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版「清明上河圖」現世!上世紀50年代的遵義城全景躍然於畫卷

《清明上河圖》

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存世精品

屬於國寶級文物

遵義版“清明上河圖”現世!上世紀50年代的遵義城全景躍然於畫卷

你知道嗎?在咱們遵義

也有一幅遵義版的“清明上河圖”!

有人意外發現了一幅類似於《清明上河圖》風格的長畫,它以長卷的形式,勾勒出了上世紀五十年代遵義中心城區的全景。

在紅軍街中段一個書畫文物修復室裡,書畫文物修復師李飛正在對這幅畫進行裝裱。李飛告訴記者,這幅畫長約12米,高約31.5公分,畫卷內容大概為上世紀50年代左右的遵義城全景圖,而且非常寫實。

遵義版“清明上河圖”現世!上世紀50年代的遵義城全景躍然於畫卷

國家一級書畫文物修復師 李飛:這幅畫是從遵義絲織廠開始畫起走的,海豐橋、南門關、小涼水井,南門那個時候還在,以前那一帶的風景是非常秀麗的。

遵義版“清明上河圖”現世!上世紀50年代的遵義城全景躍然於畫卷

畫卷將迎紅橋、豐樂橋、洛江橋、獅子橋、丁字口、貴州大飯店,一直到二化廠、九節灘、董公寺的農耕農作等依次展現了出來。

遵義版“清明上河圖”現世!上世紀50年代的遵義城全景躍然於畫卷

這幅作品是長卷的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地描繪了上世紀50年代遵義城的面貌。

國家一級書畫文物修復師 李飛:把整個遵義城的全貌,完完整整地組合在一起是非常難的,這個長卷和放電影是一樣的,從開頭一張一張像膠片一樣連續做起來,完整的述說,還對整個城的建築有一個透視,對於一個畫家來說是非常難的。

遵義版“清明上河圖”現世!上世紀50年代的遵義城全景躍然於畫卷

李飛說,這幅長卷的創作者除了有深厚的繪畫功底和遵義情愫之外,他的工匠精神也十分令人敬佩。

國家一級書畫文物修復師 李飛:很難找到這樣的畫家,當今很多專業的畫家,都很難畫這種東西。他那種工匠精神是非常難得的,畫這張畫,沒有幾年的時間是完成不了的。

遵義版“清明上河圖”現世!上世紀50年代的遵義城全景躍然於畫卷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整個畫卷並未徹底完成,一些地方還處在一個調整的階段就戛然而止了。雖然畫卷不完整,但為遵義人留下了那個年代的寶貴記憶。

遵義版“清明上河圖”現世!上世紀50年代的遵義城全景躍然於畫卷

遵義版“清明上河圖”現世!上世紀50年代的遵義城全景躍然於畫卷

國家一級書畫文物修復師 李飛:說實在的,價值還真是很高,記錄了我們那個年代的城市面貌,描繪了一段歷史。他運用了《清明上河圖》的繪畫思路,跟著一路這樣畫過來,全景的一個寫實。

遵義版“清明上河圖”現世!上世紀50年代的遵義城全景躍然於畫卷

遵義版“清明上河圖”

何人所作

工匠

精神

節日

那麼,這幅珍貴的老遵義全景圖是誰畫的?又是怎麼被發現的呢?其實,這幅畫是偶然間被發現的,當時差點被當做廢紙處理了。

李飛告訴記者,這幅畫在幾個月前,被一位從事園林設計工作,名叫葉彥岒的人,送到他這裡來進行裝裱。

為了瞭解更多的情況,記者找到了葉彥岒。據他介紹,這幅畫是遵義絲織廠的設計師黃紀復老先生畫的,幾年前老人去世之後,他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得到了這幅畫。

遵義版“清明上河圖”現世!上世紀50年代的遵義城全景躍然於畫卷

葉彥岒:老人家過世之後,他們家裡面的人清理房子,本身我們私底下比較熟悉,當時過去的時候就看到了這幅畫,他們準備叫收垃圾的收走,差一點當廢紙處理了。

葉彥岒得到這一幅畫時,最初也不知道到底畫的是什麼,只是覺得這是前輩一生的心血,出於對老先生的尊重,所以才把它保留了下來。

葉彥岒:我本身就對這個有情結,學這個專業的,所以說也是對前輩的一個尊重。

遵義版“清明上河圖”現世!上世紀50年代的遵義城全景躍然於畫卷

沒想到的是,幾個月前,他把這幅畫拿到書畫文物修復室進行裝裱時,大家才發現這幅雖然是沒有落款、沒有完工的繪畫手稿圖,卻真實、完整地描繪了上世紀50年代的遵義城,是一個非常非常珍貴的“寶貝”。

葉彥岒:在城市發展的過程當中,我們有很多關於這座城市的記憶和傳統文化,出現斷代和缺失,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遵義版“清明上河圖”現世!上世紀50年代的遵義城全景躍然於畫卷

葉彥岒認為,黃紀復老先生的這幅遵義全景圖,除了留下了關於遵義歷史的更多記憶,老先生執著、嚴謹的工匠精神,也值得更多的人去學習和傳承。

葉彥岒:現在大力提倡工匠精神,我們更多的是學習老先生的這種精神,當時他年齡很高的情況下,能夠堅持這麼大體能的事情,他的精神和情懷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現在的人都比較浮躁,很多是靜不下來的,能夠安安心心,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情就夠了。

遵義版“清明上河圖”現世!上世紀50年代的遵義城全景躍然於畫卷

咱們遵義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和城市精神

需要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

向黃紀復老先生致敬!

也向為此做出努力的每一個人致敬!

遵視全媒體記者:伍曉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