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中興於水火 這位老人有什麼能耐 原來他曾和任正非針鋒相對

美國特朗普又發瘋了,封殺中興通訊,不知道這個黃毛腦袋裡是怎麼想的?不知道又憋著什麼壞!

用國家的力量對付中興這樣一家企業,藉此打擊中國,也真是夠了!

為了救中興於水火,一位老人再次踏上征途。

救中興於水火 這位老人有什麼能耐 原來他曾和任正非針鋒相對

中興侯為貴

這張照片的文字說明寫道,“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前面的老人,就是76歲的中興通訊創始人侯為貴,後面跟著的是中興通信董事長和CEO。侯為貴已經退休,為什麼要再次請他出山?他究竟有著怎樣的能量呢?

侯為貴出生於1942年,比柳傳志還要大兩歲,他將中信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公司打造成全球領先的通信廠商。

43歲的侯為貴在深圳創辦了中興,而中興逐漸發展起來的秘訣,在於他抓住了通信市場的三大機遇:CDMA、小靈通和手機。

就在這些機遇中,他遭逢了人生的對手任正非。從一開始兩人惺惺相惜,到後來針鋒相對,中興和華為也都逐漸成長為巨頭。

惺惺相惜 曾是華為老大哥

救中興於水火 這位老人有什麼能耐 原來他曾和任正非針鋒相對

任正非

侯為貴原是工程師出身,畢業於南京無線電工業學校,擔任過航天691廠技術科長。在1980年代初被派往美國負責技術引進,他說,“當時到了美國等於是到了另外一個星球上”。

回國後,被派到深圳,做起了電子錶、電子琴的加工業務,一年就賺了35萬元,這就是最初的中興通訊。第二年,他用做貿易掙來的錢成立研發小組,專攻交換機領域,3年研發出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程控交換機。到1992年,中興合同銷售額已經突破1億元。

就在這期間,任正非也來到深圳,1988年,他和幾個人合夥湊了10萬元,成立了華為,從代理交換機,逐漸開始自己做研發,推出了自己生產的數字程控交換機。

同城創業的兩人,惺惺相惜,還多次聚在一起,討論民族通訊崛起的道路。

但商場哪有永遠的朋友?

針鋒相對 撕破臉皮!

救中興於水火 這位老人有什麼能耐 原來他曾和任正非針鋒相對

1996年,侯為貴和任正非都制定了新的計劃,不再侷限於交換機,而在新擴展的品類中,中興和華為至少有70%的品類是重合的。

同城兄弟頭一回有了針鋒相對的苗頭!是繼續各自為戰,還是直接撕破臉皮?

1998年,華為在湖南、河南項目的投標書中,加入了打擊中興的內容。第二天,中興開始反擊,如法炮製。結果,中興贏得了訂單。任正非不甘示弱,隨後在法院起訴中興,指責對方作引人誤解的對比。很快,侯為貴便以相同的理由狀告華為。

在這場大戰中,中興贏得了更多賠償,而華為則贏得了更多市場。

從1998年到2000年,中興年銷售額從41億元僅增至102億元,而華為年銷售額則從89億元增至220億元,一舉奠定自己的王者地位。

結下了樑子的兩家公司,在此後的15年裡,時常貼身肉搏,從國內打到國外。

這樣一位老人的出山,能否給中興帶來希望呢?你覺得中興這事咋解決?特朗普又是咋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