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通衢 有容乃大——宜章縣白石渡鎮見聞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白培生 顏石敦

通訊員 劉從武

7月中旬,記者來到湘粵邊界宜章縣白石渡鎮,探訪2014年我省實施省際邊界口子鎮專項建設以來這裡發生的變化。

白石渡鎮總面積58平方公里,現有人口1.3萬餘人,是交通要鎮、工業老鎮、文化名鎮、湘粵贛3省7縣物資集散地。湘粵騾馬古道、湘粵公路、粵漢鐵路、京廣鐵路等在該鎮穿越而過,其區位優勢正如民間所言:“千條路萬條路,當不得白石渡。”

“挑鹽上州九十里大路到郴州,吃郴州的豆腐喝白石渡的酒,初一唱戲到十五。”說起明清時期白石渡的繁華,當地居民一臉自豪。

然而,上世紀80年代末,京廣鐵路白石渡客貨運站東移,導致客運量急劇下降。上世紀90年代末,白石渡停止所有客運列車停靠。

“由此,資金外流、企業轉制破產、工人下崗,鎮域經濟步入低迷,發展步伐明顯放緩。”白石渡鎮白石渡村黨支部書記鄺衛華回憶起那段蕭條期神情黯然。

是就此沉淪,還是奮起直追?

宜章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白石渡鎮黨委書記肖雪蓮告訴記者,他們搶抓省際邊界口子鎮專項建設難得的機遇,推進“產城融合”,發展新型工業、鐵路物流、休閒旅遊等,振興之戰就此打響。

該鎮在完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的同時,開展街面改造、環境整治,建設公園廣場、農貿市場……鎮區淨了、綠了、亮了、美了。目前,全鎮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通信網絡覆蓋率100%,與以前相比人們生活更便捷、生產更高效。

漫步白石渡人民廣場,只見這裡的景觀牆、鏡面水景等獨具特色,一群大媽跳著歡快的廣場舞,一個個笑靨如花。廣場一年四季花團錦簇,已成為該鎮的一張亮麗名片。

白石渡綜合大市場則是另外一番景象:一輛輛小貨車來來往往,一排排店鋪裡商品琳琅滿目,操著粵贛口音的客商摩肩接踵。

振興離不開產業支撐。白石渡鎮充分發揮區位、礦產資源等優勢,引進中化集團打造湖南首個年產值過100億元的氟化學工業集中區。

該鎮大力推進“湘粵合作”,與廣東樂昌市坪石鎮火力發電廠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發電廠蒸汽管道鋪設至氟化工集中區,實現節能、環保、互惠互利。目前,氟化工集中區還在建設鐵路物流園。

這個氟化學工業集中區,以氟化工、新材料和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為主,吸引大批企業在此安營紮寨。現建成投產的有弘源化工、蒙源精細化工、灃海科技,還有中貴新能源、中化氟源新料、裕豐源等8家企業正在建設,初步形成了以氟化鋁為主,多種氟化鹽聯產體系和廢渣綜合利用循環體系。

步入弘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就像來到一個公園,這裡鳥語花香、綠樹成蔭,車間裡,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著機器進行生產。

該公司擁有國內第一條應用低品位超細螢石粉生產氟化鋁生產線,還有螢石乾燥生產線、多品種氟化鹽生產線等,氟化鋁國內市場佔有率名列前三。

在蒙源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經營也一派紅火。該公司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共有15條生產線,吸納近200人就業,產品暢銷亞洲、歐洲眾多國家。

白石渡鎮還充分挖掘八角寨丹霞地貌自然風光帶、紅軍突破第三道封鎖線舊址、粵漢鐵路遺址等資源,打造全域旅遊勝地。

楊柳水生態農莊楊柳依依,清澈的水庫周邊已建成楊梅園、小水果園、養殖場,修好了遊步道。遊客在這裡可以垂釣、採摘果蔬、觀光就餐,停車場停滿了掛著湘粵贛牌照的小轎車,果園裡、池塘邊不時傳來歡聲笑語。

產業興則經濟興。今年上半年,白石渡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5億元,同比增長19.4%,完成財政收入3612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