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耨樓陀:阿毗達摩攝義論(一)

阿耨樓陀:阿毗達摩攝義論(一)

分別攝心品第一

無上正等正覺者,及諸正法最上僧,歸命敬禮我當說,阿毗達摩攝義論。

說此對法義,勝義有四種,心及心所色,涅槃攝一切。

論曰:此中先說心法,彼有四種,謂欲界心,色界心,無色界心及出世間心。

此中雲何為欲界心,謂喜受俱行邪見相應無疑非他教者,有疑及他教者。喜受俱行非邪見相應無疑非他教者,有疑及他教者。舍受俱行邪見相應無疑非他教者,有疑及他教者。舍受俱行非邪見相應無疑非他教者,有疑及他教者。如是八種,名為欲界貪俱行心。

憂受俱行鎮相應無疑非他教者,有疑及他教者,如是二種,名為嗔俱行心。

舍受俱行猶豫相應者,舍受俱行掉舉相應者,如是二種,名為痴俱行心。

頌曰:

八種貪為根,及嗔根二種,

愚痴根有二,是為惡十二。

論曰:舍受俱行眼識,如是耳識鼻識舌識及苦受俱行身識,舍受俱行等尋求心,及舍受俱行等貫徹心,如是七種,名為不善異熟心。

舍受俱行眼識,如是耳識鼻識舌識及樂受俱行身識,舍受俱行等尋求心,喜受俱行等貫徹心,及舍受俱行等貫徹心,如是八種,名為無因善異熟心。

舍受俱行五根門能引發心,如是意門能引發心,喜受俱行阿羅漢笑心,如是三種,亦名無因業心,如是已說,總為十八不具因心。

頌曰:

不善異熟七,善異熟八種,

業心有三種,斯十八無因。

離不善無因,是即名為善,

心有五十九,或為九十一。

論曰:喜受俱行智相應無疑非他教者,有疑及他教者,喜受俱行智不相應無疑非他教者,有疑及他教者,舍受俱行智相應無疑非他教者,有疑及他教者,舍受俱行智不相應無疑非他教者,有疑及他教者,如是八種,名為欲界善心。

喜受俱行智相應無疑非他教者,有疑及他教者,喜受俱行智不相應無疑非他教者,有疑及他教者,舍受俱行智相應無疑非他教者,有疑及他教者,舍受俱行智不相應無疑非他教者,有疑及他教者,如是八種,名為欲界有因異熟心。

喜受俱行智相應無疑非他教者,有疑及他教者,喜受俱行智不相應無疑非他教者,有疑及他教者,舍受俱行智相應無疑非他教者,有疑及他教者,舍受俱行智不相應無疑非他教者,有疑及他教者,如是八種,名為欲界具因業心。

如是一切即是二十四種欲界具因善心、異熟心、及業心。

頌曰:

依受智行別,數有二十四,

在欲界具因,善異熟及業。

欲異熟二三,二十善不善,

及業有十一,共有五十四。

論曰:尋、伺、喜、樂、舍、心一境性相應初靜慮善心,伺、喜、樂、心一境性相應第二靜慮善心,喜、樂、心一境性相應第三靜慮善心,樂、心一境性相應第四靜慮善心,舍、心一境性相應第五靜慮善心,此五名為色界善心。

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相應初靜慮異熟心,伺、喜、樂、心一境性相應第二靜慮異熟心,喜、樂、心一境性相應第三靜慮異熟心,樂、心一境性相應第四靜慮異熟心,舍、心一境性相應第五靜慮異熟心,此五名為色界異熟心。

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相應初靜慮業心,伺、喜、樂、心一境性相應第二靜慮業心,喜、樂、心一境性相應第三靜慮業心,樂、心一境性相應第四靜慮業心,舍、心一境性相應第五靜慮業心,此五名為色界業心。

如是一切,共十五種,名為色界善心,異熟心,及業心。

頌曰:

由靜慮有五,色界心差別,

善異熟業故,總有十五種。

論曰:空無邊處善心,識無邊處善心,無所有處善心,及非想非非想處善心,此諸心名為無色界善心。

空無邊處異熟心,識無邊處異熟心,無所有處異熟心,及非想非非想處異熟心,此四名為無色界異熟心。

空無邊處業心,識無邊處業心,無所有處業心,及非想非非想處業心,此四名為無色界業心。

如是一切,共十二種是為無色界善心、異熟心、業心,

頌曰:

四種無色心,所緣差別故,

由善異熟業,更立十二種。

預流道心,一來道心,不還道心,及阿羅漢道心,此四名為出世善心。

預流果心,一來果心,不還果心,及阿羅漢果心,此四名為出世異熟心。

如是共八種,為出世善心、異熟心。

頌曰:

出世四善心,由於四道別,

異熟心彼果,是八種無上。

噁心唯十二,善心二十一,

三十六異熟,業心有二十。

十二無色心,出世有八種,

如此應知心,總有八十九。

若再廣分別,一百二十一。

論曰:云何八十九種心而成一百二十一,謂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相應初靜慮預流道心,伺、喜、樂、心一境性相應第二靜慮預流道心,喜、樂、心一境性相應第三靜慮預流道心,樂、心一境性相應第四靜慮預流道心,舍、心一境性相應第五靜慮預流道心,此五種名為預流道,如是,一來道心,不還道心,及阿羅漢道心,共有二十心,如此如是,其果心亦爾,則出世心有四十種。

頌曰:

一一禪道果,分別各有五,

謂此無上心,共有四十種。

應知如色界,初靜慮等中,

出世道亦爾,及無色第五。

故初靜慮等,一一靜慮末,

各說十一種,共有二十三。

善心三十七,五十二異熟,

是故一切心,一百二十一。

阿毗達摩攝義論分別攝心品第一竟

(作者阿耨樓陀{約十一世紀末和十二世紀上半期},錫蘭長老。譯者法舫法師{1904-1951年},俗家姓王,河北省井陘縣臺頭村人,他是“太虛大師座下第一弟子”,他精通梵文、巴利文、英文、日文、藏文、中文6種語言,三度主編《海潮音》雜誌,兩度出國傳教,任首次世界佛教徒聯誼會中國籍常務理事。見《藏外佛經》第三冊,《法舫文集·第一卷》。編輯程淑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