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教的事——如何做個好公婆

少有人教的事——如何做個好公婆

本文作者 | 晚睡

0 1

有位準婆婆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件令她困惑的事,因此她發了個帖子徵求一下網友的意見:

“如果你的兒子說你包的粽子好吃,讓你給女朋友包一些,你會包嗎?”

讓我沒想到的是,下面很多人的答案是,“不包。”

理由是:“憑什麼讓我給她包,我一個當婆婆的沒有義務去伺候兒媳婦。”

還有當媽的認為,如果自己的兒子回來提出這樣的要求,該罵,這是累自己老孃去討媳婦的好,不孝!

作為一個將來也會做婆婆的人,說實話,我理解不了這種當母親的心態。

兒子小時候有小朋友來家裡玩,我會仔細問清每個孩子都喜歡吃什麼零食,然後儘量都準備齊全。下次這個孩子再來,我會挑他喜歡吃的拿給他。

有一次,兒子邀請幾位同學來家裡吃飯,聽說有個孩子喜歡吃大蝦,但我家不吃海鮮,沒存貨,我和先生特意去超市買了來,忙活了一下午,做給孩子們吃。

兒子是家裡的一個家庭成員,尊重他的客人和朋友,也是尊重他的表現。

對待同學、朋友尚且如此,兒子喜歡的女孩怎麼也比這些關係要親近吧,所以如果是我,我會欣然同意,讓兒子的女朋友嚐嚐我的手藝。

兒子顯擺的初衷或許只是單純的想要和女朋友分享一下自己的幸福,“我媽媽包的粽子可好吃啦,改天讓她給你包點”。

這不代表不心疼自己媽,也不代表準兒媳的氣焰壓倒了婆婆,一個媽媽所代表的就是慈祥、包容、溫暖,兒子只是希望將媽媽對自己的愛籠罩到自己所愛的人身上而已。

我應該滿足他的這點小心思,而且很高興讓他喜歡的人看到,他有一個很愛他的媽媽。

相信很多父母和我一樣,在孩子小時候能夠善待他的小夥伴,但為什麼一換到兒子的女朋友身上,就會變得更吝嗇更介意呢?

這大概就是很多父母將兒子的戀人看作是競爭者和掠奪者,不由自主地站到了對立面上去了。

少有人教的事——如何做個好公婆

0 2

我有位男讀者,因為婆媳矛盾問題來諮詢我。

他們家婆媳矛盾的焦點就是兒媳生孩子,婆婆幹閒著,卻堅決不肯來照顧,所以兒媳留下了心結,現在堅決不讓婆婆來同住。

他說:“我老婆就是心眼太小,現在不是都這麼說嗎,婆婆給你看孩子是情分,不看是本分,老人將我帶大就夠辛苦了,所以沒義務幫我們帶孩子。”

這話我就特別不愛聽。

誰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嗎?

一個人總有遇到困難時,生孩子是一個女人最脆弱的關口,別說是自己父母公婆了,就算是親戚、朋友、同事,該探望都得去探望,能幫助都得幫一把。

比如我生孩子,我閨蜜還跑前跑後忙了好幾天,還給了個大紅包。我對她也是一樣。

我無法想象,自己的兒媳生寶寶,我身強力壯,也沒什麼什麼客觀困難,能去照顧卻偏不去,然後心安理得地拿“新式理論”為自己辯護,“我養大了兒子,所以對孫子沒義務”。

不說別的,就憑這個女人和自己兒子結婚了,叫我們夫妻一聲爸爸媽媽,自己又沒生了人家養了人家,未來還可能要和兒子一起承擔自己照顧自己的任務,在自己身體允許的時候,互相支援一下,有什麼不應該嗎?

這不是基於那種兒媳是給婆家生孩子,所以奶奶必須要看的封建思想,而是最起碼的人情世故,是為人的教養。

當然這種事不能強迫,全憑自覺。不過如果公婆安心袖手旁觀,不提供一點幫助,那傳遞出來的信號就是並不在乎兩代人之間的感情,所以也別怪兒媳還以絕情。

比如有的兒媳本來沒指望婆婆帶孩子,但要出差讓婆婆幫忙幾天,結果都不肯來,那誰能真正的去尊重這樣的婆婆。

新時代的婚戀觀是小家庭獨立於大家庭之外,這個概念沒錯,但任何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是靠彼此的付出和尊重來凝聚的。

一個人遇到困難了,對自己的親人有期待,希望得到幫助這是十分正常的感受。

家不是講理,是講情的地方,誰心裡都有一杆秤,關鍵時候,卻指望不上自己的親人,心就傷了。

公婆吝嗇,不願意對小家庭付出,看起來是佔了便宜,其實無形中吃了大虧,因為他們失去了兒女由衷的愛。

0 3

現在有很多教人們如何經營婚姻的文章,卻少有教那些生了兒子的父母如何做公婆。

在傳統觀念中,做公婆不需要學習,因為他們是婚嫁中強勢的一方,女人是嫁入自己家裡,要適應自己的家庭環境。

很多做公婆的忽略了(或者有意不去想)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公婆與兒媳的關係,是從陌生人開始相處的,所有的感情都需要後天培養,一定要放下姿態,拿出誠意,才可能營造出良好的家庭關係。

始終高高在上的定位,導致公婆和兒媳之間開始就存在著微妙的不平等,造成兒媳很難融進大家庭之中,在情感上總是感覺被公婆排斥在外。

尤其是那些一輩子都拿自己的老公和兒子當做唯一寄託的女人,始終都有一種附庸的心態,她們自己的存在價值就在於男人們的認同,這樣的人最怕的就是競爭者。

這樣的婆婆會將兒媳當做是敵人和競爭對手,你做得好,那是搶了她的風頭,你做得不好,那是不按照她的規則做事,更不能容你。

很多男人會覺得,自己的媽媽一定會對自己的媳婦好,因為對媳婦好,就是對兒子好,“哪有媽媽不希望自己兒子幸福的?”

其實真不是所有的媽媽都會更重視兒子的幸福,更確切地說,有的公婆更在乎兒子是從哪裡得到幸福,如果不是從自己這裡得到,而是從另外一個女人那裡得到,那就必須絕殺之。

這種心理就和很多做領導的不願意交班放權一樣,那是他們唯一的成就感所在,放手了就會覺得失掉了所有。即使被迫放手,最好也祈禱接任者幹得不如自己,那才能顯出自己的重要。

在中國,做婆婆就是一種另類的職業,上崗之後,會將一個人內心之中最隱秘的狹隘和懼怕全都暴露出來。

好媽媽很多,好婆婆卻很少,因為內心中真正尊重同性的女人就很少。

少有人教的事——如何做個好公婆

0 4

梁啟超有9個子女,個個成才,這得益於他懂得怎麼做父親。

他與孩子之間,除父親與子女之情外,還是知心的朋友。

孩子們提出不解的問題及個人前途的選擇,這一切父母均能逐個給以詳盡的解答並予以鼓勵。”

他的兒子梁思禮成年後回憶道。

少有人教的事——如何做個好公婆

除了這些,他還十分關注對子女們人格道德品質方面的培養,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循循善誘。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做父親他很稱職,做公公,他一樣是值得後輩學習的榜樣。

1925年12月,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死於流彈,梁啟超將這個噩耗寫信告訴了在外求學的兒子和準兒媳。

他深知這對林徽因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叮囑梁思成要多關心未妻:

“徽因遭此慘痛,唯一的伴侶,唯一的安慰,就只靠你。你要自己鎮靜著,才能安慰她……

我從今往後,把她和思莊一樣看待,在無可慰藉之中,我願意她領受我這種十二分的同情,度過她目前的苦境……

徽因留學總要以和你同時歸國為度。學費不成問題,只算我多一個女兒在國外留學罷了,你們不必因此著急。”

梁啟超還專門寫信給準兒媳林徽因,承諾自己會照顧她的母親,唯願她能專心學業。

1927年,梁思成和林徽因要結婚,梁啟超又寫了一封信,告誡他們婚禮不必太過奢靡,欠缺的可以回來再補辦,省點錢做路費,好把歐洲那些著名的建築好好走一下,並且親自推薦了一個參觀的“蜜月路線”。

少有人教的事——如何做個好公婆

梁思成和林徽因

這次旅行,對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事業大有益處。

梁啟超的故事為我們所有即將成為公婆的人做出了榜樣,一個長輩想要得到兒女的尊重和敬愛,首先要懂得關心和愛護兒女,走得正行得端,嚴格又慈祥。

他以真誠和善良對待自己的兒媳,把別人家的女兒當做是自己的女兒那樣去關懷和教導,這裡面固然有林徽因的優秀為她加持,但更多的是,他沒有私心,不狹隘。

他以博大的胸懷接納了兒子的愛人,將自己對子女的愛波及到他們所愛的人身上。

時代改變了,我們這一代生了兒子的父母也應該走下高臺,認認真真去考慮這個少有人提起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做個好公婆?

這個答案很簡單,在沒有成為公婆之前,先要像梁啟超那樣,認認真真做個好父母。

我們如何做公婆,從我們如何做父母就能夠看出來了。很多人做公婆失敗,是因為做父母也不成功。

真正的好父母,都能夠成為好公婆,因為這樣的父母最懂得如何去愛人。

這種愛不是溺愛,不是全體包辦代替,更不是攀比與獨佔,而是過好自己的生活,樹立好獨立的榜樣,引導孩子們為自己的生活負責,然後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體現親情與親人存在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