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非「唐吹」,開元盛世人均糧食占有量超700斤

唐玄宗在位最初20年裡,唐朝出現了興盛的景象:“開元、天寶之際,耕者益力,高山絕壑,耒耜亦滿”。據史料推算,當時全國耕地面積約八百五十萬頃,摺合今畝達6.6億畝,人均佔有達9畝多。《新唐書•食貨志》說:“京畿之內,每田一畝,官稅五升,而私家收租,殆有畝至一石者,是二十倍於官稅也。降及中等,租猶半之,是十倍於官稅也”。地主收租率十分之五,租1石,畝產當為2石。這是京畿良田。唐量畝產1石合漢量3.81石,考慮到種豆等因素,與漢一樣,打九四折,摺合漢量為畝產3.75石,摺合今市制為畝產334斤。在大詩人杜甫的《憶昔》中說道:開元全盛時期,連小縣城都有上萬戶人家。農業連年獲得豐收,糧食裝滿了公家和私人的倉庫,人民生活十分富裕。蒙曼在百家講壇說開元時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 700 斤,700 斤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700 斤是我們國家在 1982 年重新達到的一個數字,1982 年已經是改革開放之後了。也有學者認為唐代人均原糧佔有量達到了1256斤。從以上數據分析中可以看出,蒙曼說的700斤是完全站得住腳的,她不是所謂的“唐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