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銀行不願接受房貸,難道房子未來不值錢了嗎?

浮雲人生217691005


熙熙攘攘,皆為利往,銀行作為盈利機構,不可能有錢不賺,銀行不願接受房貸是出於多種因素的綜合考量。

行業自律

根據央行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我國房地產貸款規模達34.1萬億,佔金融機構貸款比例的27%左右。可以看出銀行的貸款並不是全部都往房貸流動,雖然央行沒有明確限制房貸的額度,但是各家銀行都會心中有一把尺,或多或少,或緊或松而已。

銀行出於普惠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考量,在各行各業的貸款額度都是雨露均霑,若只專注房貸,就會造成旱的旱死,澇的澇死,不利於經濟的發展,滋生房地產泡沫。

銀行在月末,季度末,年末資金週轉緊張,要符合央行存貸比不超過75%的監管要求,在這段特別時期,去銀行貸款一般都是被拒絕或者延遲辦理。

風險考慮

銀行也是深諳不要把全部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出於風險考量,不會只做一個貸款業務,而是儘量分散風險。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房地產板塊較2018年年初的高點到目前已經累計跌幅達27.5%,說明資本市場對房地產市場的前景不是很看好,銀行一向對經濟數據很敏感,不可能不參考資本市場的態度。

再者,萬科,萬達等房地產龍頭努力地進行去房地產化,減少對商品房的利潤依賴,謀求多元化經營。春江水暖鴨先知,銀行不得不對房地產週期的拐點有所警惕,房地產行業作為典型的週期行業,不可能只漲不跌,會有高峰和低谷的轉換,銀行可不想成為最後一棒接盤者,且戰且退是銀行最好的戰略。

個人資質

銀行房貸確實有收緊的跡象,但不是每個人都拒絕放貸。銀行會根據個人的資產狀況,信用記錄,收入水平,還款能力進行綜合評定決定是否放貸,在房貸收緊的背景下,更是對個人資質優中選優。不是銀行不願意接受房貸,而是銀行不願意接受資質差的借款人的房貸。

樓市調控

在房子不是用來炒的,而是用來住的基調下,銀行通過在4.9%的貸款基準利率上浮10%-40%,提高首付比例,抑制炒房的投機情緒。房價過快上漲,會影響民生,竭澤而漁不利於銀行的長遠利益;房價過快下跌,會增加房貸的違約,帶來更多的銀行壞賬。銀行只有不偏不倚,站在天平的中間,才不會導致房價的暴漲暴跌,這也是出於銀行的利益考量。

房地產業只有維持平穩發展,才是符合所有人利益的最大公約數。


灞波兒奔WOO


銀行為什麼不願意大規模接受房貸了,金十君感覺有兩方面的原因。

銀行沒錢了!

首先,現在銀行存款已經沒有前兩年充足,隨著大家支付習慣的變化與存款利率的低迷,此種情況還有愈演愈烈的跡象。

銀行的資金成本越來越高,對銀行來說,房貸是一種薄利多銷收益又穩定的業務,但這也要求銀行要有充足的資金才能提供貸款。

但是近些年來,人們越來越不願意將錢存在銀行裡了,2017年,銀行業存款流失問題更為嚴峻。

除四大行穩健增長之外,中小銀行存款壓力巨大。截至2017年前三季度,25家A股上市銀行及郵儲銀行存款總計新增6.27萬億元, 同比少增近2萬億元。8家上市股份行平均存款增速年化比率僅為2%,遠低於2016年7.8%的全年平均增速。

國人銀行存款大幅度減少,結果導致了銀行資金短缺。

房貸雖然放出去很安全,但是房貸一般年限都在20年以上,有的還達到了30年,資金的流動性很差,這對銀行本就不多的資金情況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於是銀行提高房貸的貸款門檻,減少了房貸的放出量,也是無可厚非。

銀行防範業務風險

其次,國家對房地產宏觀調控,多地房價已下跌,銀行為了減少業務風險而減少房貸。

隨著全國各地紛紛開始打壓房地產投資行為,高槓杆的炒房者或將開始違約,市場上積累了太多的熱錢進入房地產領域,而且在一些監管不嚴的地方產生了貓膩。

受到政策的影響銀行收緊房貸,從資金面來抑制房價暴漲。銀行作為金融工具,自然要發揮一定的調控作用,收緊房貸、限制現金貸等資金流入房地產行業,能夠很大程度上遏制炒房行為。

但如果真的房價暴跌,那將會產生嚴重的經濟危機,銀行房貸將會出現很多壞賬,這也是銀行不希望看到的。

現在,銀行在漸漸地把貸款重心放到企業,也能增加銀行的資金防範風險,企業盈利好轉後,商業銀行對企業部門放貸的意願也增強了。央行數據顯示,2017年1-9月,企業部門新增中長期貸款5.51萬億,佔新增信貸的比重達49%,相比2016 年同期上升17個百分點。

號稱“金飯碗”銀行業為何不斷湧現離職潮?2018年全國企業退休工資究竟能上調幾何?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

發生在北京近郊通州的一場房產“鬧劇”,宣告了房價只漲不跌神話的破滅。

是這樣的:

話說,在北京近郊的通州,因為被炒房客瘋狂哄抬房價,房價從一萬多,短時間漲到了4萬多,房價翻了幾倍,創造了買房暴富不勞而獲的神話,令誠實勞動的人唏噓不已。

然而,正義到來,房產調控發威,炒房客做鳥獸散,通州的房價又快速的從4萬多,跌到了2萬多一平,價格幾近腰斬,一些以4萬多價錢買的購房者不樂意了。

於是數十名,身著印有“退房”短袖的購房者,聚集在通州K2十里春風的售樓處,恬不知恥的要求退房。

一個退房者信誓旦旦叫囂:“剛開盤的時候是4萬多,現在的售價是2萬多,相差兩萬,貶了一半,你說誰能願意?”

呵呵,真是可笑,你4萬買的房子,現在價錢跌到2萬,你不願意?

當你1萬買了房子,房子漲到4萬,賣房的房東是否也可以不願意,而讓你退房呢?

那些48元買的中石油的股票的人,當中石油的股票跌到8元的時候,股民是否也可以不願意,讓中石油退錢呢?

如果簽訂了合同,誰都可以反悔,那麼信譽何在?信用何在?還要合同幹什麼,還要法律幹什麼?

最關鍵的是你們把房價炒到了4萬,你們買房了,你們上了車,但考慮別人了嗎?那些等著買房結婚的人,因為房價暴漲而買不了房,結不了婚,他們願意嗎?

所以,這些要求退房的人,不過是些跳樑小醜,無理取鬧的典型罷了。如果他們能得逞,那才叫天理不容呢。

今天說這件事,不是討論這些無賴的行為是否合理的,而是從中看出一個被實踐檢驗的真理:就是三四線城市,即使房價翻倍,也會因為沒有真實的購買力支撐而跌回去。

最近,因為炒房客的興風作浪,全國三四線城市,甚至一些人口外流嚴重的縣城,房價都翻了倍,漲的牛氣沖天,不可一世。

似乎買了房子的人,註定包賺不賠,大有氣衝斗牛,飛上雲霄,登臨人生顛覆,直上福布斯富豪榜之勢

可是,韭菜總會有到收割的時候,黃粱美夢總有清醒之時。

通州這個比全國大部分三四線城市,都早漲過的三四線城市,已經房價腰斬了,說明什麼?

說明,別看現在很多濫竽充數的三四線城市,藉著棚改的東風,炒房客的推波助瀾,房價漲到了遠遠高於當地普通民眾承受能力的水平,即使看著熱烈雞血,也不過是南柯一夢罷了。

到時候,大潮退去,房價暴跌到正常水平,現在瘋狂接盤的接盤俠,希望不要像通州這些無賴一樣,

做被人恥笑之姿!

誰說房價只漲不跌?請看通州K2十里春風的售樓處的退房鬧劇。

誰說警告房價過高沒有事實依據?請看通州K2十里春風的售樓處的退房醜行。

誰說什麼時候買房都是正確的?請看通州K2十里春風的售樓處的退房無賴們。

輿論似乎對於房價暴漲的實例很是關注,但對於房價大跌的實例,總是避而不談,想想真是細思恐極:炒房勢力綁架了公關輿論,讓民眾以為房價只會暴漲,而忽視房價大跌的可能性。


軍輝論房


房貸現狀:要麼貴要麼等。審批嚴、放款慢、利率高的情況層出不窮。

我們都知道,所有做銀行信貸的都知道房貸是最優質的資產,雖然利率低,但是不良率等等各項指標也是最低的。在樓市最火的時候,各大銀行為了搶客戶拼了命的降利率,9.5折到8.5折的都有。理論上,9折就已經是虧損,但是銀行還是想先綁定客戶,然後想方設法從後續其他服務上挽回損失。

銀行喜歡剛需,因為不缺錢,因為穩定。即使在樓市熄火國家調控房地產的時候,銀行也是本著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按兵不動,見招拆招。

那麼問題來了,近年銀行為何突然大面積收緊房貸了呢?

因為,銀行是真沒錢了!

銀行的資金來源是通過人民存款和投資理財,然後通過放貸的方式支付收取利息賺錢的,意思就是它作為一個正規的中介,別人把錢給它,它去放貸收取利息,然後把利息分給投資者這就出現了利息,而銀行的存款利息也是為了吸引更多人來存錢,這就是銀行的資金來源。

而從央媽統計的數據來看,上市銀行企業的增速從2016年的7.8%到2017年的2%,吸納存款的效率遠不如從前,而銀行在2017年的下半年,銀行業的增速跌破10%。
去年上半年來看國人的存款和流通貨幣減少了3萬億人民幣,國人銀行存款大幅度減少,結果導致了銀行資金短缺。

雖然現在還有部分銀行在辦理購房貸款,但是下發的期限被無限延長了,所以只有等明年的額度下發之後才能下發貸款,但是現在投資理財多了,而且外加馬雲的支付寶餘額寶的推出,導致更多銀行存款下降,無錢可貸。

銀行不是慈善機構,賺錢是他的本質。

前幾年,銀行找不到多少優質的企業做貸款,把大量額度都挪去了房貸上。因此,很多朋友會發現前幾年的房貸還是很好批的。

但是最近不行了啊,隨著全國各地紛紛開始打壓房地產投資行為,高槓杆的炒房者或將開始違約,市場上積累了太多的熱錢進入房地產領域,而且在一些監管不嚴的地方產生了貓膩。

雖然房貸有房子作為抵押,算是非常安全的資產,但是一旦放貸,時間長達20年、30年不等,流動性非常差,表面上做大銀行資產,但是短期可以利用的流動資金非常少了,銀行越來越缺錢。相反,如果銀行選擇高利息放款,他們能賺的更多。

所以,坦白說,要不是前幾年其它部類的貸款越來越難放,銀行們才不至於做那麼多房貸,而且做房貸賺頭是很少的。

銀行受監督,再也不敢輕舉妄動。

最近,銀行左有“央媽”,右有“銀爸”,中間還有外匯管理局這個姨姥姥盯著,一舉一動都在他們的監管之中。銀行已經是國家失寵的“親兒子”。

銀行有很多考核指標,貸款額度也是有限制的, 並不是想放多少就放多少。還有就是,如果貸出資金沒有辦法收回,形成壞賬,是要靠計提資金去覆蓋的, 所以放款這事並不是來者不拒,而是要層次篩選出優質的貸款客戶。


在我們越來越意識到本金重要性的同時,銀行也在不斷收緊貸款,房貸緊、消費貸緊、個人經營貸款緊,這無疑是在向我們昭示:資金荒正在逐步逼近。


雲掌財經


現在買房貸款利率不斷上調,以前能夠低至八折,如今上浮20%左右,月供成本要增加幾百元甚至幾千元。

銀行為什麼不願意大規模接受房貸了,感覺有兩方面的原因。

1、受到政策的影響銀行收緊房貸,從資金面來抑制房價暴漲。既然上面已經發話了要對過熱的房價進行調控,銀行作為金融工具,自然要發揮一定的調控作用。收緊房貸、限制現金貸等資金流入房地產行業,能夠很大程度上遏制炒房行為。

2、銀行打心眼裡不再把房貸看做香餑餑了。以前房貸業務是銀行壞賬率最低、回報率最高的業務,2016年房貸的不良平均水平在0.29%左右,遠遠低於其他業務1.52%的不良率。雖然現在利率上浮了不少,但從08年央行多次降息,目前的基準利率仍處於很低的水平。房貸總額收緊的情況下,其他類型貸款利率更高,銀行更容易賺到錢。算上通貨膨脹,銀行在房貸中也僅能屬於薄利多銷。此外,全球加息潮可能到來,我國也會跟風,那銀行的存貸利差進一步減小,銀行收緊房貸確實可降低風險。


還要一個問題,未來房子會不值錢嗎?這個不太可能出現,把目前的通貨膨脹速度算上,人們確實是賺到了更多的錢,寄希望於房子降價,可能性很小。大城市買不起,就會去小城市,如果連小縣城都買不起了,那還真是危險了。如果真的房價暴跌,那將會產生嚴重的經濟危機,銀行房貸將會出現很多壞賬,這也是銀行不希望看到的


藍藻能源


有媒體報道,浦發銀行首套房利率從一個多月前執行的基準利率上浮15%調整至上浮20%;招商銀行則從10%上調至20%。另有部分銀行對商業貸款並不受理,只受理公積金貸款和組合貸款。為什麼現在銀行不願接受房貸,難道房子未來不值錢了嗎?


當下銀行不是不願接受房貸,而是不得已而為之收緊房貸。這主要出於以下幾個原因:


從資金安全角度來說,目前樓市近乎瘋狂,監管層對於流向樓市的資金是見一處打一處,從銀行委外到房企信託,再到首付貸、消費貸。而樓市缺乏資金的話,就意味著開發商沒錢拿地蓋樓,或者說爛尾樓;老百姓借不到錢付首付。蓋出的樓少人買,甚至有價無市,這對銀行的資金就提出了很大的挑戰。銀行是聰明的,為了防範這個風險,收緊房貸也是出於這些考量。


從流動性的角度來說,個人購房貸款一般期限都在10-30年,流動性非常差。但銀行這邊又吸收不來存款,這些錢根本不願往銀行跑:


根據2018年3月1日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月底,國內貨幣基金總量高達7.3萬億元。


根據網貸之家發佈的《P2P網貸行業2018年4月月報》顯示,截至2018年4月底, P2P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達到了69758.04億元,與廣東省GDP總量相當。


2017年居民貸款增加了7.1萬億(短期貸款增加1.8萬億!中長期貸款(房貸)5.3萬億元)。中國居民新增人民幣存款下降到了4.6萬億元。

看得出,銀行的錢全都被這三大渠道吸走了,而通過理財產品和同業拆借弄來的錢期限大多在1年以內,這就產生了資金的嚴重錯配,即資金大頭被長期佔用,只能用短期資金勉強維持正常運營或者借短放長。


雖然央行投放MLF等,但也無法從根本上緩解流動性緊張。畢竟這種工具只是中短期的,而房貸是長期的。而這對於銀行流動性管理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今樓市雖然依然火爆,但無疑其中的風險已經積聚不少,環京周圍的樓市已經出現了斷供的情況,一旦出現房貸壞賬,對銀行的打擊將是致命的。


從盈利性的角度來說,利率市場化和互聯網金融的衝擊下,銀行的資金來源成本不斷增加,住房貸款的盈利空間正在壓縮,儘管現在房貸利率在上調,但是受到調控政策影響,不但將許多剛需擋在了門外,同時監管層也對房貸嚴加限制。一邊買房需求被壓制了,一邊又不讓貸,因此房貸對於銀行的誘惑力越來越弱。


最後,那就是順應宏觀環境與政策,目前監管層希望維護金融市場穩定、降槓桿、服務實體經濟,而樓市吸走大量實體經濟資金,同時又抬高居民槓桿,一旦出問題還會影響國民經濟,因此樓市過度繁榮,監管層肯定是不允許的。況且,在中美摩擦和大國博弈這個背景下,核心競爭力終究是實業,而不是房地產。


小白讀財經


現在銀行不接受房貸是因為,受到了政策監管要求。

2017年以來,國家要求“嚴格管控各類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金融監管機構將消費信貸流入房地產市場情況作為監管檢查重點,加大違規行為問責力度。

此前,隨著房貸收緊,多地銀行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性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的情況增多,甚至出現消費貸變身“首付貸”的現象。

銀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透露,目前主要採取的監管方法有三種:

一是開展風險排查

北京、廣東、上海、廣西、貴州等銀監局迅速部署開展消費信貸資金流向排查。

二是加強規範管理。

福建、深圳、江蘇等地出臺多項監管政策,規範貸款。

三是加大監管問責

江蘇、上海、重慶等銀監局針對消費貸款用於個人購房首付的行為進行行政處罰,督促整改落實,部分銀行也對違規挪用資金做了收回處理。

銀監會將嚴厲打擊“首付貸”,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防範房地產泡沫風險。


其次是因為,銀行自身也要評估風向。

一般來說,銀行可貸給買房人的金額為房子評估價格的50-70%(新房為合同價格),如果是二套,根據政策要求,估計可貸比例更低20-50%。

如果房價上漲,意味著貸款人沒有還款意願,不還貸了,銀行拿走房子去拍賣,也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是房價波動期,或者下跌,或是購房需求受到控制的時候,貸款人如果出現了違約不還貸,銀行拿了房子,一是房子賣不出去,二是賣不出價格來。這時候,銀行就需要承擔一些損失。這是銀行不願看到了。



我是家族財富密碼資深研究員九三。更多的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頭條號。

關注不迷路。如果您覺得不錯,麻煩您點個贊,謝謝!

更有豐厚獎品不定期回饋,謝謝!


家族財富密碼


不是不願接受房貸了,是國家調控,防止一些人惡意炒房。


就目前來說銀行下房貸,對一些炒房客來說,非常有利,他們利用一些閒散的資金,通過金融槓桿,在房價上漲的情況下,大量買房,然後過段時間,通過中介高價掛出,給市場一種假象,房價上漲的很快。



在目前社會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情況下,永遠不要想象房子未來不值錢,錢只會越來越不值錢,相對應等房子永遠在升值。


空空空的江南情懷


實際一點講,銀行不願接受房貸,情非得已,絕非本意。跟房子未來值不值錢,並不是正相關。

首先,個人住房貸款一直以來是銀行的優良資產業務、比較來錢的事情,一向整體規模較大,從房地產發展的歷史角度看,產生的市場作用也較大。

從業務比例看,在2016年,銀行新增貸款中有接近一半是個人房貸;在2017年,這一比例也有近四成。央行最新的統計數據也顯示,2018年一季度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22.86萬億,同比增長20%。

從歷史進程看,1991年,個人住房信貸在中國起步,央行於1995年8月頒佈了《商業銀行自營住房貸款管理暫行辦法》,這被業界視為個人房貸步向正軌,不過,那時的個人住房貸款只能用於購買用公積金建造的自用普通住房。1998年4月,央行發出《關於加大住房信貸投入支持住房建設與消費的通知》,隨後頒佈《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最大的標誌意義是:個人住房貸款開始可用於購買所有自用普通住房。此後個人房貸被政策所鼓勵。1999年,央行下發《關於鼓勵消費貸款的若干意見》,最受關注的是將個人住房貸款最長期限延長到30年。這些政策導向直接推動住房制度改革:福利分房正式終結,貸幣分房融入城鎮百姓的生活。

所以,個人住房貸款業務,在近20年的時間裡,是銀行非常主要的傳統業務,這裡面既有政策面的鼓勵,也有市場面的需求。

其次,現在銀行不願接受房貸,也是一個事實。因為中國正在迎來新一輪的住房制度改革,“房住不炒”成為政策指向。應當說,“房貸難”是監管的結果。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發展有兩個現實,我們不應當忽視:一是,現在一二線一些熱點城市的房價水平已經非常高了,房價的泡沫已然顯現,藉助信貸槓桿炒房的現象也不鮮見;二是,太多的熱錢進入房地產領域,而不是實業經濟,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不良後果;三是,房價高了,對人才吸引相當不利,對核心城市未來經濟發展也帶來重要的不利。

第三,從當下政策面指向上看,維護金融市場穩定、降低槓桿、服務實體經濟是重點。

監管面對此的定調相當精準,從國家長遠發展而言也必須如此。從當前發生的中美貿易摩擦看,在大國經濟的博弈中,核心競爭力是實業,而不是房地產。中國經濟脫虛向實,已有了一定的基礎,而且在此基礎上一定要獲得更多的鼓勵與推進。

此外,高槓杆炒房帶熱了投機氛圍,本身也給金融業、房地業埋下了“定時炸彈”。現在,這顆“炸彈”也到了拆除引信的時候了。

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不需要投機,這已是一年多的樓市調控發出的鮮明信號。現在,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最需要的是,穩定與健康。而銀行業在其中,所起到的應是疏導作用。

最後說下,個人房貸的利率攀升、額度艱難之外,個人租房貸款正在散發出新的、旺盛的生命力。因為,中國樓市正向“租購併舉”行進。這一點,值得我們關注。


波士財經


你好,你的問題為什麼現在銀行不願意接受房貸,難道房子未來不值錢了嗎?我覺得就是兩個方面,第一,為什麼銀行在房貸方面要緊縮,第二,房子在未來是不是優質資產。我分別對這兩個方面來做一些分析。




首先從大的宏觀層面來講,我們國家目前正處於去槓桿的時期。監管部門正在要求企業和居民去槓桿,也就是說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因為銀行作為我國主要的金融機構,也承擔著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職責。所以這次銀行緊縮房貸主要還是受到大的政策環境的影響。

那麼從房地產的整體狀況來說,我國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高速發展了十年,現在在局部地區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產能過剩。接下來的發展已經很難像以前那樣實現高速的增長,而政府也希望是平穩健康的發展。


目前的房貸利率基本上取消了優惠折扣,而且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浮,那麼通過這種價格手段也可以抑制一部分需求。所以銀行在房貸方面的緊縮政策,主要是為了適應政府監管機構的要求。

當然,銀行作為一種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主體,那麼他的所有行為都要符合銀行經營需要,銀行的基本經營要求就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實現利潤最大化。所以緊縮房貸的過度擴張也符合銀行的這一需要。

那麼房子在未來還是不是優質資產呢?我認為這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第一就是房地產的基本屬性,第二就是房地產的相對價值。

從房地產自身來講,我認為房子在未來還會是比較優質的資產,因為我國的城市化尚未完成,房子的剛需在一定的時間內還是存在的,因為這個房子不僅僅是承擔著居住的價值,而且她還承擔著一個家庭的教育,醫療,社會福利,金融等基本功能,所以能承擔這些功能的房子仍然是優質的資產。

另外一個就是相對的優質。因為好的資產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也會不斷的出現,過去的十年,大部分地區確實房子最優質的資產,沒有之一。那麼以後還會是這樣子的呢,我認為不可能,因為很多的優質資產會不斷的出現。也就是說不一定要通過購買房子來獲得資產的保值, 所以房子作為優質資產的地位,必將不斷的下降。

那麼總結起來,我的觀點就是:第一,政策和市場的兩大因素共同促成了這次房貸的緊縮。第二,具備多重功能價值的房子仍然是優質的資產,但是從整體來看將會出現更多的優質資產,房子的地位將不斷下降,也就是說人們會有更多的投資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