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吉沉船」的反思:「安全教育」不該是人生的「最後一課」!

7月5日的泰國普吉島發生翻船事故,至今確認中國公民遇難的人數達到了41人。

當各路紛雜的新聞信息傳來之時,有這麼幾點,引起了我的注意:

死難者都來自當地“豪華遊船”鳳凰號,這是一艘有封閉結構的遊船,海水拍碎玻璃灌入艙內導致沉船,很多人來不及穿救生衣、來不及走上甲板,直接被倒扣在傾覆的船艙內窒息而死——封閉結構的遊船遭遇傾覆,比敞篷式的更危險;

鳳凰號的船長和船員,都沒有死,死的全是遊客——熟悉水性、擁有經驗,在海難中存活率更高;

一個年輕的姑娘穿著救生衣、抱著屍體,在海面絕望地漂浮了整整15個小時,她靠身邊漂過的無人揹包裡的瓶裝水和酸梅汁補給體能,最終獲救——一旦遭遇“耗時持久戰”,尋找補給等待救援,比拼命游泳導致體能消耗更有用處;

被瞬間扣在船艙內的遊客,有人依靠拼命打破船艙玻璃而逃出昇天,哪怕碎玻璃刺得手臂鮮血淋漓,他們及時地破窗行為,救了好幾個人的性命——逃出密閉空間,才是自救與獲救的第一步;

……

古語說,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天災來了,難道我們就只有接受命運安排的份?人生無常,難道我們永遠不能阻止悲劇發生?

為什麼有人生有人死?我始終認為除了命運安排之外,還有很大的餘地能容許我們去做,所謂盡人事,聽天命。人事要盡,才能甘心俯首聽命。

安全教育不該是人生的“最後一課”,它應該是孩子們、包括我們成年人的“第一課”。

1

“普吉沉船”引發眾人對海島遊隱患的焦慮,我們還能不能去海島?

事故發生一週未到,除了一邊廂抓緊搜救,另一邊廂關於“出海警示”插的是綠旗還是紅旗,在泰國政府和民間旅遊組織之間發生了事實不清的紛爭。

因為如果“出海警示”紅旗高懸之下,當地遊船依然冒險出遊,遊船自然要擔所有責任。但也有報道稱,當日海邊插的是綠色旗幟,“所有的遊船都出海了,這樣的大風強降雨天氣,沒有人可以預測到”。同時,政府方面卻堅稱:普吉府4日發佈暴雨預警,持續到10日,警告公眾注意大風和強降雨天氣。

“普吉沉船”的反思:“安全教育”不該是人生的“最後一課”!

事故追責必須要做,但從此事,我們旁觀者不難看出一點:在某些經濟欠發達的國家地區,政府的管理與行政能力、行業的規範與守法等方面,是很成問題的。

不出事情,大家你好我好,就是雙贏;一旦出事,大家你推我讓,沒一個說話算話。再說,真的出了人命,再多的賠款,有用嗎?

因此,海島遊不是不能去,而是首先,所有的海島遊都應該在出發前做足充分的準備,要知曉你將要去到的目的地,在你去遊玩的時間到底是旱季還是雨季。

“普吉沉船”的反思:“安全教育”不該是人生的“最後一課”!

此圖來自旅遊公眾號“嬉遊”,圖中列出了常見海島的旱季雨季,黃色表示旱季,藍色表示雨季。

第二,出海之前,無論旅遊機構有沒有做到告知“出海預警”,都應該通過各方途徑去查證,更不能偏信一方的說辭。

第三,無論是自由行還是跟團遊,都要選擇有資質的旅遊機構,不能貪圖便宜。

海島遊有很多獨特的樂趣,因噎廢食,從此再也不去看看大海之美,我覺得也是憾事一樁。

2

出海行船,除了必穿救生衣之外,還能做什麼?

普吉島翻船事故發生後,有幸存遊客拿出了艙內傾覆前情況的視頻錄像。讓人心驚的,除了猶如蹺蹺板一樣的船艙、窗外十米高的浪頭,還有一船東倒西歪的遊客居然很少看到身穿救生衣的!

有朋友跟我說,她曾經在泰國出海時也遇過一次風浪,船已顛得讓好幾個中國遊客嘔吐,但這些嘔吐的中國人,哪怕吐得再兇,都不肯穿救生衣!“從一上船,他們就脫了救生衣,覺得穿著不舒服,船員當然不會來勸你一定要穿,命是自己的,還能靠別人來全權負責麼?”

出海行船,必須要穿救生衣是慣例。我們很多人不喜歡慣例與規則的束縛,但恰恰,這些慣例與規則就是在保護我們。

一旦遇到海難,穿救生衣不一定能活,但不穿救生衣基本不能活。

“普吉沉船”的反思:“安全教育”不該是人生的“最後一課”!

除了必穿救生衣之外,還需要做到這些:

第一,哪怕海面似乎風平浪靜,也請儘量坐在位置上,抓緊扶手,尤其是不封閉的遊船,說不定一個浪頭打來,甲板邊靠著海的你,就被一下子甩了出去。

第二,遇到風浪暴雨,一旦船有傾覆危險,請一定走出密閉船艙,呆在甲板上;遊船傾覆,甲板上的人會跌入海中,哪怕不會游泳,救生衣會幫助你浮在海面上,救生衣的橙紅色也會醒目顯示你所在的位置,讓你得到及時的救援。

第三,聽船長和船員的指令。前文我就指出,此次沉船事故中,死亡的都是遊客,善水的船員都活了下來,可見,陸地上生活的人永遠不會比漁人更熟悉大海。新聞中也報道了,好幾位潛水教練也幫助搭救了多位乘客,可見,在一條即將要翻的船上,最信得過的人,應該就是船長和船員。

第四,一旦遊船發生傾覆,不幸被扣在密閉船艙中的乘客,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無論花再大的代價,都要在最快的時間內打破密閉空間——記住,浮上水面,人類才有獲救的可能;我們沒有腮,我們不穿戴裝備在水下只有死。

3

“普吉沉船”之後,還有哪些“安全教育”需要我們重視起來?還有哪些“抗災避險”的知識需要我們補一補?

中國大陸的漢人,農耕文明傳承了千年,所以對於陸地生活,總會與身俱來產生“神奇的安全感”,這種“蜜汁自信”其實往往讓我們自身陷入危險而不自知。

包括髮生火災如何逃生、發生溺水事件如何處置、遇上地震如何尋找安全場所等等,這些時刻威脅到人命的災難性事件,不要說孩子遇到時一臉懵逼,不知所措,我們成年人可能也一臉懵逼,腦中一片空白。

日本因為處在地震帶,孩子們從幼兒園起就要接受防震防災的演習,面對地震海嘯等如何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如何最大程度地保全生命,都是從小貫穿在基礎教育中的必修課。

住在加拿大溫哥華的一位華人讀者告訴我,她的小女兒3歲上幼兒園就開始每月參加遭遇火災和地震的演習。“我們家裡準備了帳篷、睡袋、應急包,都放在陽臺裡,備用的水和實物也定期更換。還有和孩子約好發生重大事件時,一旦走散,到哪裡去碰頭——這都是預先設計、反覆演練的。”

中國教育界這幾年來也越來越重視這方面的投入,但明顯課程的數量和效果並不樂觀。試問,有多少孩子知道,發生地震時如果身處室內,應該躲進牢固的空間結構內,或者跑向建築的核心筒附近?很多成年人都不知道,建築的核心筒就是建築本身最牢固、最不容易發生垮塌的地方。

我不是避災救災方面的專家,但從一位有責任心、又具備防災意識的母親角度出發,我今天整理了一部分我認為很必要的安防小貼士,希望能給各位一些參考。

有很多事情,防患於未然,也就是舉手之勞,說不定在關鍵時刻,就能救人一命。

安防小貼士

1,家中常備“家庭防火災小套裝”。包含的東西有:滅火器、滅火毯、救生繩、防煙霧面具、救生繩配套腰帶、手套、手電筒。(這些東西網上都有賣)

我沒有買滅火器,因為家門口樓道里配備了。我會隔一段時間去檢查滅火器的有效期,一旦過期,我會聯繫物業更換。

我家住在15樓以上的高層,從消防安全角度來說,15樓以上消防雲梯夠不到,所以只能靠自己。因此我買了兩捆救生繩,以備不時之需。

“普吉沉船”的反思:“安全教育”不該是人生的“最後一課”!

此圖為我家陽臺中備著的“安全包”

2,隨身包裡永遠放一隻小口哨、一個小指南針。

口哨體積很小,我就串在鑰匙圈上。一旦發生地震坍塌被埋,可能身邊的口哨能讓救援人員發現你;一旦在荒郊野外發生事故,口哨也是信號工具之一。以及,還記得電影《泰坦尼克號》最後Rose吹響口哨的場景麼?

小指南針也掛在鑰匙圈上,對於徒步旅行來說都是必備品。我平時也會拿出來教兒子認東南西北,早點建立方向感,會更不容易迷路。

3,和孩子交代好,一旦發生地震,我們躲在哪裡、跑向哪裡?

如果在家中,一時跑不出去,衛生間是空間小、又有很多管道支撐的室內空間,是首選躲避之處;如果在不熟悉的大樓內,就應該儘量跑向電梯井——電梯井一般都是建築物的核心筒,是建築結構最牢固的地方,也是最不容易發生垮塌的地方。

“911恐怖襲擊”發生後,有部電影描寫兩位消防員最後得救,他們就是在雙子塔垮塌的最後一刻,跑向了電梯口。靠著電梯牆面,會獲得更高的存活幾率。

4,每次住進酒店,請仔細研讀酒店房間門背後的安全撤離圖紙。

我相信很少人有這種習慣,但這個習慣一定要培養起來。最好是結合圖紙,對酒店的實地環境做一番考察。一旦發生火災等意外,找到安全出口,就是找到生路。

5,每次乘坐飛機,進入機艙,請學會心中默數自己的座位離開“安全出口”的位置一共有幾排。

不能靠眼睛看,要靠心中定位座標,因為空難一旦發生,機艙內可能漆黑一片。一旦有機會逃出機艙,明確出口的位置與座標,找到出口,便能尋得生機。

6,不坐超載的車子、不乘超載的船。長途車中睡覺時,也請扣好安全帶。

7,學會游泳。不去危險的海域游水,尤其是在沒有專業人員相助的情況之下。

8,有孩子的家庭,除非住在一樓,請裝好安全防護窗。不要裝密不透風不留逃生空間的那種,不然窗口這條逃生通道就被堵死了。

9,知曉離家裡最近的民防設施。一般可能就在小區裡,也可能在附近的街心綠地。

10,社區、公司、公益機構組織的防災救災演習儘量參加;醫療機構組織的心肺復甦急救課程,也儘量參加學習。多一點知識,多一份安全,關鍵時候還能多救一個人。

最後,我只想說:一味讓別人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不如我們對自己負責。

人生在世,確實會有很多風險,有些是天災,有些是人禍,有些分明就是天災+人禍。能躲過“命運的玩笑”甚至是“厄運的降臨”,需要運氣,但也需要準備——對各種求生技能的掌握、對各類自然知識的周知,絕對該是我們教育的重中之重:就算你能刷海量的題,也無法在關鍵時刻換回一條命啊!

如果,我們能分一點時間給自然素養的教育,分一點精力給抗災救災教育,甚至我們做爹媽的都好好補一補這門“素質教育”——那麼,安全教育就不會成為我們人生的最後一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