蕊xin芳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拼多多6月29日發佈招股書,擬在美國上市。我是不看好拼多多的,我認為拼多多的模式無法持續。下面從拼多多的經營數據,拼多多的優勢,拼多多的劣勢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拼多多主要經營數據
拼多多成立於2015年9月,到現在不到3年時間,依靠低價、社交和騰訊的加持,拼多多光速擴張,迅速成為一家平臺成交過千億的電商新貴。
拼多多的招股書中披露,拼多多2016、2017、2018Q1營收分別為5億、17.4億、13.8億元,分別實現虧損3.2億、5億、2.8億,成立以來到2018年3月31日累計虧損了13.1億元。
根據最新披露的二季度財務數據,截止2018年6月30日的過去12個月,拼多多的平臺銷售額為2621億元人民幣,大約是京東的五分之一。目前月活用戶1.66億,有超過100萬活躍商家,約為京東的一半。
除了虧損十幾億,拼多多其他的數據還是很不錯的,並且這個結果是在京東和阿里的雙重夾擊下取得,確實值得創業團隊驕傲一陣了。
二、拼多多的核心競爭力
拼多多能夠迅速崛起,主要靠三個核心競爭力:騰訊的扶持、低價、拼團模式。
1、騰訊扶持
騰訊持有拼多多18.5%的股份,為拼多多的第二大股東。即使拼多多有自己的APP,並通過砍價等活動刻意向APP引流,但拼多多最最最重要的獲客平臺仍然是騰訊的微信。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好友向微信群發送拼多多各種活動的廣告,並且每個群都有,每天好多次,群友們不勝其煩,群主三令五申仍然無法禁止。
拼多多就是這樣在微信裡一傳十,十傳百逐漸積累了過億的用戶,如果沒有微信這樣可以聯絡到幾乎全部國人的社交工具,或拼多多被微信封殺,拼多多都是無法實現這樣的擴張的。
因此拼多多成功,離不開第二大股東騰訊的扶持。
2、低價
拼多多中的商品價格非常低,低到人很難有抵抗力。9塊9一箱的芒果,10元8條的內褲,幾十塊錢的無人機等,總之全是便宜到讓人震驚的商品。
拼多多上的商品,基本屬於全網最低價了,我確實不記得在其他任何一個網站,有見過如此便宜的商品。
但是便宜必然決定了商品品質不會太好,許多朋友在拼多多上購物一次之後,就再也不想在拼多多上購買任何商品。為什麼?因為低價的東西質量確實一般,用不了幾次就壞了。
靠低價換來的銷量,完全不符合現在消費升級的需求,消費者買回家之後發現自己是衝動消費,很難對平臺形成依賴性。
京東老闆劉強東在被問及拼多多是否為競爭對手時,如是評價:我不在乎什麼新商業模式,買三次就知道好不好。
3、拼團模式
拼多多根據消費者愛貪小便宜的行為習慣,開創了拼團的模式。拼團就是指拼多多在平臺上放出一個價格非常誘人的商品,購買需要拼團,即拉好友一起購買。在兩年前,我參與過同學20元團購5斤芒果的活動,當時我一度認為這個活動是騙人的,但礙於朋友情面還是買了,結果真真送來5斤芒果,讓我非常詫異。
拼多多依靠拼團模式,實現了同類需求的快速聚集。在分散的需求得以高效聚集的情況下,流通成本被大大攤薄,從而實現了消費者購買價格降低、商家利潤增加的雙贏結果,而平臺也藉此快速成長。
三、拼多多面臨的困境
1、定位低端市場,難以把控商品質量
性價比(便宜)是拼多多的核心競爭力,這點與小米類似。但小米的商品由其子公司生產,產品品質有所保證,而拼多多將自身打造為一個純粹的平臺,商品質量難以控制。
現在已經有人吐槽拼多多上的商品價低質次,
對阿里來說,拼多多侵佔了原本屬於淘寶的大量低端消費市場。對京東來說,拼多多競爭的是騰訊的資源支持。
拼多多能夠崛起,離不開騰訊的扶持。如果騰訊向對待阿里一樣對待拼多多,拼團模式就無法繼續運行。拼多多目前已經有3億年活躍用戶,1.66億越活越用戶,滲透率已經非常高,未來不可能再保持如此高的增速。
因此拼多多現在的處境非常尷尬,單純依賴微信遇到了增長的天花板,擺脫微信已經建好的大樓要坍塌。那麼我們判斷在用戶規模上,拼多多已經到了頂點。
3、規模難以擴張的情況下,仍未找到好的盈利方式
拼多多成立2年半的時間,累計虧損了13億人民幣。資本市場在互聯網企業高速擴張階段,是願意忍受企業虧損的,但企業規模增長一旦停止,必須有合理的盈利模式。
拼多多現在規模做起來了,但與阿里、京東甚至蘇寧相比,都有很大的劣勢。
電商之爭是生態系統之爭,包括倉儲物流、支付體系、線下佈局等。在這些方面,拼多多都十分薄弱,如何在電商巨頭們的夾擊下存活並盈利,是拼多多面臨的下一個難題。
四、拼多多即將在美國上市,我並不看好
拼多多即將在美國上市,市場給予的估值有望超過200億美元。
此時上市目的很明顯,一家虧損的燒錢企業,需要源源不斷的資本流入,來維持現有的商業模式。眼看著高速增長時期即將結束,卻沒有辦法實現盈利,前幾輪的投資者難以退出。
此時上市,既能給前期投資者兌現投資回報,又能融到燒錢擴張需要的資本,可謂一舉兩得一石二鳥。但是相對於京東500億美元的市值,拼多多是無論如何都不值200億美元的。
因此可以投資美股的朋友們,我建議大家還是不要參與拼多多的申購了。
首席投資官
拼多多計劃為7月26日上市,騰訊和紅杉資本將在 IPO 中各增持 2.5 億美元。可見是怎樣看好拼多多呀!
1、堪比小米的成長速度。
拼多多2015年成立,2018年即上市,這叫火箭般的速度。2016 年收入 5.05 億,2017 年17.44 億, 2018 年第一季度收入為 13.85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37 倍。
招股書披露,拼多多年活躍用戶達到 2.95 億。拼多多已然是繼阿里巴巴、京東之後的中國第三大電商平臺。
不可思議的速度呀。
2、拼多多顧問團隊太強大了。
傳奇職業經理人、百度前總裁陸奇、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擔任獨立董事,高盛前總裁約翰·桑頓任拼多多顧問委員會委員。約翰·桑頓任職高盛23年,被評為“投行界最具國際視野的人”。
3、拼多多負面不斷,爭議巨大。
說它虧損。2016年淨虧2.92億,2017年淨虧5.25億,加上期權支出,三年總計虧損13.12億元。
說它低價低質模式,難以向優質路線轉型。
還有維權等負面消息。2018年6月,拼多多部分商家聚集在拼多多上海總部維權,指責拼多多條款嚴苛,罰金過高。
2018年排隊上市的企業扎堆了,小米、美團、滴滴、拼多多等大體量的企業。拼多多是爭議最大的一家,被指責為假冒偽劣嚴重、鉅額虧損、流量依賴嚴重等。
爭議有多大,就意味著有多受嫉妒,或者有些人根本就沒看懂,更別說追上它了。
看淘寶,看支付寶,現在還不是爭議巨大。
既然都確定要上市了,就祝福它吧,有關對它的負面評判,留到之後的問答題中詳解。
財經作家邱恆明
在國內已經趨於固化的電商格局中,拼多多用9.9元+社交裂變的方式,殺出了一條血路來。正在IPO的拼多多,招股書所披露2017年全年GMV達到1412億元人民幣(226億美元)。1000億的年GMV,京東用了10年(2013年),唯品會用了8年(2017年),淘寶用了5年(2008年),拼多多隻用了2年3個月。
拼多多2018年一季度總月活是2.95億(其中APP是1.03億),GMV是662億。藉助微信這一社交超級平臺,拼多多的人群滲透率是在微信8億日活用戶中滲透的,這離不開騰訊的扶持。拼多多的出現,商家大多數都願意嘗試的,讓利商家,也讓拼多多形成低價策略,加上獲客成本遠低於行業,平臺上的商品價格更便宜,拼多多用了不到2年時間,就聚集了幾十萬商家,到2018年3月底,活躍商戶數量超過了100萬家。加上社交平臺鏈路的打通,使拼多多的營銷效率更高,拼團砍價實現了同類需求的快速聚集,消費者購買價格降低、商家薄利多銷、平臺也藉此快速成長,實現了多贏的局面。
這些年拼多多在求發展的道路上,確實跟淘寶一樣存在商品品質上的問題,走的是“先發展,再整治”的道路,而此次的突擊上市,是為發展需新血液注入,作為社交電商第一股講概念前景可期。而上市不是終點,如何持續驅動用戶下單消費,走向更加有戲的下半場,這是拼多多目前需要思考的。
天方燕談
今天終於結束了長達一個月的拼多多維權,拼多多終於給退款了,因為拼多多上的某些店鋪銷售的產品(非初級農產品),是沒有任何質量檢測報告和生產許可證的,換句話說就是三無產品。因為拼多多商家分為兩種,一種個人店鋪一種企業店鋪。個人店鋪就是不需要很多資質,甚至不需要資質就可以銷售產品,不管是初級農產品還是其他產品。
有一說一,拼多多的流量紅利期還在持續。這種模式還是很成功的。對於性價比,拼多多在中低端一開始就是佼佼者。水果,日用百貨,服裝,一些技術程度低的商品確實在很多情況下都是很不錯的。但是很多容易變質的產品會出現腐爛情況一般也是需要發出的,因為不發,罰款代價更高,發出最多就是售後,當然售後評價不好的話也是有判罰的。總之一些情況明知產品有少量瑕疵也是需要發出,大的瑕疵肯定是挑選出來的。有技術含量的,很多公司都是在自己公司下再註冊一個新品牌,專門針對拼多多平臺的,質量方面,沒接觸過,不是很清楚。(還有一點很重要,現在拼多多買家老賴很多,利用平臺霸王條款惡意退款的不是少數,而且經常團伙作案,畢竟拼多多做的就是社交電商,遇到的話只能自認倒黴,商家有苦難言)
對於維權來說(上新聞的)一般都是商家在與平臺做對抗,因為平臺給商家定製的一些條款,在一定程度上是霸王條款。因為商家需要上活動的話一般不會因為相對小額的罰款而與平臺做對抗,也就是維權曝光。因為平臺的新規則如不同意,那麼進入不了後臺。如果同意,出現問題就是商家的責任。商家維權的基本都是動輒幾十萬,幾百萬以上的罰款。就我認識的有一個三四十萬的罰款的。直接凍結名下所有關鍵的店鋪資金。不能提現,不能銷售,相當於資金量強制斷掉。直接崩潰,走上維權之路就不稀奇了。
拼多多上市速度之快,成為一匹黑馬,是不爭的事實。基於騰訊爸爸的基礎不得不說簡直美的不行不行的,極其不能理解的是竟然還支持支付寶付款。做電商的很多都是多平臺,拼多多,淘寶,京東,貝貝網,聚划算,紅人裝,蘑菇街有可能同時銷售。對於中型商家,拼多多目前流量相對於其他平臺目前出貨量還是相對最高的。
拼多多也在往品質方向發展,但是根本性還是中低端的底子,所以想往高處走還有很長的時間。就看這個在這個時間到來之前,拼多多還能熬得住不。預測是不會太難,電商前三名次在很長一段時間還是很穩固的,除非重大問題引發國家某些部門介入或者公司本身因為巨大丑聞(基本不可能)。背靠騰訊這個大樹,不管是資金還是面對社會輿論都會被給予一定的幫助的。
農家山水山水農家
我不太看好拼多多的長期發展,不用太多的數據分析,從常識就可以略加判斷。
拼多多能夠快速崛起,離不開佔股18.5%的二股東騰訊的支持,拼多多的大部分流量都是通過微信導入的。這種方法雖然見效快,但在某種意義上的拼多多隻是騰訊遏抑阿里電商的一個棋子,對於拼多多本身而言,在別人的地盤上做生意很難談得上長遠的發展。騰訊屏蔽抖音就是一個例子,雖然騰訊和拼多多有共同的利益,但是在互聯網商業中最要緊的用戶流量捏在別人手裡,誰能保證未來一定不出現變化?
其次是商業模式,超低的價格讓人很難想象在拼多多上買到的是正品或者是質量可靠的東西,隨機調查了一些身邊的朋友,普遍反映有過在拼多多買到質量不好的商品的經歷。就像劉強東最近接受採訪時所說的:“我不是很在意不同的商業模式,我只在意顧客的體驗。如果你在中國購物過幾次,也許只要三次,你就會有自己的答案。”
如果說用戶流量、商品質量以及用戶體驗還不足以對拼多多下一個判斷的話,這裡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時代趨勢。從中國目前發展的大趨勢來看,有3億中產階級的中國人正在掀起一場規模龐大的「消費升級」浪潮。換句話說: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現在需要的是品質好的產品,價格可以高一點,但是東西一定要好。前兩年海淘的興起,以及去日本買電飯煲、馬桶蓋的新聞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拼多多的模式也許的確會吸引一部分消費者,甚至可以持續很久,但它顯然已經不是這個時代消費趨勢的主旋律。可能會有人說:拼多多的增長數據難道不能證明它的合理性麼?我想借用馬雲的話來回答:“多數人是因為看見而相信,只有少數人因為相信而看見”。問題是,你相信「消費升級」將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人的選擇麼?
高挺觀點
一直都知道拼多多的存在,但是拼多多的迅速崛起,確實出人意料,而且它所呈現出來的爆炸式的發展模式,已經成為一種商業標本,很多人都在研究它的內在規律和存在的合理性。拼多多火箭式的爆發,現在又要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市值達到了240億美元,可以說讓很多國人乍舌,並且表示驚訝。那麼對於拼多多的未來應該怎麼看呢?
如果想對拼多多的未來走勢有所瞭解的話,你必須對拼多多的商業模式進行定性的分析。更多的複雜的經濟理論,這裡就不多說了。
第一個方面, 價廉如何做到物美?拼多多最核心的優勢就是價格低廉,但如何在持續性保證價格低廉的基礎上,拼多多能夠做到物品的質量上乘,這可以說是拼多多存活的一個生死考驗。如果這一點處理不好,而僅僅是價廉而做不到物美,那麼拼多多的聚合優勢就會很快消失殆盡。它也就會成為鏡花水月,成為互聯網發展過程中一個失敗案例而已。
第二個方面,如何做好自己的粉絲經濟。拼多多是靠抓住人性的本質:貪便宜,聚合起大量粉絲流量的。如何實現這些粉絲流量的快速轉化和持續性的粘合消費,實現拼多多的轉型升級,應該是拼多多未來發展的一個關鍵舉措。如果不能夠實現有效的轉型升級,那麼拼多多會走不遠,會很快被其他模式所超越。同時如何做好粉絲信息的保護或者是規範,也是當前互聯網經濟情況下面臨的重要課題,也需要很好的解決。
關於拼多多在納斯達克的上市,市值達到240億美元。不管你認為這個定價合理與否,至少在目前拼多多是值這個價錢的。但如果它想走得更遠,發展更大,拼多多面臨的挑戰是比較大的,也需要其經營和管理團隊深入的思索和創新。
最近點贊很少,希望各位朋友多多動動小手,您的點贊與評論就是最大的理解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