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三國演義》:忠義關雲長,爲何始終不待見黃忠?

說到“忠義”二字,就必須首先說到關羽關雲長,有對聯道:

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

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赤帝。

忠義就是關二爺,關二爺就是忠義,這是我們後世人的信仰,也是當時人的評價,更是關二爺一生恪守之信念,一直踐行之目標。

品讀《三國演義》:忠義關雲長,為何始終不待見黃忠?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以忠義為立身之本的關二爺,卻始終看不起同樣信守忠義的黃忠,在敕封“五虎上將”的時候,直接就大怒道“不與老卒為伍”,這是為什麼?

有人認為,這是因為關二爺太過傲氣,以至於天下英雄就沒有誰能入其法眼,整本書讀下來,也就是那麼幾個人是能夠得到他的肯定,一個是劉備、一個是張飛,還有兩個就是趙雲和張遼。

在猛將如雲的三國,其他人在關二爺眼中都已經是不值一談,更別說一個已經年過六旬的老漢了。

可將這個當成根本原因,並不怎麼準確。雖然關雲長傲視群雄,但那是對於敵人,對於自家陣營額人,還沒見過他有對誰如此輕視。

品讀《三國演義》:忠義關雲長,為何始終不待見黃忠?

又有一種說法是,黃忠曾經打敗過關二爺,就是在攻取長沙時,被黃忠一箭射中頭盔,這對於心高氣傲的人來說,是無法忍受的。

因而就算黃忠成為了自己人,可關二爺始終無法消除心中的“恥辱”,可又不能真的有什麼動作,所以只能再態度上始終輕視黃忠。

這樣的說法,同樣不夠準確,對於關二爺來說,他的傲氣是不可能允許他與一個老將爭高低的,因為這樣做就已經是不公平、有失身份。

真正的原因,其實還是要回到忠義二字。

都知道關二爺在無奈之下投降曹操後,始終不以屬下的身份對待曹操,始終不忘記劉備,以至於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保持了自己的忠義。

而黃忠呢,素來也頗為信守忠義,但到最後還是投降了劉備,更關鍵的是,黃忠沒有能夠阻止魏延誅殺長沙太守韓玄。雖然亂世當中,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這無可厚非,然而對於關二爺來說,這樣的行為無疑就是不忠不義的,但因為黃忠投降的是自己的大哥,不能因此而有什麼話說。

品讀《三國演義》:忠義關雲長,為何始終不待見黃忠?

嘴上可以不說,心裡不可能不想,於是就有了“關二爺始終不待見黃忠”的事情出現了。

對信念的堅守,能夠做到關二爺這個份上的,古往今來都是萬中無一,也就怪不得關二爺會成為忠義的化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