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爲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金黃色的圈中

鑲嵌著一顆同樣金光燦燦的鑽石

或是金色的¥符號

這便是零錢包的黃金LOGO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春節將至,大家都準備好搶紅包了嗎?

紅包對話氣泡,紅色、金黃、橘黃的配色

富有熱情的色彩

更充滿了“對於未知財富期待”的強烈暗示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點擊“開”字後那枚旋轉的金幣

帶給我們的是

期待、驚喜以及久違的儀式感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又來玩掃福的支付寶

活動頁面也是一片黃金燦燦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為什麼每到春節

恭喜發財和春節快樂一樣

成為出現率最高的拜年話?

為什麼,中國人在形容一種事物很美妙很珍貴時

常常用金子來指代?

比如浪子回頭金不換

比如男兒膝下有黃金

又比如春宵一刻值千金

就連說錢,我們也要說“金錢”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銅鎏金壇城八寶十二生肖托盤

為什麼這縷金色

能讓數億人為之狂歡?

為什麼我們如此愛黃金

還賦予她這麼多的內涵?

她究竟戳中了我們什麼?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頭頂、手臂、手指、腳腕……

全身上下戴滿各種黃金飾品

黃金新娘,中國獨特的地方婚嫁習俗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整體形似中國版圖

重達7.85公斤

這是目前在國內發現最大的一塊狗頭黃金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黃金,中國

佔世界人口總數18%的中國

有著超全球黃金29%的需求量

中國人有多愛黃金?

2016年,中國黃金消費量約975噸

2017年前三季度,這一數字已達815噸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地球上有多少黃金?

48億噸,地核佔47億噸、地幔佔8600萬噸

而分佈到地殼的只有1000萬噸左右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今天,世界探明的黃金資源量為8.9萬噸

中國為1.2萬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明代金鼠

中國不是黃金資源儲量最多的國家

卻擁有了世界第一的黃金消費量

以及影響到今天社會生活

比拜年曆史更悠久的“拜金”文化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宋代松鹿圖金盤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淘金,這個今天發財夢的代名詞

是古人在巖洞或江河裡

淘洗泥沙獲取金礦的工藝

巖體內的金,為巖金

江河內的金,為砂金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金沙江

孕育中華文明的長江上源

古有黑水、繩水、麗水之名

其江水支流內

飽含來自青藏高原的遠源砂金

和沿江兩岸的側源砂金

自戰國時期便開始有人在此江沿岸淘金

因此後人改稱金沙江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金沙江大拐彎

金沙江大拐彎。關於古人在金沙江淘砂金的記載,最早見於《韓非子·內儲說上》:“荊南之地,麗水之中生金,人多竅採金”。其中的麗水,指的便是今天的金沙江

與金沙江、怒江

共同在雲南省內並行170公里

形成“三江並流”之勢的瀾滄江

同樣擁有悠久的淘金歷史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瀾滄江畔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瀾滄江大橋

有“高峽飛虹”之稱的瀾滄江大橋。《論衡·驗符篇》記載:永昌郡中亦有金焉,纖靡大如禾慄,在水涯沙中。永昌郡為今天雲南保山市東北,水涯沙中金,指的就是瀾滄江中的砂金

黃河流域

長江流域之外的另一條中華文明母親河

相比長江上源的多金

歷史上黃河流域的產金數量有限

直到宋代,膠東金礦的崛起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萊州灣內的挖沙船

萊州灣內的挖沙船。宋代元豐年間,全國共有25州產金,而膠東的登、萊二州——蓬萊和萊州,就佔了黃金總產量的89.4%。而據國土資源部最新統計,山東的膠東地區,是今天全國最大的黃金產區,世界第三大金礦區

千難萬險的採金之路

於生產力有限的古代走得更為艱難

在明代

常有萬人採金數月

僅得數十兩的情況發生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萬曆皇帝的金絲蟠龍翼善冠

定陵內,萬曆皇帝的金絲蟠龍翼善冠。整體由518根金絲編成,總重826克,約合22明兩。在這精緻的手工藝背後,是每一兩黃金的來之不易。明永樂年間,在黑山金場,六千人,三個月,僅得金8兩;成化年間,在湖廣、武陵等十二縣二十一處金場,徵調民夫五十五萬,一年死傷無數,僅得金35兩。

清末光緒年間的國力衰微

國庫入不敷出

卻讓採金業發展到極盛

黑龍江,佔當時全國產金量的60%

反映清代從嫩江到漠河金礦“古黃金之路”的雕像。在1883年漠河發現金礦後,清政府於此地創辦金礦場,並重新整修了始自康熙年間,從嫩江到漠河的驛路,來運輸黃金

中國人對金與黃金

幾千年的追尋

其意義早已超脫貴金屬之於財富的象徵

▌金,對於中國人究竟意味著什麼?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材質成份不是黃金

但在鑄造後顏色最接近於黃金的青銅器

有吉金之講

以祭祀為吉禮

以祭器為吉金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圖:動脈影

鴞尊,泉屋博古館藏。音同“消”,俗稱貓頭鷹,古人認為鴞夜行能辟邪通靈,所以在很多青銅器上均能夠看到其形象。古代青銅器原本的顏色接近於黃金,而不是綠鏽,這也是其被稱為吉金的原因之一

天地日月

和衍生而出的祥禽瑞獸

古人皆視之為神以祭祀

古蜀金沙太陽神鳥

金鑄其形,圖騰崇拜

老祖宗用“金”來表示對太陽神和太陽神鳥的崇敬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金沙遺址太陽神鳥金飾

金沙遺址太陽神鳥金飾。出土於成都金沙遺址,整體呈鏤空風格,外沿有神鳥四隻,圍繞中央的太陽旋轉,極富動感。2005年,“太陽神鳥”金飾圖案被國家文物局公佈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帶有其圖案的繡品,更是通過神舟六號載入太空,逐日飛天

自然天地有神靈

人們敬畏神與天的神秘力量

吉金與黃金

讓人有了神的屬性

讓神有了人的形象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三星堆金面銅人頭像

三星堆金面銅人頭像。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坑出土,青銅材質的人像,面、耳部用金皮捶拓製成。金面青銅造像,象徵著權威與神聖的階層,他們具有通神的神秘力量

當階級、等級的意識

通過禮、制、法等手段讓普世所認同

金成為財富、地位、權力和長生的象徵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大英博物館藏春秋錯金銀銅翼虎(圖:動脈影)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浙江博物館藏戰國玉耳金舟,為中國最早的金制器皿之一

以金銀為食器可得不死

以黃金為獎賞賜有功之臣

西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上”字款麟趾金。根據資料統計,西漢歷代皇帝共賞金的總額達到2763噸,雖然在“賜金”內有一定比例的非黃金,但這個數目扔是相當可觀的,同時期羅馬帝國所儲黃金也不過179噸

視死如生的傳統

使古人相信用金與玉為逝者製作的殮服

可求得來世再生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流行於漢代帝王和貴族去世後殮服的形式,漢人認為將金玉置於人的九竅,精氣不洩、屍骨不腐,可達成來世再生。這種玉衣形式,按逝者等級身份,可分為金縷、銀縷和銅縷

佛教的傳入

讓人們從攝人心魄的佛造像和教義裡

尋得了生死輪迴、轉世再生的心靈慰藉

塑金身、金寶函

以金供佛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法門寺地宮唐八重寶函

法門寺地宮唐八重寶函。出土於法門寺地宮,共八重,為供奉佛祖釋迦摩尼真身舍利之器。其中三重為純金、兩重為鎏金

崇尚自然大美意趣的宋人

對於金的表達

不止於漢唐耀眼奪目、奢華富貴的金器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六朝時期的鏨花柿蒂紋龍足金鐎鬥

他們用水、火、土

幻化出金絲鐵線的奇幻

萬金萬貫

有時也難買一片宋瓷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故宮藏宋代哥窯碗

故宮藏宋代哥窯碗。因為哥窯器的坯體和釉面膨脹係數不同,致使器物在燒製時,釉面產生了帶有黑色和金色紋路的大小冰裂開片,因而其在民間有金絲鐵線之稱

不是貨幣的黃金作為寶藏手段

及藝術形式延續至清

清人對於金,無不盡展其能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清銅鎏金無量壽佛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乾隆款掐絲琺琅勾連紋龍耳藏草瓶

器物上的黑漆描金、粉彩描金、掐絲琺琅

金佛、金塔

建築中的金柱、藻井

……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故宮太和殿內的六根蟠龍金柱,採用“瀝粉貼金”工藝製成。寶座的正上方,為金龍藻井。

一切材質,一切器型都可加以金飾

然而被金粉飾的盛世下面

是將傾的大廈

故宮藏金髮塔。此塔是乾隆皇帝在其生母崇慶皇太后病逝後,為她修造的一座放置御發的金塔。金髮塔由下盤、塔鬥、塔肚、塔頸、塔傘及日月6部分組成,共用黃金三千多兩。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故宮藏清黑漆描金山水紋寶座

對“金”有著特殊信仰的中國人

早已經把“金”的認識超然於珍寶財富的限定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金色有著謎一般的執念

農耕時期

金色代表著豐收

隋朝之後

金黃成為公認的貴族顏色

而後,更是隻能皇家獨享

官吏衣服、帳幔,不許用玄、黃、紫三色,並織繡龍鳳文,違者罪及染造之人。《明史·輿服志》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著龍袍的唐太宗李世民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清乾隆 金甌永固杯(圖:動脈影)

貨運量居全球內河第一

中國國土空間開發最重要的東西軸線

長江,中國的黃金水道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珠瓔寶佛留金相

金碧樓臺依半空

方孝孺的《宿峰頂次濟定韻》

道出了峨眉金頂的絕色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峨眉金頂十方普賢菩薩金像。2006年落成,通高48米,重600餘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十方普賢菩薩像。2016年,23萬片金箔貼於此像,金身重塑

婺源,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

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

這片孕育悠久文脈的土地

卻被一縷來自於自然的金色搶去風頭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梯田裡盛開的金黃色油菜花,讓遠山環繞,粉牆黛瓦的婺源畫卷,多增了幾分自然的生機。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婺源篁嶺曬秋

婺源篁嶺曬秋,被晾曬在房上的辣椒、皇菊、南瓜、柿子,紅與黃的色彩在老屋四周跳躍,舞動著屬於這片沃土的豐收與幸福。

秋天,是古都北京最美的季節

600多歲的五塔寺銀杏

被黃琉璃瓦覆蓋的故宮角樓

古都的金色之秋如此美麗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故宮角樓

被黃琉璃瓦覆蓋的故宮角樓,建於明永樂十八年,清重修。角樓是故宮城池的一部分,它與城垣、城門樓及護城河同屬於皇宮的防衛設施。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五塔寺內的六百年銀杏樹

五塔寺內的六百年銀杏樹。五塔寺原名真覺寺,建於明永樂年間,毀於清末,現為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在僅存的金剛寶座塔前方,有兩株樹齡達600年的銀杏,每到秋天,銀杏滿地,一派古都的金秋之境。

北京的冬天同樣不缺金色

架在頤和園昆明湖上的十七孔飛虹

冬日裡的陽光穿過橋拱

金光穿洞

皇家園林,金光熠熠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北京頤和園內十七孔橋的“金光穿洞”

北京頤和園內十七孔橋的“金光穿洞”。十七孔橋,清乾隆年間修建,橋長150米,有17個橋拱,和544個橋欄望柱石獅,是頤和園內連接昆明湖東岸和南湖島的一座長橋。每年的冬至日前後,十七孔橋便會呈現“金光穿洞”之景。

一天、一地

一山、一水

一城、一橋

東西南北,金色中國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毫無疑問

雖然今天我們繼承了古人“拜金”的傳統

但似乎嚴重丟失了“拜金”的審美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宋代梅花紋花口金盃

土豪金、姨媽金


有點錢就往脖子上套大金鍊子

今天的“拜金”文化變得更加直接和粗鄙

是什麼讓我們丟失了關於“拜金”的文化和審美?

以至於拜金變成了敗金?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每到年節,像搶購大白菜一樣在金店購買黃金製品的人群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大金鍊子成為了東北大哥社會人的“標配”,只是下澡堂子時有時會有這樣尷尬的場景出現

本該清幽的自然山地

本該無塵的登高祈福

被對財富急不可耐的人們裝上了金元寶

河北邯鄲峰峰礦區元寶山上的金元寶雕像。每年春節的時候,都會有大批人群登山“沾財氣”。峰峰礦區,中國古代陶瓷器歷史上,磁州窯的重要產區之一。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河北鹿泉靈山景區內的“元寶塔”

河北鹿泉靈山景區內的“元寶塔”。原名“財富塔”,因其塔身上堆滿了金元寶,所以被網友戲稱為“元寶塔”。塔內供奉有善財童子、趙公明、白圭、范蠡、關公、比干、龍五爺、布袋和尚八大財神。該塔曾入選2012年第三屆中國十大丑陋建築

現代化的城市

甚至是國際大都市

設計師把人們對於財富金錢的渴望

毫無掩飾和美感地應用到城市建築的設計當中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同樣為金元寶造型的北京金泉時代,其建築的外立面,採用全金色玻璃幕牆。不僅建築是元寶造型,其“金泉”的名字更是金光閃閃:泉,古代錢幣的代稱。把一個大金元寶建築,擺放到擁有眾多世界級文化遺產和悠久歷史文化的古都北京,不知道是設計師故意黑我們,還是甲方確有如此審美。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擁有奪目金光的廣州“圓”大廈

擁有奪目金光的廣州“圓”大廈。由意大利設計師設計,借鑑了中國古代玉璧的造型。該建築在民間有“銅錢大廈”和“大金環”的俗稱。意大利設計師顯然不能理解,中國的金玉並不是在玉上再鍍一層金,外面穿金、裡面帶玉——來代表你多有錢。金玉,是中國人對於才、德、禮、法、道等傳統的珍視。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某土豪金大樓

某土豪金大樓,因其獨特的造型和施工時的土豪金配色,一度被網友拿來熱議。雖然該樓在施工完成後不是這個效果,但由此也可以看出,金色對於城市文化的獨特影響力。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震旦國際大樓,玻璃幕牆採用金銀色相間的設計,其室內為歐洲宮廷式建築風格。值得玩味的是,金璧輝煌的歐式宮廷風卻有一個很“中國”的名字——震旦:古印度對中國的稱呼

中國現代建築

也不乏充滿設計感和傳統的“金”元素設計

上海金茂君悅中庭

聯通過去、現在、未來的“金色時光隧道”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金茂君悅中庭,金色時光隧道

金茂君悅中庭,金色時光隧道。金茂大廈建築的外觀,借鑑了傳統的十三級佛塔造型,其內部中庭,更是以金璧輝煌的時光隧道,讓建築的空間呈螺旋狀向上無盡延伸。同時使進入建築的人們,有在過去、現在、未來的時光穿梭之感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誰也不能說對於財富的渴望是醜陋的

誰也不能否定流傳千年的拜金文化心理對於今天的影響

否則金玉良言、一諾千金、金榜題名就變成了貶義

古人留下的這麼多偉大的藝術品也化為紙醉金迷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圖:動脈影

拜,是敬意

金,是財富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拜金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習俗

我們尊重財富的價值,物質的、精神的、文化的

但瘋狂的、不擇手段,甚至是醜陋的追逐和曲解

卻是“敗金”,為金所敗

中國人拜金的“毛病”,為啥總是改不了?看過這個才知道!

最後,舍爺和小學僧要向大家拜個早年

祝願在大家在新的一年裡

考試升學的能榜題名

做生意的能打造字招牌

談戀愛的能有玉良緣……

人人金玉滿堂,日進斗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