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雨辰媽媽被熱議,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朱雨辰媽媽被熱議,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朱雨辰是誰?

朱雨辰媽媽被熱議,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1979年出生的內地男演員,2002年畢業於中戲。2007年飾演《奮鬥》裡肆意張揚、瀟灑不羈的華子

朱雨辰媽媽被熱議,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2009年出演《我的青春誰做主》裡崇尚自由與愛情、個性張揚又有責任心的陽光男孩方宇,並獻唱同名單曲

出道十餘年間參演10多部電視劇,以及12部電影.曾獲得“最受歡迎男演員”獎、“年度熒屏男主角”、“年度最受媒體關注男演員”、“新銳男演員”、“年度最具潛力表演新人”獎。

按說也是高產演員,為什麼他近40歲仍然未婚、事業不慍不火,卻突然因為“朱雨辰媽媽”上熱搜,而被刷屏了呢?!

1

最近,朱雨辰的71歲老母親上了檔綜藝節目《我家那小子》,作為嘉賓之一的明星媽媽在演播室裡觀看孩子的獨居生活視頻。

朱雨辰媽媽被熱議,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在第一集有關朱雨辰媽媽的表述裡,觀眾其實都沒覺得有什麼不妥。

尤其是從上海帶80只大閘蟹到北京的事兒,倒是引發了許多網友的共鳴——還記得每年春節後微博必備熱詞“媽媽給裝的後備箱”嗎?那些讓兒女帶上的東西,其實滿載的都是父母的愛。

2

但到第二集,風向卻突然變了。

總的來說,就是朱媽媽在本集中提到了一個觀點,“男女分工不同,女的就應該做賢妻良母。

朱雨辰媽媽被熱議,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引發熱議,將朱媽媽供上熱搜的那段話

其實,在說這句話的前後,朱雨辰媽媽提到的是自己作為“良母”的日常生活。

比如她的日常,是會為了照顧朱雨辰在劇組另起爐灶給孩子做飯,是為了照顧兒子,捨得十年如一日,每天早上凌晨4點起床給孩子燉梨汁的。

她提到自己“是用整個生命來對待兒子的”,“其實沒有自我”,“我頂兩個菲傭”;

3

說這些形容詞的時候,朱雨辰媽媽並不是抱怨,而是滿足,甚至幸福的。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日常,朱媽媽才提到自己理想中兒媳的樣子,才說出了那番有關賢妻良母的話。

這番話“不好聽”,但它至少是真實的,至少代表著一部分母親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是“良母”對於“賢妻”的渴求

朱雨辰媽媽被熱議,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朱雨辰媽媽找兒媳的原則,不好聽但是很真實。

在節目中,朱媽媽其實也意識到了“賢妻”的高要求給兒女生活帶來的影響,她先是坦言自己給女兒帶來的壓力;而後又表示要向兒子道歉,“我也覺得他的感情我干涉得太多了”,“我沒有尊重兒子的選擇,可能對兒子造成了一些傷害。”她也提到在這個節目之後會“改變自己”,“一定要改!”

朱雨辰媽媽被熱議,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71歲,為了兒子表示說要“改”,這種表態本身,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呢。

4

第二集播出後,在網上迅速發酵,一石激起千層浪。朱媽媽甚至上了熱搜。網友言論一邊倒的轟擊這位朱媽媽,紛紛說朱雨辰的“注孤身”源於她對兒子無縫銜接的愛。

客觀來講,朱雨辰的媽媽其實是中國很普遍的母親群體的縮影。

中國“60後”及之前的N代女性,大部分都是類似這種“付出型”的母親。這些媽媽和她們所代表的母愛,其實很偉大,這種無私的付出讓人欽佩,也惹人心疼。

而今,職業女性的社會責任並不少於男性,家庭關係也不再是單純的“男主外女主內”。當代女性對於妻子、母親概念的定義,也與她們的長輩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

因此,當朱雨辰媽媽懷著對自身“良母”的認知、以“賢妻”的條框去審視兒子的戀愛對象時,自然會有失落甚至衝突。

這種衝突不僅體現於她與兒子、女兒對於婚姻的理解不一致上,也體現在網友對於她“賢妻”表達的不理解上。

朱雨辰媽媽被熱議,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一種原本值得欽佩的情感,為何在現在的網絡上引發軒然大波?只是因為當下,時代有了變化。

5

而在爭論過後,我們也要想想,當越來越多地人在呼籲這個世界應該存在多樣性的年代,對於母愛,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理解“多樣性”的存在?

朱雨辰媽媽被熱議,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就像,放手是一種愛;捨不得放手,也是愛啊。至於這些愛最終帶來了什麼,指向了什麼,那是別人的事,在別人的感受上強加我們自己的認知,也是不合時宜的。

關於父母與子女的“緣分”,最後送上臺灣作家龍應臺寫在散文集《目送》中的那段話: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

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

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

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

不必追。

朱雨辰媽媽被熱議,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