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好2018年的經濟形勢嗎,房價是否會出現拐點?

摘要:調節好穩增長、防風險、提質量這三者之間的關係

你看好2018年的經濟形勢嗎,房價是否會出現拐點?

撰文|張銀銀

2018年中國經濟將向何處去?房價拐點何時到來?這或許是每個人都關注的話題。今天槓桿遊戲也來聊聊自己的拙見,歡迎各位朋友探討。

關於經濟形勢,簡化點說就是GDP,其實從去年的大會就能看得比較清楚。讓GDP不要跑的那麼快,從速度到質量的轉型勢在必然。現實當然也不允許跑太快。

實際上,上個世紀80年代來以來,除了極個別年份,我國的經濟名義增速能高到15%以上,2010年後,這一速度就開始下跌。這一週期其實符合國際趨勢,美國、日本、德國當年黃金時代後,基本也是如此。

所以,按照這一標準,中國經濟再次回到高速增長階段,並維持下去,並沒有太多的歷史經驗可以參照。

你看好2018年的經濟形勢嗎,房價是否會出現拐點?

當然,美國是個例外,美國獨立前、獨立後,直到二戰前夕成為世界帝國,第一輪上坡路那是技術革命的福利。二戰後,1970到1980年代,美國實現了10%左右的增長。但從1985年至今,美國經濟明顯降檔。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進入工業化後期,經濟動能從投資、工業轉換為消費、三產。確確實實1985年後,消費對美國經濟的貢獻從50%不到,增長到80%以上。

再之後,美國人民大都靠借錢來維持生活,最後爆發次貸危機,引起全球金融危機的教訓還歷歷在目。歷史經驗來看:日本和德國,都是到了10%的增速就開始下降。中國和美國是人口大國,15%也基本達到了峰值。

如今我國外貿佔世界份額15%左右,換句話說外貿、工業驅動型的中國經濟保持目前動力,已經是很棒了。

畢竟,現在已經有更多的新興市場來分食在這塊蛋糕。你讓咱們的經濟怎麼靠他來爬坡?再加上我們各種泡沫、債務壓力,槓桿不能隨便再加。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先生給出了一個標準:未來幾年,對中國來講最大的挑戰是要把GDP穩在6.3%左右,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同時,要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把槓桿率控制住;此外,要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要調節好穩增長、防風險、提質量這三者之間的關係。

對此,槓桿遊戲是比較贊同的。

你看好2018年的經濟形勢嗎,房價是否會出現拐點?

經濟降檔,會不會引發房價下滑?房價拐點會到來嗎?

從國外經驗看,不少發達經濟降檔週期,短期有影響,長期看影響不大。比如同樣的人口大國,美國房價下跌一般是因為經濟、金融危機,而不是經濟增速從高增長變到最近二十三年4-6%的增速,整個這個階段就一蹶不振。

相反也可以說,美國經濟增速近些年一直不高,3-4%,近幾年房價卻大漲,回到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的高位——這不是很有趣的嗎?

所以,影響中國房價的,短期可能不是供地、調控、貨幣政策,這幾樣都沒打算把房價往死裡搞。而是外部黑天鵝,比如債務風波、匯率壓力、資本外流等。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真出現這樣的壓力,比如前兩年也會出現過,我們的應對方法是什麼?就是製造更大的泡沫,覆蓋此前的泡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