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中兴于水火 这位老人有什么能耐 原来他曾和任正非针锋相对

美国特朗普又发疯了,封杀中兴通讯,不知道这个黄毛脑袋里是怎么想的?不知道又憋着什么坏!

用国家的力量对付中兴这样一家企业,借此打击中国,也真是够了!

为了救中兴于水火,一位老人再次踏上征途。

救中兴于水火 这位老人有什么能耐 原来他曾和任正非针锋相对

中兴侯为贵

这张照片的文字说明写道,“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前面的老人,就是76岁的中兴通讯创始人侯为贵,后面跟着的是中兴通信董事长和CEO。侯为贵已经退休,为什么要再次请他出山?他究竟有着怎样的能量呢?

侯为贵出生于1942年,比柳传志还要大两岁,他将中信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公司打造成全球领先的通信厂商。

43岁的侯为贵在深圳创办了中兴,而中兴逐渐发展起来的秘诀,在于他抓住了通信市场的三大机遇:CDMA、小灵通和手机。

就在这些机遇中,他遭逢了人生的对手任正非。从一开始两人惺惺相惜,到后来针锋相对,中兴和华为也都逐渐成长为巨头。

惺惺相惜 曾是华为老大哥

救中兴于水火 这位老人有什么能耐 原来他曾和任正非针锋相对

任正非

侯为贵原是工程师出身,毕业于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担任过航天691厂技术科长。在1980年代初被派往美国负责技术引进,他说,“当时到了美国等于是到了另外一个星球上”。

回国后,被派到深圳,做起了电子表、电子琴的加工业务,一年就赚了35万元,这就是最初的中兴通讯。第二年,他用做贸易挣来的钱成立研发小组,专攻交换机领域,3年研发出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到1992年,中兴合同销售额已经突破1亿元。

就在这期间,任正非也来到深圳,1988年,他和几个人合伙凑了10万元,成立了华为,从代理交换机,逐渐开始自己做研发,推出了自己生产的数字程控交换机。

同城创业的两人,惺惺相惜,还多次聚在一起,讨论民族通讯崛起的道路。

但商场哪有永远的朋友?

针锋相对 撕破脸皮!

救中兴于水火 这位老人有什么能耐 原来他曾和任正非针锋相对

1996年,侯为贵和任正非都制定了新的计划,不再局限于交换机,而在新扩展的品类中,中兴和华为至少有70%的品类是重合的。

同城兄弟头一回有了针锋相对的苗头!是继续各自为战,还是直接撕破脸皮?

1998年,华为在湖南、河南项目的投标书中,加入了打击中兴的内容。第二天,中兴开始反击,如法炮制。结果,中兴赢得了订单。任正非不甘示弱,随后在法院起诉中兴,指责对方作引人误解的对比。很快,侯为贵便以相同的理由状告华为。

在这场大战中,中兴赢得了更多赔偿,而华为则赢得了更多市场。

从1998年到2000年,中兴年销售额从41亿元仅增至102亿元,而华为年销售额则从89亿元增至220亿元,一举奠定自己的王者地位。

结下了梁子的两家公司,在此后的15年里,时常贴身肉搏,从国内打到国外。

这样一位老人的出山,能否给中兴带来希望呢?你觉得中兴这事咋解决?特朗普又是咋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