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出新口味:袁隆平院士發明海水稻,味道到底如何

大米是我們主要的食物。

而作為一個吃貨,面對海水稻這一新型種類食物,首先問的肯定是“好不好吃”?

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副主任張國棟說:“對大米的口感要有這樣的概念,就是無論是雜交稻、海水稻還是常規稻,都是水稻的一種。不是雜交稻或海水稻不好吃,而是要選育出好吃的品種來。”

水稻出新口味:袁隆平院士發明海水稻,味道到底如何

海水稻(海稻):是耐鹽鹼水稻的的形象化稱呼,是在海邊灘塗等鹽鹼地生長的特殊水稻。其生長地並非海水或海里,而是不懼海水的短期浸泡,海邊灘塗是海水經過之地而非海水裡。

海水含鹽率百分之3.5,海水稻的耐鹽率早期是0.5%,袁隆平參與的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是計劃在3-5年內選育出在鹽分濃度3-8‰鹹水(用淡水稀釋海水)灌溉種植條件下,產量達200-300公斤/畝以上的耐鹽鹼水稻新品種。

海稻米是海紅米,呈胭脂紅色,紅色主要是硒含量比普通大米高7.2倍

水稻出新口味:袁隆平院士發明海水稻,味道到底如何

對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來說,這是一件大事,我們國家海岸線漫長,鹽鹼地總面積約15億畝,其中有2億畝具備種植水稻潛力。如果都能種上這個海水稻,按照目前的產量300斤計算,每年能多收入600億斤糧食。

水稻出新口味:袁隆平院士發明海水稻,味道到底如何

袁隆平院士早已高齡,卻依然戰鬥在科研前線,為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奮鬥一生,是值得我們學習,至於這海大米鹹不鹹,好不好吃,大家等到吃的時候就知道了,據說黏黏的,還挺香。相信袁隆平院士的科研團隊最終能研發出比泰國香米好吃10倍的海稻米。

水稻出新口味:袁隆平院士發明海水稻,味道到底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