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務員怎樣度過他們假期的呢???

古代公務員怎樣度過他們假期的呢???

現在的法定假日很多,利用假期緩解壓力,放慢生活的節奏,享受美好時光,已經成為人們的習慣。其實,我國的假期由來已久,當然,在古代享受假日福利的只有公務員了。早在西漢時期朝廷就確立了公務員休假制度,據《漢律》記載:“吏員五日一休沐。”休沐”就是沐浴和休息的意思,也就是說五天可以休息一天。

唐朝永徽三年,朝廷改“五日休沐”為“十日休沐”,也稱為旬休,每十日休假一天,分為上中下旬各一天,又稱作“浣”,從此假期又有了“浣”的稱謂。《問奇類林》記載:“俗以上浣、中浣、下浣,為上旬、中旬、下旬。”在唐朝除了這樣的常規假,每年還有3個“黃金週”,每逢春季、冬至、清明各休7天,中秋、夏至分別休3天假,元宵節、中元節、孟蘭盆節、端午節、重陽節、三伏天幾乎每逢節氣都要休假一天。除去婚假、喪假、探親假,再算上遇到特殊日子的假期,假日超過了100天。

宋代在唐朝原有節日的基礎上又開創了“天棋節”等新節日,依然有“黃金週”,如元旦、寒食、冬至各7天假,還有“小長假”,如聖節、上元、中元、夏 至、臘月各三天假,合計起來每年假期超過了120天,平均三天就休息一天,真讓我們羨慕。

那麼,如此多的假期,古代的公務員又是怎樣度過的呢?

眾所周知,宋朝的茶樓酒肆特別多,除了商賈之外,收入頗豐的公務員自然是這些娛樂場所的主要顧客。茶肆酒樓類似於現在的商務會所,這種休閒文化的繁榮和公務員的參與有著必然的關係。《東京夢華錄》記載:“大抵諸酒肆瓦市,不以風雨寒暑,白晝通夜,駢聞如此。州東宋門外仁和店、姜店,州西宣城樓、藥張四店、班樓,金梁橋下劉樓,曹門蠻王家、奶酪張家,州北八仙樓,戴樓門張八家園宅正店,鄭門河王家,李七家正店,景靈宮東牆長慶樓。在京正店七十二戶,此外不能遍數,其餘皆謂之‘腳店’。賣貴細下酒,迎接中貴飲食,則第一白廚,州西安巷張秀,以次保康門李慶家,東雞兒巷郭廚,鄭皇后宅後宋廚,曹門磚筒李家,寺東李家,黃胖家。九橋門街市酒店,綵樓相對,秀旆相招,掩翳天日。政和後,景靈宮東牆下長慶樓尤盛。”

除此之外,汴京還有東角樓街巷、潘樓東街巷、馬行街、寺東門街巷、大內西右掖門外街巷等商業聚集地。據資料統計,在汴京城內著名的酒樓有樊樓、會仙酒樓、潘家酒樓、和樂樓、欣樂樓、八仙樓、時樓、班樓、太和樓等,都是聞名的休閒之地。最著名的樊樓,後又改名為豐樂樓,在宣和年間,“更修三層相高,五樓相向,各用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珠簾繡額,燈燭晃耀”。假期中的公務員們是酒樓的主要消費人群,在此宴飲、會客,進行社交活動。

宋代的青樓文化非常繁榮,古代的妓女是事業編,為官妓。在放假期間,地方官府的公務員是有任務的,要深入青樓妓院一線,組織妓女宣傳賣酒,招攬客人。當時著名文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二就記載著北宋京城汴梁酒樓飯莊歌妓招攬顧客的盛況:“凡京師酒樓……南北天井兩廊皆小閣子,向晚燈燭熒煌,上下相照,濃妝女數百,聚於主廊上,以待酒客呼喚,望之宛若神仙。”

古代公務員怎樣度過他們假期的呢???

據有關史料記載;“紹興年間,廢教坊職名,如遇大朝會、聖節,御前排當及駕前導引奏樂,並撥臨安府衙前樂人……”“官私妓女,顧倩只應”。南宋末年,著名詞人周密的《武林舊事》其中寫道:每座酒樓“數十人……引客登樓,則以名牌點喚侑樽,謂之“點花牌”。而“熙春樓”等十八家“市樓……皆時妝玄服,巧笑爭妍。夏月茉莉盈頭,春滿綺陌,憑檻招邀,謂之“賣客”。公務員們紛紛前來捧場,既可以飲酒詩文,也可以宣傳當地文化,發展經濟,為地方創收,提高政績。

宋代的城市園林主要分為皇家園林、公共園林和私家園林三類。皇家園林主要是指瓊林苑、宣春苑、玉津園、瑞盛園。主要面向皇帝和宗室開放,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在特定時間也對普通公務員開放。公共園林則向全社會各階層開放,著名的有汴京金明池、臨安西湖等。汴京城私家園林數量眾多,遍及城內外。臨安也有許多私家園林,雖然這些私家園林屬於私人空間,有的是商賈的私家園林,有的則是公職人員的家庭後院,但大眾畢竟多了選擇,不僅可以在自家園林內休閒,還可以走出家庭在其他的私家園林或公共園林內玩樂。有的私家園林在某些時候也對外開放,在《夢粱錄》中就提到“內侍蔣苑使住宅側築一圃……每歲春月,放人遊玩”,這樣就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休閒空間,人們在這裡吟詩撫琴,遊戲玩樂。

和現代人一樣,古代公務員也喜歡外出旅遊,遊山玩水,“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原無雨, 空翠溼人衣”,“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諸如此類的著名旅遊詩詞不勝枚舉。

公務員中有許多的文人墨客,音樂是文人的嗜好。陸游《老學庵記》載,范仲淹喜彈琴,可是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時人謂之“范履霜”;歐陽修也喜好彈琴,尤其喜歡彈奏《流水》,他在自己的《三琴記》中說:“餘自少不喜鄭衛,獨愛琴聲,尤愛《小流水》曲。平生患難,南北奔馳,琴曲率皆費忘,獨《流水》一曲夢寢不忘。今老矣。猶時時能作之,其他不過數小調弄,足以自娛。”丁傅靖《宋人軼事備編》載:宋周密曾回憶,“往時餘遊紫霞翁之門。翁知音妙天下,而琴尤精詣,自制曲數百解,皆平淡清越,灝然太古之遺音也。翁往矣,回思著唐衣。坐紫霞樓,調手製素琴,新制玉樹、瓊林二曲,供客以玻璃瓶插花,飲客以玉缸春酒,笑語竟夕不休,猶往日事。”

史載宋代善棋藝的公務員也很多,有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程顥、文天祥等,三倆知己,行棋對弈,悠哉樂哉。

古代公務員怎樣度過他們假期的呢???

書法繪畫一直是公務員的鐘愛。兩宋書法名家皆來自公務員的隊伍。北宋有“蘇、黃、米、蔡”書法四大家,南宋有陸游、朱熹、范成大、張孝祥被稱為“中興書法四大家”。書法繪畫是公務員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一種休閒方式,也為後人留下了諸多彌足珍貴的作品。

據《宋史》載,“喜讀書,既喪明,猶令人誦經史,隱几聽之不少輟”。曾任宋太常博士的洪興祖“好古博學,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學而優則仕,讀書,自然是許多宦官的畢生愛好。

古代也有宅男的。王安石在《休假大佛寺》一詩中記下了當時的休假經過:“罷憊得休假,衣冠倦趨翔。挾書聊自娛,解帶寺東廊。”

古代公務員的假日生活可謂豐富多彩,和現代人相比,毫不遜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