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城新房價格跌回去年?你很可能被表象給騙了

摘要:調控的中期房價開始下跌,開啟新一輪週期的抄底時刻

11城新房價格跌回去年?你很可能被表象給騙了

撰文|張銀銀

新聞看上去很勁爆。

12月18日,我國統計局公佈“2017年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11個熱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已跌回1年前,部分二三線城市房價漲幅擴大。

跌的城市主要是說,深圳、上海、北京、無錫、鄭州、合肥、杭州、南京、福州、天津等。漲的城市主要指烏魯木齊、北海、西安、瀋陽、重慶、哈爾濱和湛江等。

房價這樣的分化很有意思。就像前幾天我看到一篇文章,總結了這些月深圳的房價跌幅,確實是跌了。但跌的價、比例,和絕對房價比起來九牛一毛。跌10塊錢也是跌,有意思嗎?

其實還是有一點意思的。失真的統計從來都失真,當多個城市都呈現跌幅或持平時,說明外部形勢有壓力。更有意思的是,房價所謂跌回一年前的城市,都是2016年表現最活躍的一些城市。與此同時,繼續在漲的城市,則普遍是本輪週期房價啟動最晚的那些城市。

換句話說,前者春江水暖鴨先知、在瘋漲和調控面前已經開始穩定或回調;後者則是上漲慣性還在,進場晚的人還在走別人走過的路,重複別人的故事。

11城新房價格跌回去年?你很可能被表象給騙了

此前槓桿遊戲寫此類文章,喜歡做數據統計和分析,今天則不同——我想說說當下房價分化和形勢轉變,剛需和“投資”者所處的環境到底是怎樣,未來可能會怎樣?

首先有兩組數據值得玩味。當然,今天我說了不說具體數字,講個概數吧。

有些矛盾的數字是無法迴避的。一方面去年至今,主要一二線城市新成交土地的樓面價整體是上漲的。均價實際創下了歷史新高。槓桿遊戲之前寫文章計算過,就全國來說,樓面價也是上漲的。

但另外一方面,今年以來,一二線城市的土地供應,整體上又是增加的。見《都罵北京宅地供應不夠,這幾個城市更少!十大城市近3年供地排名》(12月4日)。也就是說,過去一年多一二線城市開盤即光的情況,未來將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

麵粉價格對面包價格的影響當然是很大的。不過,過去幾輪房價暴漲的情況都表明,麵粉或者小麥價格倒是其次,市場上

流通的錢多,哄搶氣氛出現後,麵粉價格、建安成本算個毛,想怎麼漲怎麼漲。

就算你備案價控制,茶水費、團購費、全款優先……各種辦法多的是。反過來也是一樣,2013-2014年,甚至一些城市2015年上半年之前,房價都還穩不住。此前面粉價格也貴啊,但依舊擋不住房價陰跌。

所以,很大程度上,還是市場氛圍、預期在決定房價

11城新房價格跌回去年?你很可能被表象給騙了

而市場氛圍的變化,調控政策的不退縮,誓言長效機制和房地產製度改革,貨幣迴歸中性起到主要作用。在大的氛圍和上層壓力之下,主要一二線城市供地也才實現增加。儘管樓面價已經比過去高。

結論就是,這一波所供的地房子蓋起來,到底是略便宜、持平,還是小漲、瘋漲,主要決定因素不是地價而是到時的調控鬆緊、貨幣鬆緊。當然,那些特別貴的地可能是例外。但如果形勢真不好,他要麼倒手割肉,要麼更得抓緊變現。

而調控和貨幣鬆緊又是怎麼決定的?內部看經濟運行情況,簡單說就是經濟增速;外部看歐美主要國家的貨幣政策,特別是聯儲加息或降息,擴張還是縮表。

過去,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一直在進行,現在也在進行,新的經濟動能尚未完全確立。所以,一旦遇到經濟滑坡,房地產和基建一定是救命稻草。而基建只要大啟動,地方政府性債務就會更高,就更依賴賣地。

加之過去9年,全球主要國家都在放水。不放水就是傻,所以我們在調控-放鬆-調控之間循環。房價則是漲-略跌-報復性漲。

現在,我國經濟經過一段時間的降檔,目前維持中高速增長,其實我們應該有些新時代的經驗。在槓桿遊戲看來,說直白一點就是,如果就業無憂,刺激理論上不需要太大。外部聯儲加息、縮表週期已然開啟,我們總不能繼續做大資產泡沫,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今年貨幣開始迴歸中性,調控、長效機制才被推進。

11城新房價格跌回去年?你很可能被表象給騙了

可以說,現在是最好的狀態。房價可以穩定,局部還能適度回落,資產泡沫稍微得到處置,地價還可以較高、債務也可以持續……

如果這樣的情況可以維持,那麼房價就可以不大漲,不繼續吹大泡沫。這於剛需、於國家、於地方都是難得的不輸多贏。

於剛需而言,當下主要城市的二手房其實都已經回落,或者趨勢明顯。新房大部分受調控影響、備案價格控制,交易也比此前規範,買到就是賺到,相當於股市打新。

所以槓桿遊戲一直說,每一輪調控都是剛需實現住有所居的理想時分

還有一句話,槓桿遊戲一直想說卻沒說,調控的中後期,往往也是抄底者開啟新一輪週期的理想時刻。當然,這裡的投資不是指倒號、快速轉手,而是指持有一段時間,能夠扛得住資金成本的人。

因為調控的中期,往往房價開始下跌

,如果你認為有下一輪放水,這個時候入場買到的自然是下一個週期的低值。是不是有點抄底的感覺?

11城新房價格跌回去年?你很可能被表象給騙了

問題的關鍵就是,我們是否決定和土地財政說不?是否未來不主要靠貨幣刺激,而是一心一意調結構,尋找新動能?還有外部環境是否還給我們機會,全球貨幣週期如何?可,那麼多的殭屍企業、高槓杆企業、地方債務又咋辦。為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