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迷戀少女般的洛可可,其中的憂愁你看懂了嗎?

有多絢爛就有多苦澀,輕盈的悲傷更令人心碎。

古典藝術流派茫茫多,但是總有幾個流派是即便完全不懂藝術的小白也能一眼區分出的,比如說一根線條都沒有的印象派、還有蛇精病一般的野獸派……

我們都迷戀少女般的洛可可,其中的憂愁你看懂了嗎?

但是右邊第3 張……可能就比較難立馬辨識風格

對於普通人而言,這些流派極高的辨識度和他們大膽、耳目一新的創作手法不無關係。

而到了古典畫派,許多藝虎er可能就會開始犯迷糊了,不要怕,今天藝虎菌的推送就是古典畫派中,幾乎可以一眼看出風格的——

洛可可畫派

我們都迷戀少女般的洛可可,其中的憂愁你看懂了嗎?

這是一張現在非常典型的洛可可風格的裝飾和時裝造型,粉嫩的配色、大量的可愛花紋、甜膩的少女感讓你一眼就知道這是洛可可。

我們都迷戀少女般的洛可可,其中的憂愁你看懂了嗎?

想要辨識出洛可可風格,藝虎er們首先要了解400 年前的法式時尚——

晶瑩剔透少女、白到發光的皮膚、衣服上能加入褶皺蕾絲花紋的地方絕對不空著……這就是400 年前法國上流社會瘋狂追逐的時尚風格:

比如說這位姑娘的華麗程度,當時也就算個高級中產吧……

我們都迷戀少女般的洛可可,其中的憂愁你看懂了嗎?

讓·奧雷諾·弗拉戈納爾 《讀書的少女》

辨識出洛可可風格很容易,但一個真正讀懂洛可可的人,必定要了解洛可可畫作中的「悲傷」。

洛可可風格的開創者,同時也是洛可可風格最優影響力的畫家,安託萬·華託,下圖這個枯死巴赫的胖子,其實大部分作品,都在講悲傷的故事——

我們都迷戀少女般的洛可可,其中的憂愁你看懂了嗎?

笑嘻嘻的安託萬·華託,其實是個懂得悲傷的人

這位老哥讓洛可可在18 世紀的法國揚名立萬,是因為一開始他總是畫年輕的少男少女們逛吃逛吃還play 題材的畫,畫得足夠多、足夠好,就開創了「遊樂畫」這個繪畫種類。

我們都迷戀少女般的洛可可,其中的憂愁你看懂了嗎?

《舟發西苔島》1717 安託萬·華託

這幅畫畫的是一堆談戀愛的小CP 們去愛情之島上玩,但其實目前通用的翻譯“舟發”有點問題,應該是《離開西苔島》比較合適——因為這些小CP 們剛剛在愛神維納斯前相互發誓,離開這裡意味著被維納斯祝福的幸福,即將消失。

「愛情並未帶來快樂」才是這幅畫真正的“黑暗”主題。還有什麼比眼睜睜看著美好碎在眼前更令人難過?

我們都迷戀少女般的洛可可,其中的憂愁你看懂了嗎?

《意大利喜劇演員》1720 安託萬·華託

華託這幅《意大利喜劇演員》就更恐怖了,大家都知道彼時歌劇中心已經開始轉向意大利,也因此大量出現了表現演員有關的上流社會場景。

大家都忙著歌頌奢華矯情的時候,華託卻“偏不”——

畫面上有逗樂的小丑、輕浮華美的男演員……但是這個舞臺的C 位居然是一個法國啞劇中的丑角!(對,白衣服的那個C 位)

看著丑角面前掉落地上的花冠,一陣惡寒湧起……

我們都迷戀少女般的洛可可,其中的憂愁你看懂了嗎?

​好在除了華託這種反社會,洛可可風格中也湧現了大量比較正能量的大師,比如布歇、夏爾丹、賀加斯等等……但他們所有的藝術高峰,都建立在華託「華美悲傷」的堅實基礎之上。

我們都迷戀少女般的洛可可,其中的憂愁你看懂了嗎?

​ 最後依舊是藝虎菌的recap,下個週四,我們說一說你整天都聽到的倫勃朗,到底為什麼這麼出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