給,我們也不要。世界上只有我們這樣的執政黨,即革命工人階級的黨,才不追求黨員數量的增加,而注意黨員質量的提高和清洗‘混進黨裡來的人’。我們曾不止一次地重新登記黨員,以便把這種‘混進黨裡來的人’驅除出去,只讓有覺悟的真正忠於共產主義的人留在黨內。我們還用動員人們上前線和參加星期六義務勞動的辦法,來清洗黨內那些一心想從執政黨黨員的地位‘撈到’好處而不願肩負為共產主義忘我工作的重擔的人。”

毛澤東強調:路線是“王道”,紀律是“霸道”。在軍事鬥爭中,“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在統一戰線中,始終強調,要保持黨的相對獨立性,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

鄧小平指出:“我們這麼大一個國家,怎樣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呢?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是底線;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這也是底線。提出“一國兩制”、香港駐軍是底線,對外方針“沉著冷靜,韜光養晦,善於守拙,決不出頭”是底線。

習近平強調,法律是治國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規矩,這是底線;黨員幹部遵守政治規矩和政治紀律,這是底線;遵守八項規定精神,這是底線;保民生是底線;保住青山綠水是底線。

二、讓底線思維成為文化自覺的歷史邏輯

中華民族具有讓底線思維成為文化自覺的歷史。《禮記·中庸》裡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大學》裡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裡的“止”,既是一種目標追求,也暗含了底線思維的思想。“沒有規矩,不成方園。”講規矩、講信用成為一種底線思維並轉化為文化自覺。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唯獨中國延續下來,讓底線思維成為文化自覺不能不說是其中原因之一。

中國共產黨具有讓底線思維成為文化自覺的傳統。中國共產黨一成立,就強調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必須遵守嚴格的紀律,要有崇高的理想,並且許多共產黨員堅守到底,這是底線思維成為文化自覺的表現。延安整風之前,黨內存在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學習與教育、反思與整改立下了許多規矩,即政治上以毛澤東為核心,組織上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思想上確立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並把這些規矩轉化為全黨的文化自覺,從而為取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蘇聯共產黨垮臺和蘇聯解體主要在於當時蘇共主要領導人沒有堅守底線思維並將之轉化為文化自覺。當時蘇共主要領導人放棄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推行“民主的、人道的社會主義”;沒有堅持黨的領導,而是抹黑黨的歷史,否定黨的領導;沒有堅守民生底線,人民生活水平長期得不到改善。由於蘇共主要領導人沒有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共產黨的領導以及改善民生底線,更談不上將它轉化為一種文化自覺,因此蘇聯共產黨垮臺和蘇聯解體就成為了必然。

三、讓底線思維成為文化自覺的現實邏輯

治國理政需要底線思維並轉化為文化自覺。“治大國若烹小鮮”,來不得絲毫馬虎與懈怠。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面,要求堅守既不走歪路、也不走邪路的底線思維併成為文化自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方面,要求堅守實幹實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思維併成為文化自覺;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要求堅守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的底線思維併成為文化自覺;在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方面,要堅守“五大發展”底線思維併成為文化自覺;在建設法治中國方面,要堅守法治底線思維併成為文化自覺;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方面,要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底線思維併成為文化自覺;在社會建設方面,要堅守改善民生底線思維併成為文化自覺;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要堅守為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生產生活環境底線思維併成為文化自覺;在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方面,要求堅守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底線思維併成為文化自覺;在推進祖國統一方面,要堅守一箇中國、決不承諾許諾武力底線思維併成為文化自覺;要對外關係方面,要堅守互利共贏底線思維併成為文化自覺。

治黨管黨需要底線思維並轉化為文化自覺。中國共產黨是全世界最大的黨,也是最大的執政黨,管理起來不容易。但再難也要管並要管好。首先,要有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的底線思維並轉化為文化自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沒有規矩不成其為政黨,更不成其為馬克思主義政黨。”黨的規矩包括黨章、黨的紀律、國家法律、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要讓規矩意識成為全黨的文化自覺。其次,要有使紀律成為帶電的高壓線的底線思維並轉化為文化自覺。無論是誰、權力有多大、地位有多高,只要違反了黨的紀律,就會觸電,就會受到黨紀處理,從而在全黨形成一種違紀必究的意識併成為一種習慣與自覺。最後,要有抓關鍵少數的底線思維並轉化為文化自覺。關鍵少數掌握較大的權力與較多的資源,容易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圍獵的對象,要對其進行重點監督與管理,並使之成為一種常態並內化為全黨的一種文化自覺。

黨員幹部自身成長與發展需要底線思維並轉化為文化自覺。黨員幹部自身成長與發展,一方面需要黨組織的教育與管理,另一方面也需加強自身修養。黨員幹部一定要有忠誠的修養與底線,要忠於人民忠於黨,要不忘初心;黨員幹部一定要有乾淨的修養與底線,要堅守高尚情操和敬畏之心的“兩道防線”,要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要堅守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黨員幹部一定要有擔當的修養與底線,要對人民負責、對黨負責、對歷史負責,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要無愧於人民、無愧於黨、無愧於時代。

四、讓底線思維成為文化自覺的路徑選擇

建章立制,明確底線,為底線思維成為文化自覺提供前提。

依規辦事,強化問責,為底線思維成為文化自覺提供動力。

以上率下,典型示範,為底線思維成為文化自覺提供條件。

加強修養,慎獨篤行,為底線思維成為文化自覺提供基因。

(本文根據湖南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肖光榮主題發言整理,內容略有修改。)

個人簡介:肖光榮,男,1966年3月出生,湖南漢壽人,漢族,中共黨員,湖南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省中共黨史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政治學會理事,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黨外代表人士湖南研究基地研究員,湖南省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專家諮詢組副組長,湖南師範大學中共黨史專業博導,中共黨史、思想政治教育、MPA專業碩導。2004年博士畢業留校,2005年晉升副教授,2007年破格晉升教授。2004年以來在《政治學研究》《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倫理學研究》等全國中文核心刊物及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50多篇,十多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或《新華文摘》全文轉載或詳摘。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項,主持省廳級11項。著有《執政之脈——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執政思想比較研究》《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研究》《列寧的政黨觀》等專著5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