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德年間御史王獻臣回鄉建園林並取名「拙政」的原因

拙政園,建於明代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當朝御史王獻臣,是一位直言敢諫,不討皇帝歡心而辭官返鄉的官員。這位王大人從小出生在官宦世家,受的是最純正的孔孟之道,他年輕時比較順利,考什麼中什麼,在朝廷為官時,因為辦事得力,剛正不阿,最後被皇帝升職為巡察御史。

明正德年間御史王獻臣回鄉建園林並取名“拙政”的原因

後來,王獻臣奉命巡察京都東安門北東廠,因為他執法無私,得罪了東廠的太監,在那個年代,你敢得罪東廠太監那可是有性命之憂的,於是乎,這位王大人抱著“打死也不屈服”的信念被打入了大牢,受盡了各種折磨。時間轉眼到了正德元年,當時新皇帝登基,要對舊大臣的案子來個重新核查,搞搞“大赦天下”,於是,王大人終於得以平反,重新任用為浙江永嘉知縣。

明正德年間御史王獻臣回鄉建園林並取名“拙政”的原因

可這個時候的王獻臣已經對官場徹底失望了,他現在唯一想做的就是回到老家,隱居起來,過個平常百姓的生活。因不滿朝廷,所以遠離皇宮,建得此園,為此園取名“拙政”,是取晉代文人潘岳《閒居賦》中“築室種樹,灌園鬻蔬,是亦拙者之為政也”之意而命名。自己歸隱田園,自耕自食,不失為笨拙人的處世之道。長期隱居此園。

明正德年間御史王獻臣回鄉建園林並取名“拙政”的原因

拙政園“拙政”一詞也就是拙於為政的意思。唐代詩人白居易《臥小齋》有“拙政自多暇,幽情誰與同?”一句。通俗講,就是說我自己歸隱田園,養養花,種種樹,澆澆菜,這也不失為一種“笨拙人”的處世之道。王獻臣用此自比,表明自己想過恬淡生活的心境。

明正德年間御史王獻臣回鄉建園林並取名“拙政”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