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回家過年,七大姑八大姨來對你的帶娃方式「指手畫腳」咋辦?

大年初二就去拜訪了一個玩得挺好的初中同學。兩個“老女人”回憶完少女時代的無憂無慮生活,自然逃不過現實帶孩子的一系列問題。因為她剛生完二胎不久。

帶娃回家過年,七大姑八大姨來對你的帶娃方式“指手畫腳”咋辦?

同學問道:“每次親朋好友聚餐,七大姑八大姨總是對我的帶娃方式指手畫腳,搞得好像我不會帶娃一樣!你也看到了,我的寶寶不也和別的寶寶一樣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嘛!”

我哈哈一笑:“你別聽她們的!”

“她們有的這樣說,有的那樣說,我還真不知道到底聽誰的!所以才問問你這個育兒專家!”同學無奈地說。

“別挖苦我了!你誰都不要聽,聽你寶寶的才對!”

帶娃回家過年,七大姑八大姨來對你的帶娃方式“指手畫腳”咋辦?

會不會慣壞?

每位父母都把寶寶當做心頭肉,生怕自己做得不夠好。只要寶寶一哭,媽媽的心頭就一緊。

同學過年陪她的七大姑八大姨們打麻將,寶寶在搖籃裡一哭,她就暫停,先去看看寶寶。姑姨們說:“你這樣會慣壞孩子的!讓他哭會兒就好了。”

寶寶一哭,媽媽就立即回應,這樣到底會不會慣壞他?這得看寶寶的月齡:

帶娃回家過年,七大姑八大姨來對你的帶娃方式“指手畫腳”咋辦?

對於較小的寶寶,如3個月以前,寶寶沒有任何表達能力,唯有通過哭聲來表達他的需求。如果這個時間段父母對寶寶的哭聲置之不理,就斷了和寶寶唯一溝通。

對於較大的寶寶,父母可適當延遲對寶寶的回應,但千萬不能對寶寶不管不問。

對於會用語言表達的寶寶,家長才不能慣著寶寶,而應該鼓勵他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帶娃回家過年,七大姑八大姨來對你的帶娃方式“指手畫腳”咋辦?

聽別人的建議,不如聽寶寶的哭聲。

每個寶寶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和體質,很難找到一種方法能解決所有寶寶的問題。因此,儘管七大姑八大姨都是養過娃的過來人,她們的建議也不一定適合你的寶寶,僅能作為參考。

女人的直覺一直很準,剛生完孩子的女人,由於激素的作用,更加敏感。這個時候,只要寶寶一哭,媽媽的心頭就一緊,她們都知道寶寶正在呼喚媽媽。

帶娃回家過年,七大姑八大姨來對你的帶娃方式“指手畫腳”咋辦?

如果媽媽對寶寶的“呼喚”置之不理,就錯過這個與寶寶建立親密聯繫的最佳時間段。媽媽也漸漸地失去對寶寶哭聲的敏感性。而寶寶的哭聲得不到相應,他也會漸漸地不再愛哭。表面上看起來,寶寶好像確實“聽話”了許多,其實是他失去了唯一的表達需求的能力!

飛吧寶貝總結:

從在肚子裡開始,寶寶就和媽媽心連心了,最瞭解寶寶的莫過於媽媽。七大姑八大姨、包括各類育兒專家的建議,僅僅作為媽媽的參考,為媽媽們提供更廣闊的思路,讓媽媽們去嘗試,然後找到最適合自己寶寶的那一條育兒之路。

帶娃回家過年,七大姑八大姨來對你的帶娃方式“指手畫腳”咋辦?

在親朋好友們給你提育兒建議時,你只需會心一笑,敷衍附和即可,沒必要據理力爭。畢竟,她們也都是出於好意。

相關閱讀

《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