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視鏈再升級,聽說北京的老外在鄙視外地的老外

鄙視鏈再升級,聽說北京的老外在鄙視外地的老外

鄙視鏈再升級,聽說北京的老外在鄙視外地的老外

給我個支點,我就能鄙視你!

項目組裡有2位來自臺灣的同事,一位來自臺中,一位來自臺北。於是,用鄙視鏈挑起兩人間的戰爭,是我們每天樂此不疲要做的事情。他們也很懂的反擊,問我們,在上海人眼中大陸是不是隻分為上海,和上海以外?大首都的人民是不是普遍排外?這時候,一位同事的回答驚豔四座:你們聽說的這些都落伍了,我聽說在北京生活的老外普遍鄙視外地的老外。在一片哈哈聲中,另一位上海交大畢業的同事緊接著也說了個故事,他曾經聽到他們學校裡的保安一臉鄙視的說起那個在二本院校當保安的老鄉。

聽起來荒誕可笑的鄙視鏈,卻又存在的極為合理。

1 鄙視鏈是如何誕生的?

被公允的“好”與“差”,是鄙視鏈搭建的根基。

在那個黑白照片記錄的年代下,只聽得轟鳴一聲,一輛雅馬哈摩托車在巷子口溜煙跑過,速度太快,還來不及拍下喇叭褲少年的傲視神情,黑白照片年代便已逝去在歲月裡,摩托車也被扔進舊車庫做了廢銅爛鐵。新時代下的人們,翹首以盼房價指數可以再降幾個百分比,而坐擁幾套房產的人,臉上浮現出喇叭褲少年當年的傲視神情。

時間不斷沖刷著時代的進程,價值在其間流轉,舊的價值觀也不斷被新的價值觀取代。每一個當下,被公允的“好”與“差”,是鄙視鏈搭建的根基。

人類的依附感賦予鄙視鏈以靈魂。

當我只是“我”,我什麼也不是,沒有“好”與“差”,所有人都純粹平等。而世間有一股無比強大的力量叫做依附感。於是我們開始造句,我的母國,我的家鄉,我生活的城市,我工作的單位,我的崗位,我的工資,我的房子,我的車子,我的老爸,我的孩子,我用的手機和瀏覽器,我喜愛的電影和明星……每一個“我的”後面,都拖著一條長長的鄙視鏈,在每一條鄙視鏈上,在“好”與“差”之間,我們找到了自己所處的位置,悄悄在手中握起了鄙視的權杖。

給我個支點,我就能鄙視你!

我們將每一個“我的”都視同為和“我”一樣,我們代表我們的依附對象,在各個維度裡行使起了鄙視的權杖。老外代表他所生活的中國城市行使起了鄙視的權杖;保安代表他工作的單位行使起了鄙視的權杖;我們代表我們的崗位,工資,手機、瀏覽器.....行使起了鄙視的權杖。我們像被操控的木偶,身不由己的遵守起遊戲規則,不惜互相傷害,大打出手,最終,誰又替誰捍衛了尊嚴和領土。

2 它,亦正亦邪,亦敵亦友

記得許多年前,臨近畢業,一個同學來到我的宿舍,坐在我的床單上盤著腿聊起了夢想:幾年前她努力考入北京,成為了全村裡的驕傲。這一次走出校園,她希望找到一份可以掙很多錢的工作,這樣她以後的孩子,就可以穿上真的耐克鞋,和別的小朋友齊步在綠蔭地上奔跑了。

2011年正式工作以後,在職場上我不斷轉型。除了天生愛折騰的性格之外,想著應該還有一些別的力量在背後默默使勁,或許這股力量正來自心中的鄙視鏈。只不過這條鄙視鏈無關真假耐克鞋,而關乎藏在公司和崗位背後的江湖地位。

渾然不知,我們早已在心中埋下了幾條主力鄙視鏈,它們化為我們腳下的動力,帶著我們奔跑。

我認識一位朋友,30出頭的他便已躋身多條鄙視鏈的頭部位置,他為人Nice,從來不拿著鄙視權杖對著別人橫加指點,他只是自己不停的在奔跑,唯恐稍一停下腳步,自己便會從鄙視鏈上滑落到下一個世界裡。面對下一個世界,我們眼中同情,嘴上笑笑,心中卻寫滿答案。每每見到他,都看的見他臉上的倦容。直到一個壓力崩塌,淚水決堤的夜晚,又是誰悄悄躲在更高的頭部世界裡露出了笑容。

我還認識一位朋友,一顆敏感的心在鄙視鏈中上下求索,尋求生存哲學。來自鄙視鏈上端下放的壓力,讓他心中壓抑,甚至略帶憤恨,每次遇到替他發聲的文章,他都迫不及待轉進朋友圈,加上幾句略帶激烈的評論,將心中積攢的壓力釋放,幾秒鐘過後,壓力又重新開始在心頭積壓,等待下一個釋放的出口。

渾然不知,又有多少條鄙視鏈,幻化為我們腳下的鐐銬,心中的桎梏,阻礙著我們離幸福更近。

3 打開鎖鏈的鑰匙

鄙視鏈似一條條充滿能量的蛟龍,盤繞在我們周遭的世界中。它必然存在,無可消除,時而助我們一臂之力,時而想將我們吞噬。而我們要拿回作為主人的鑰匙。

1. 懂的求助,及時喊Cut

曾經職場如一片迷霧在我的身前,我摸到了一條鄙視鏈,順著它我摸到了行業和崗位的市場價值走向,於是我大膽在迷霧中前行,遠方的價值和夢想漸漸在眼前交匯。

危險也隨之到來,鄙視鏈打算無盡主宰我們的前路,攜我們一路飆去價值終點,而路的盡頭,沒有價值終點,只有被無情吞噬。

2. 發現被公允的“好”與“差”之外的價值

一些“鏈”代表著市場價值的走向,一些“鏈”代表著當代人群的偏好,而很多的偏好都不講道理。

在看劇鄙視鏈裡,看英劇的> 看美劇的 > 看日韓劇的 > 看港臺劇的 > 看國產劇的。被公允的“好”與“差”之外,自己感受到的好不好看,才是更高的價值標準。

在學校鄙視鏈裡,985 > 211 > 普通一本 > 二本 > 三本 > 專科 >高職。被公允的“好”與“差”之外,自己能獲得什麼樣的生活狀態,才是更高的價值標準。

在郵箱鄙視鏈裡,Gmail > Hotmail > 163郵箱 > QQ郵箱。被公允的“好”與“差”之外,能否將郵件發出去,才是更高的價值標準。

在手機鄙視鏈裡,蘋果 > 三星 > 其他國際品牌> 錘子 > 小米 > 華為。被公允的“好”與“差”之外,最大程度的滿足功能所需和降低資金壓力,才是更高的價值標準。

在相親鄙視鏈裡,其他11個屬相 > 屬羊。被公允的“好”與“差”之外,有沒有愛情,才是更高的價值標準。

被公允的“好”與“差”之外的價值裡,往往藏著幸福的真理。

3. 留下“鏈”作為參考,去除“鄙視”的無謂擁擾

我們用鄙視鏈的“鏈”來作為市場價值的參考,瞭解當前時代下的種種偏好。而鄙視鏈的“鄙視”,灼傷他人,限制自己,不過是生活中的無謂擁擾。

因為有著跨界的經歷,在職場這條鄙視鏈上,我生存過幾個不同的“階層”。每當換一個環境,周圍同事的鄙視之聲又起,我都百味雜陳,因為我的曾經又一次被我的現在深深鄙視了,可兩個我都是我。

體會過不同“階層”的喜怒哀樂,發現鄙視鏈中的每一段,都有著其他段無法企及的優勢。我細細聆聽本段位人群對其他段位人群的鄙視之音,發現描繪的事實十分狹隘有限。我們對於自己固守的疆土之外的世界,其實所知甚少。

我曾經看到過很多本地人與外地人間的戰爭,當然戰爭不止發生在北京上海,也發生在幾乎每一個城市裡,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停下來想想,我們從來沒有機會選擇在另一座城市出生長大,我們對其他人的世界又真正瞭解多少?

我曾經聽到過更激烈的言論,絕對不找某某地方的男女朋友,做某某工作的都是傻X。當我們舉起鄙視的權杖,我們也順便斷了自己的一項去路。鄙視的權杖揮舞的越用力,去路也斷除的越徹底。

我們用鄙視灼傷他人,最終也限制了自己。

鄙視的鎖鏈,心中的鎖鏈。

而我們的心始終嚮往著自由。


作者:阿寶姐。草根逆襲的職場達人,玩轉跨界的神奇女子。不雞湯,不說教。有乾貨,有溫度。這裡是帶有文藝氣質的職場新青年聚集地。LinkedIn專欄作者 · MBA智庫專欄作者 · 赤兔/千聊/百度等平臺職場講座嘉賓 · 自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