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那年,師兄慫恿我刷信用卡在武漢買4套房

摘要:他說:建議你們用信用卡買房,再用買的一套做抵押去買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

18歲那年,師兄慫恿我刷信用卡在武漢買4套房

撰文|杆姐

今天被18歲刷屏,看到朋友圈有人說最後悔的事是十八歲那年沒勸父母多買幾套房。夜深人靜,情不自禁想起了我的18歲那年,發生的和房子有關的一件“小事”。

那年我正上大二,脫離了父母管教的我向放飛的野鴨一樣到處參加社團活動。也是在一個校園報紙的社團裡。我結識了我的師兄:也就是現在一起搭檔的合作伙伴。

那時尚且還算是白衣飄飄的年紀,至少我們都如此嚮往的。彼此間談論的都是形而上的精神世界:哈耶克、陀思妥耶夫斯基、卡爾維諾…

18歲那年,師兄慫恿我刷信用卡在武漢買4套房

但也就是那個年代:淘寶興起、信用卡開始流行,記憶中印象深刻的畫面就是,隔三岔五宿舍就會有一些陌生的訪客敲門推銷信用卡,憑藉一張身份證和學生證,填幾張表單即可辦理。填完後還會有禮物。

我們自制力差的幾個小夥伴,一般都是來者不拒:有錢花還有禮物拿,填唄!我和我的小閨蜜前後辦了五六張:工行、中信、建行、招行、廣發。

因為是學生,辦卡相當容易,但相應地一開始的信用額度不會很高。不過額度會隨著信用積累而提升。加上臨時額度,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18歲那年,師兄慫恿我刷信用卡在武漢買4套房

我們的學校在武漢,光谷廣場附近。彼時的光谷還算是荒涼的近郊,不過也已經啟動建設。就在我大二那年,廣場邊的一座新的商業綜合體建成。與此同時,另一座商業寫字樓也快要完工。

印象中光谷的新建商品房價格普遍在5000元左右,之所以有這個印象是因為正好那段時間,和我們關係不錯的一位老師買了光谷的房子。

5000元一平米,對於我們從小聽著幾百塊,一千多房價長大,來到大城市讀書,每月生活費才1000塊的學生黨來說,感覺就是天價。5000塊一平,100平就是50w,更是個天文數字。

18歲那年,師兄慫恿我刷信用卡在武漢買4套房

一天晚上,社團的幾個小夥伴如往常一樣夜宵、壓馬路、談天說地。看見拔地而起的一幢幢高樓,突然我師兄就彷彿某種生物附體,來了一句:建議你們用信用卡買房,再用買的一套做抵押去買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

對了,那時還沒有限購一說,調控基本沒有。首付也低得可憐,總之就是一句話:有錢隨便買!

大晚上涼風吹的我渾身打顫,聽了師兄一席話,感覺他像是腦子被風吹傻了。呵呵兩聲,再無回應。

當時以為他只是開玩笑,沒想到後來他還堅持不懈地用這個想法慫恿其他人,我覺得他可能又瘋了。畢竟他就是這樣的人:總是有些偏執的瘋狂。

你肯定會問他自己為啥不買?因為他膽子也小啊!作為一名身負助學貸款的貧困青年,他連信用卡都不敢辦,因為花了沒錢還。

可惜的是,他這個“前衛而大膽”的想法沒有得到圈內任何人的回應。大家繼續談戀愛、吹牛、打座…

18歲那年,師兄慫恿我刷信用卡在武漢買4套房

不過他自己依然對這一想法抱有執念,終於在2013年,自己用信用卡買了兩套房。

在做這個決定之前,他給我打電話,我依然覺得他瘋了,但也沒有多加勸阻,畢竟他已經成年,也沒有找我借錢,我表示尊重他的決定。

彼時,我依然還是一枚忙著風花雪月的天真少女。

時間是把殺豬刀,又過了幾年,這幾年,武漢的發展節奏和中國所有一二線城市的節奏保持高度一致。地鐵修了一條又一條,房價翻了幾個倍。這些故事,想必大家都瞭然於胸。

18歲那年,師兄慫恿我刷信用卡在武漢買4套房

當初的貧困青年:我的師兄,如今已經身價幾百萬,而歲月除了在我身上刻下一道道年輪,沒有留下一片雲彩。

寫下來不是因為後悔,而是為了紀念我們笨拙的十八歲。你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