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是A股大跌!你看不到的是這些

摘要:從這三點看或許你就放心了

你看到的是A股大跌!你看不到的是這些

撰文|張銀銀

最近討論最火熱的應該就是股市了。有杆友吐槽,這周前四天跌了四五萬,想著怎麼也應該快到底了吧。都想著抄底,誰知道你以為的波谷,原來還只是半山腰。來了個黑色星期五,再跌一兩萬。

看看有多慘。截止今天(2月9日)收盤,A股3129.85點,最低點是跌破3100,一天跌回1年前。都說2018會是A股的春天,這是要把人凍僵的節奏嗎?槓桿遊戲試著從以下幾個維度來解讀,歡迎各位杆友討論。

1、短期來看,股市受政策、流動性和市場情緒的影響較大。

就在前一晚的週四,美股再度大跌,道指跌逾1000點,標普500指數也創年內新低。受美國股市影響,2018漲了不少的A股自然也跟進下跌。

政策面上,最近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金融降槓桿的政策紛紛出臺,這一情緒也直接反應到股市中。

一是信託資金降槓桿。這其中包括暫停新增有中間級的配資業務、暫停新增單票配資業務。這一政策的直接後果就是一部分信託資金需要將股票套現。在流動性並不是那麼寬裕的大前提下,集中套現就意味著價格大跌。

第二個就是資管計劃降槓桿。擁有資管計劃股東的公司股票面臨較大的減持壓力。據公開報道,在兩市的3484只個股中,有1384只股票的大股東名單中含有“信託計劃”或“資產管理計劃”,佔比高達39.72%!一隻蝴蝶都能攪動市場風雲變幻,何況是如此大規模的降槓桿。

你看到的是A股大跌!你看不到的是這些

最後就是股權質押融資需要按照新的規定重新進行規範。這一新規將於今年3月12日起正式實施。該新規對股票質押設置了一系列風險控制指標,對於超過風險控制指標的業務要在限定的時間裡進行整改。

在此背景下,A股在年初經歷了一輪大漲,也為資金拉高出貨創造了窗口,畢竟流動性寬裕的時代已經難以再現,形勢不好就比誰跑得快。

2、中期來看,國內外局勢似乎都利好股市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公開數據,今年1月的中國製造業PMI為51.3,雖然環比回落了0.3個百分點,但是與去年同期持平,且連續16個月位於擴張區間。

PMI是經濟的前瞻性指標,倘若製造業繼續保持著穩定的擴張態勢,那麼就意味著經濟由盛入衰的拐點還沒有到來。實際上,國家統計局從之前公佈的2017中國GDP增長6.9%就可以看到,2010年中國GDP增速下滑以來的第一年增長加速,意義很重大。

有基本面支撐的A股,應該說急速走下坡路的可能性並不大,短期的動盪並不代表長期的走勢。

國際來看,主要就是美聯儲加息,這對我國股市到底意味著什麼?有專家曾發文回顧上世紀90年代至今美聯儲三輪加息週期對新興市場的影響。

你看到的是A股大跌!你看不到的是這些

結論是:每輪加息週期的首次加息之後,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股市都出現了3-4個月的調整。調整結束後,不同週期中新興經濟體的股指表現出現明顯分化,這與當時所處的經濟週期不同有關。

槓桿遊戲也曾經分析過歷史經驗。具體而言如下——

1994年2月-1995年2月美聯儲加息:1995年A股出現大熊市,上證指數從1500點跌至最低300點左右。1996年到1997年則出現了大牛市,上證指數從300點升至最高1500點。

1999年6月-2000年5月美聯儲加息:2000-2001年,我們又是大牛市,上證指數從1000來點上升到2200點。

2004年6月-2006年7月美聯儲加息:2002-2005年是大熊市沒錯,上證指數又從2000點跌至1000點。接著, 2006-2007年又迎來大牛市,上證指數從1000點暴漲5倍,最高衝擊至6000點。

可以看到,在加息週期結束的1-2年,A股都迎來了大牛市。這一次還會延續嗎?可以看到的是美聯儲加息的2017年,A股雖然整體處於震盪之中,但在各路資金輾轉騰挪中,市場熱點也是層出不窮,指數間分化明顯,大賺的人也不少。當然,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你看到的是A股大跌!你看不到的是這些

3、大趨勢來看,中國重返世界舞臺中央,A股刮骨療傷後亟待新生

股市是一國經濟的晴雨表,這話反過來說也合適。長期來看,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將深刻反映到股市當中。槓桿遊戲常說人民幣的走勢反應的是國運興衰,其實對股市來說又何嘗不是?

可以預見的是,中國將再次重返世界舞臺中央。其實工業革命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中國一直都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從19世紀開始,在現代工業文明的衝擊下,中國傳統的經濟和社會開始了艱難的轉型,其中雖然經歷了無數曲折,但當下大勢已經非常清楚。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能夠發展如此迅猛,一方面得益於市場化和全球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歸因於中國人長期文化積澱下來的一些獨有特質,比如家庭紐帶、國家認同和工作倫理等等。

你看到的是A股大跌!你看不到的是這些

目前的情況是,無論是我國的經濟還是年輕一代的價值觀,都在和世界主流體系靠近。看看這幾年,中國人的全球購買力大到驚人,直接給全國經濟帶來巨大的新增生產,深刻改變了全球的經濟結構、產業版圖。

對於A股,這是不是最好的時代不好說,因為雖然經濟向好,但目前A股的問題還不少,而且都是長年累月攢下來的內傷,不是一兩次震盪能夠解決的,刮骨療傷需要時間。

不過監管者直接管控著持有2萬多億市值的“國家隊”,有理由相信是他們是有足夠的底氣把市場的穩定堅持到底的。什麼才是穩定?就是避免大起大落。避免大落,才能防止大起。這道理大家懂的。

至少從上述分析來看,這不會是最壞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