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3D電影發展史,了解一下:第一部3D電影是哪一年出現的?

2009年《阿凡達》在全球上映,一場觀影體驗的革命熱潮由此在世界範圍內掀起。3D成為了未來電影製作的發展趨勢,前途不可限量,《阿凡達》的成功正好說明了一切。

動作片做為華語電影的主力類型,這麼多年來,華影在國際市場也都靠著它搶灘登陸,有遠見的華語電影人知道3D是必經之路,早早謀求著搶佔先機。華語電影人花了50多年的時光,一步一步地在實現著華語3D電影的脫胎換骨。

華語3D電影發展史,瞭解一下:第一部3D電影是哪一年出現的?

《千刀萬里追》《十三女尼》參加法國戛納影展會外市場展覽

紅藍立體是最早期最傳統的3D電影技術,1960年代就已經誕生。這種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兩部攝影機拍攝,然後再用兩部放映機放映,從不同位置投射紅藍兩色畫面到幕布上形成重迭,再透過紅藍眼鏡觀看就能產生“視差”,從而讓觀眾眼前出現立體效果。

在我國,1960年代就已經出現了利用這種技術拍攝的影片。1962年,由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桑弧導演、陳強主演的《魔術師的奇遇》,算是國內第一部3D立體電影。將3D電影技術運用到武打片拍攝,是由臺灣電影人首創。

華語3D電影發展史,瞭解一下:第一部3D電影是哪一年出現的?

在1970年代末,因功夫片題材抄襲成風,已逐現衰落跡象。為了挽留日益減少的觀眾,臺灣富華影業公司嘗試用紅藍技術拍攝立體武打片,先後推出了由導演張美君執導的3D立體功夫片《千刀萬里追》及《十三女尼》。

這兩部立體電影雖好看,但看著看著觀眾總會有暈眩嘔心的感覺,這便是當時3D技術最大缺陷之一:紅藍立體最早大都用於黑白電影畫面。比如《魔術師的奇遇》就是,對畫面品質沒什麼影響,然而用在彩色電影畫面,便有了色彩不清晰、不自然的問題,加之兩色影像迭合很不穩定,很容易會讓觀眾適應不良。

華語3D電影發展史,瞭解一下:第一部3D電影是哪一年出現的?

雖然觀眾會感覺不舒服,但效果新奇刺激,還是具有相當高的吸引力。事後也證明,3D立體技術確實適合拍功夫片,因為其中的動作、兵器的出現頻率很高,“劍指觀眾”、“萬箭穿心”的立體效果讓銀幕外的觀眾避閃不及,震撼無比。

立體武打片在臺灣成功後,也相繼在日本及香港上映,轟動一時,當年還參加法國戛納影展會外市場展覽,獲得影展大會金箭獎等五項榮譽。可惜的是,在一次視察外景場地時,兩部影片的製片人被直升機螺旋槳擊斃。

當時一部立體電影所用的膠片,至少是普通影片的兩倍。因為投資實在太大,3D立體電影逐漸在影院消失了。

華語3D電影發展史,瞭解一下:第一部3D電影是哪一年出現的?

《俠女十三妹》劇照

1980年代,3D電影再度在好萊塢興起,技術也出現了革新,進入到單機拍攝的偏光立體時代。這種技術利用偏光鏡有方向性過濾光的特性,當裝有不同偏光方向的偏光片的兩架投射器投射出畫面,觀眾透過眼鏡上的偏光膜,左眼和右眼只能分別看到其中一邊的影像,於是就產生了“視差”而有了立體感。

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採用偏振光雙眼立體原理的拍攝技術也進入內地,曾風靡一時。製作推出了不少3D立體電影,如《快樂的動物園》、《靚女阿萍》等,其中還有一部武打片,那就是著名的《俠女十三妹》。

1984年,北京608廠研製出可以裝在阿里攝影機前的“雙鏡頭立體分光攝影裝置”,並用單機拍攝了《俠女十三妹》影片中的部分鏡頭。不久後,日本電影人對合拍這部影片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特別提供當時最先進的雙鏡頭分光35毫米單機立體攝影裝置,並主動邀請著名導演、攝影師擔任顧問,完成了我國第一部單機偏光立體電影《俠女十三妹》。

華語3D電影發展史,瞭解一下:第一部3D電影是哪一年出現的?

在當年,眾多頭一次接觸立體電影的觀眾們,無不被十三妹一劍刺出銀幕的畫面所震撼。

《俠女十三妹》前後拍攝兩年,耗資幾百萬人民幣,在當時來說算是大投資,但已是利用偏光立體技術大大降低製作成本之後的數字。

除此優點以外,偏光立體技術仍存在重影及畫面不清晰的問題,立體效果雖然比紅藍技術稍好一些,但我們看了之後便知,對於立體武打片來講,3D立體效果仍是以演員朝鏡頭做武打動作或是投擲兵器這種簡單的方式來突顯。

華語3D電影發展史,瞭解一下:第一部3D電影是哪一年出現的?

1989年,臺灣經濟受挫,電影業也是一路下滑,當時的金格影業公司再次利用偏光立體技術,拍出《立體奇兵》試圖救市,但無奈影片在立體效果上煞費苦心,也不能挽救臺產影片的票房暗淡。自此之後,3D立體武打片乃至3D立體在華語電影圈都少人問津。

2000年後,立體電影慢慢走近數字時代,由傳統色差的假性立體感來欺騙觀眾大腦的方式,被用畫面速度感製造立體感的新科技所取代。數字立體電影畫面更穩定,克服了觀看傳統膠片立體電影時的頭暈、疲勞等弊端,能給觀眾以特殊的觀影體驗和視覺享受。

華語3D電影發展史,瞭解一下:第一部3D電影是哪一年出現的?

《龍刀奇緣》海報

數字立體技術運用到武打片之上,香港電影人早在2005年就進行過嘗試,不過是一部以功夫為主題的3D動畫電影,名字叫《龍刀奇緣》,這部片首創以拍攝真人來捕捉武打動作,噱頭雖好,但票房成績卻平平。

2009年,中國內地首部3D歌舞片《樂火男孩》上映,影片的票房表現雖然很一般,但為華語片的3D化作出了不錯的貢獻。2010年,由袁和平打造的3D版《蘇乞兒》,可謂是數字3D技術在真人武打片之上的第一次。儘管這部電影中只有20分鐘的3D武打片段,但算是開了一個先河,讓不少內地觀眾有幸在大銀幕上首次看到3D的武打場面。

華語3D電影發展史,瞭解一下:第一部3D電影是哪一年出現的?

影片的3D部分雖然只有20分鐘,但劇組卻花了多半年的時間才完成。論技術、動作設計難度與動畫3D可以純粹靠電腦特技不同,甚至遠遠超過以往2D或是普通3D電影的拍攝難度。

傳統3D技術下的立體武打片,所謂“效果”不是以武打動作為重點,多是由朝著屏幕飛來的兵器、石頭之類的形式來展現,雖然感覺震撼,但始終存在效果單一的缺點。運用數字立體技術拍攝的影片,則要求每個動作都有立體感,這對於動作頻繁的武打片來講,無疑是很複雜的工程。

《蘇乞兒》採用分層3D技術,無論從演員的古裝造型的衣服和長髮,還是從內景、外景、日出、黃昏、夜晚的景別變換,每一場戲都用不同的技巧將層數分離,每一層畫面都進行逐層的特效處理,1分鐘的特技就要處理5000多格,很多畫面細節還需要製作人員調校,工作量相當龐大。正因如此,《蘇乞兒》僅20分鐘的3D畫面,才投入了300多名人力,製作多半年的時間。

華語3D電影發展史,瞭解一下:第一部3D電影是哪一年出現的?

技術標準的提高,同時也給武打片中的動作設計制定了嚴格的要求。在傳統的2D武打片中,即便是演員只懂得花拳繡腿,也可以通過借位、替身等方式來彌補,讓動作打出來更好看;利用膠片拍攝的3D武打片,重點不在打鬥動作上,這種方法還基本可行。

但是,在利用數字3D技術拍攝的武打片中,藉機位的辦法是絕對不能用的。因為數字3D版的畫面,每秒鐘畫面的格數已超出傳統2D影片數倍,精細度不言而喻,即便動作再快,演員的一個小動作也會被放大成數倍,假如用借位或替身那結果只有穿幫,所以必須要求演員有真功夫,這正是《蘇乞兒》為什麼選趙文卓做主角的原因,連周杰倫、安志傑這些“非打星”,也要經過相當嚴格的訓練才能達到要求。

華語3D電影發展史,瞭解一下:第一部3D電影是哪一年出現的?

《蘇乞兒》是全新技術時代之下的首部3D立體武打片,3D效果只佔全片的五分之一,主要集中在蘇乞兒和武神在萬佛崖的“巔峰對決”,以及蘇乞兒和大反派袁烈的“千蛇洞對決”,雖說只有20分鐘,但武打動作有著全面的立體效果,拳拳打到你面前的視覺衝擊力,呈現給觀眾的震撼遠超傳統立體武打片,可謂是武術電影的又一創舉。

此後,市場上國產3D電影出現了“扎堆”之勢,很多影片都想借3D東風穩賺一把。但如此眾多的紛爭蠶食,高投入快產出的形式讓諸多電影企業血本無歸。一些影片貌似搶到了3D熱潮,分食到了3D技術帶來的鉅額效益,但製作誠意卻難以言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