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的啓示(習近平講故事)

說到底,無私才能無畏,無私才敢擔當。心底無私天地寬。擔當就是責任,好乾部必須有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於旗幟鮮明,敢於較真碰硬,對工作任勞任怨、盡心竭力、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疾風識勁草,烈火見真金。”為了黨和人民事業,我們的幹部要敢想、敢做、敢當,做我們時代的勁草、真金。

當然,敢於擔當,是為了黨和人民事業,而不是個人風頭主義,飛揚跋扈、唯我獨尊並不是敢於擔當。春秋時期宋國大夫正考父是幾朝元老,但他對自己要求很嚴,他在家廟的鼎上鑄下銘訓:“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餘敢侮。公式於是,鬻於是,以糊餘口。”意思是說,每逢有任命提拔時都越來越謹慎,一次提拔要低著頭,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彎腰,連走路都靠牆走。生活中只要有這隻鼎煮粥餬口就可以了。我看了這個故事之後,很有感觸。我們的幹部都是黨的幹部,權力都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更應該在工作中敢作敢為、銳意進取,在做人上謙虛謹慎、戒驕戒躁。

——摘自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13年6月28日)

背景資料

正考父:子姓,春秋時期宋國大夫。宋湣公(子共)的玄孫、孔父嘉的父親、孔子的七世祖。他是宋閔公長子弗父何的曾孫,曾輔佐過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官至上卿,德高望隆。三公時期,宋國崇德法,尚禮義,倡廉儉,戒奢靡,重農桑,修水利。身為首輔的正考父居功至偉。但他官位越高,人越謙恭,修身愈嚴,律己愈苛。正考父事蹟在《國語》、《左傳》、《史記》等史籍中均有記載,作為嚴以修身、恭儉從政、忠義傳家的典範而被敬仰。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05月10日 第 05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