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竹韻
在《紅樓夢》這個大環境裡,寶黛的愛情是註定不會有結果。黛玉是何等聰明的孩子,大局她自己也很清楚,即使把心思告訴賈母也未必管用。賈母是十分愛黛玉的,但是她之所以不能明著促成這對鴛鴦,原因有幾方面:最大的原因是要為大局考慮,其次是王夫人、封建枷鎖、還有黛玉自身的原因。自我認為最主要的是寶玉的原因。
第一賈母要顧全大局:像賈母這樣活了七老八十的老人精,寶黛之間這點小兒女情長的事,連紫娟作為小丫頭都知道了,她怎麼能不知道?記得清虛觀張道士當著賈母的面給寶玉提親,回來後寶黛之間鬧彆扭,這次彆扭幾乎也驚動了府上所有人,也驚動了賈母,賈母哭著說“我這老冤家那世裡的孽障,偏生遇見了這麼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不是冤家不聚頭”。這明擺著賈母是知道的。而且也很心疼兩個孩子。之所以沒明著支持,只是在為大局考慮。因為當時整個賈府只是面子好看而已,實則外強中乾,作為最高統治者的賈母也希望賈府能強大起來,而寶釵和黛玉比,黛玉父母雙亡,寶釵家是皇商,家境殷實,娶了寶釵無疑是給賈家注入新的力量。
第二因為王夫人:賈府第一代是功臣,而兒孫只知道吃喝玩樂,沒有什麼作為,賈政職務不高、賈赦因世襲雖有職位卻沒實權、賈珍賈璉更不用提。在賈府日益衰落的時候,王夫人無疑是最最大的王牌,孃家兄弟王子騰是京營節度使,後來又升為九省統制,女兒元春是貴妃,她是當今皇帝的岳母,她的妹妹薛媽家是皇商。有了這幾重身份,哪怕她自身再無能,她在賈府的地位也可想而知,而且貴妃元春也贊同“金玉良緣”,記得端午節,元春贈送的禮物,只有寶釵的和寶玉是一樣,這說明元春也沒贊同寶黛的婚姻。以賈母的精明,她不會因為寶黛這點事和兒媳王夫人、貴妃孫女兒對著幹。王夫人其實骨子裡是不喜歡黛玉的,只是看在賈母的份上,面子上做得讓人無話可說而已。表面拿晴文開刀,實則是對黛玉不滿的發洩。這點賈母也不是不知道,而睿智的賈母總是會顧全大局凡事不捅破,她老人家也是希望和萬事興。王夫人除了佔有人事上的優勢以外,她還是寶玉的親生母親,在封建社會里,兒女的婚姻理應由父母做主,而賈母必竟是祖母,隔了一輩,以她老人家的睿智,也不可能什麼都搶著做主。記得賈赦要把迎春嫁給孫紹祖時,賈母明知道不行,也沒去阻攔,何況是王夫人的寶貝兒子寶玉娶親呢?
第三因為封建枷鎖:在封建社會,男女婚姻大事只能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是無權過問的。聰明的黛玉是大家閨秀,生來穩重、矜持、嬌羞,即使沒有以上的種種因素,她也不可能把心思告訴賈母。她也明白即使告訴賈母也沒用,還有可能惹禍上身,也有可能從此被人鄙視。
第四黛玉本身的原因:黛玉生性多愁善感又多病,總是以淚洗臉、病魔纏身,象個藥罐子。寶玉是家孫,黛玉是外孫女,賈母雖疼黛玉,但更疼寶玉。她會更為寶玉的未來著想,因為黛玉身體太嬌弱,別說傳宗接代,說不定哪天就撒手人寰,總不能讓自己讓寶貝孫子成為鰥夫吧?另外,黛玉較為任性,與人相處不太注意分寸,常給人留了口舌。而寶釵卻恰恰相反,處事圓融,深得大家的喜歡。這也是讓賈母也無能為力的點。
依我看,最主要是寶玉的原因,他就活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優越環境裡,動不動就瘋瘋癲癲,雖然心地善良,但活象個軟麵條,沒有一點男兒該有的擔當,如果他能夠有點主見,敢說“非黛玉不娶”,我看誰敢阻止?即使皇帝老爺下旨也沒用。哈哈,這當然是我的一廂情願。僅代表個人觀點。
宗上所述,即使黛玉把心思告訴賈母,也不會有什麼好的作用,還有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反作用。
國家高級評茶師
《紅樓夢》,林黛玉為何不把自己的心思告訴賈母?如果像紫鵑說的告訴了賈母會怎樣?
林黛玉冰雪聰明,賈寶玉和她情投意合,最終兩人卻天人永隔,沒走到一起,林黛玉為什麼不把自己的心思告訴賈母呢?
不能告訴賈母,何況告訴了也沒用。
咱們看賈府,會覺得賈府簡直烏煙瘴氣,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都有,但是關上門從外面看,賈府仍然是個講規矩的地方。賈氏一門兩國公,可不是蓋的。別的不說,只要李紈這個道德標兵在,賈府就是好樣的,豪門人家的媳婦,清貴人家的小姐,安安分分地教育丈夫留下的獨根孤種,可不就是該被表彰的貞潔烈婦嗎?只要有李紈,賈府就是講禮節的地方,就是道德上完美的人家。
林黛玉是不是賈府人?不是也是。她雖姓林,卻是如賈府三位本尊小姐一樣教養的,是依附母舅家的表小姐,她在賈府人心中,就是賈家小姐——有意不認可的,其實是格局太小了,縱觀歷史,這樣的表小姐,前途可近更可遠,一味地強調她不是自家人,只能說明眼界不夠,看看人家長孫皇后,高家人可沒有說閒話的。
林黛玉有了和賈寶玉在一起的心思,這很正常,他們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日久生情,可以理解,這一點,賈母也是認可的,所以紫鵑闖禍嚇寶玉,賈母沒有為難她。但是,知道是一回事,林黛玉真敢說出來,那就是不知禮,不知廉恥了。
那個時代的千金大小姐,婚姻的路數,從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把三媒六聘的程序走完,才有被人尊重的可能,你要是敢自由戀愛,後果嚴重到你會懷疑人生。大小姐們連《西廂記》這樣的小說都不能看,更不要說有自主婚姻的想法,就是真的看中了,碰巧父母(輩)都同意自己的意中人,也得走走謙虛的過場,說一大堆的套話,哪有這麼大大咧咧地就表露出自己的想法的人?如果真有,不是二百五,就是沒家教,不懂禮。林黛玉是侯門千金,禮是必須遵從的。
不懂禮的人會有什麼下場?賈母曾經說過一句話:“可知你我這樣人家的孩子們,憑他們有什麼刁鑽古怪的毛病兒,見了外人,必是要還出正經禮數來的。若他不還正經禮數,也斷不容他刁鑽去了。就是大人溺愛的,是他一則生的得人意,二則見人禮數竟比大人行出來的不錯,使人見了可愛可憐,背地裡所以才縱他一點子。若一味他只管沒裡沒外,不與大人爭光,憑他生的怎樣,也是該打死的。”
不懂禮的孩子,長得再好,再可人意,再聰明,再得寵愛,只要沒禮數,不為大人(家族)爭光,都是該打死的,該打死的!該打死的!
如此,林黛玉能告訴賈母:哦,親愛的外祖母,我看上了寶玉,我和他情投意合,您能給咱們作主,讓咱們成親嗎?
——不知廉恥的東西,枉我這麼疼你,你卻這麼丟我家的臉,壞我家門風?打死!
禮義這東西,是社會的根基,門風這東西,是一個家族生存的根本,而一個女孩子,就必須保有清白,既是思想,也是身體,所以尤三隻能死別無它路。
退一萬步講,就算賈母不打死林黛玉,看在賈敏的份上留她一條命,或者說賈母開明到為她破例的程度,賈母也是沒有辦法獨立完成她的親事的。因為寶玉是王夫人和賈政的兒子,她賈母雖是一品誥命,卻也是賈府一份子,是社會一份子,她也不能越過禮,也得考慮方方面面的事情。
兩姓結為秦晉之好,不是那麼簡單的,大家族講究的門當戶對,牽扯了太多的利益,王、賈、林都一樣,要搞一言堂,沒那麼簡單,連皇帝都做不到,何況是深宅一婦人如賈母者?
葉之秋
林黛玉是不敢把自己的心思告訴賈母的。
因為在封建社會,男女婚姻問題,只能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是無權過問的。且只能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沒有一點自主權。
再說,在那個時代,人們都是很封建的。一個小女孩兒,是很難啟齒向別人說自己的心思的。因為那個時代的說法是女孩大了要找婆家,而不是找對象。自己給自己找婆家,那是會被貽笑大方的。
林黛玉的心思,連身邊的丫鬟紫娟都能看得出來,精明能幹,老於世故的賈母會不知道嗎?
在小說《紅樓夢》第五十七回裡,紫鵑嚇唬寶玉,說林黛玉要回蘇州了,寶玉信以為真,迷失了本性,驚動了整個賈府。連賈母見了紫鵑,都眼內出火,罵道:“你這小蹄子,和他說什麼了?”
紫鵑忙道:“並沒說什麼,不過說幾句頑話。”誰知寶玉見了紫鵑,方噯呀了一聲,哭出來了。……誰知寶玉一把拉住紫鵑,死也不放,說:“要去連我也帶了去。”眾人不解,細問起來,方知紫鵑說“要回蘇州去”一句頑話引出來的。賈母流淚道:“我當有什麼要緊大事,原來是這句頑話。”又向紫鵑道:“你這孩子素日最是個伶俐聰敏的,你又知道他有個呆根子,平白的哄他做什麼?”
賈母為何流淚?是感動還是想起來這事她作不得主?
其實,賈母也很為難。她主張林黛玉嫁給寶玉。可是,她畢竟是祖母,不是寶玉的父母。在封建社會,兒女的婚姻大事,是需要他們的父母同意才行的。
試想,連賈赦要把迎春嫁給孫紹祖,賈母明知道不行,她都說無法阻攔,何況寶玉娶親呢?
王夫人的女兒元春是貴妃,她本人是皇帝的岳母。她的兄弟王子騰是京營節度使,後來又升為九省統制。
賈府的兒孫,只知道吃喝玩樂,沒有什麼作為。賈赦襲了世職,卻沒有實權;賈政的職務比較低。賈珍賈璉更不要提。
在賈府日益衰落的時候,賈母會因寶玉的婚事得罪自己的兒媳嗎?
端午節,元春贈送的禮物,只有寶釵的和寶玉一樣,說明元春也是贊同金玉良緣的。以賈母的精明勁兒,她也不會和自己的貴妃孫女兒對著幹。
林黛玉比較嬌氣任性,平時也不太注意和寶玉之間的分寸,給人留了口舌。她這種情況,在當時是不被看好的,寶釵卻恰恰相反。所以賈母也無能為力的。
賈母疼黛玉,但她更疼寶玉。寶玉是家孫,黛玉是外孫女兒。為寶玉的未來著想,她也不會贊同木石前盟。因為林黛玉身體太嬌弱,說不定哪天就會撒手人寰。總不能讓寶玉早早就成為鰥夫吧。
因此,黛玉就是聽紫鵑的話,對賈母說了,也未必管用。
飛雪迎春666
不能說。爽朗如湘雲,在襲人談到“前兒聽見你大喜了”的時候,也只能紅著臉吃茶不答,接任何話,都有輕浮之嫌。何況是嬌羞的林妹妹?
在那個時代,就是尤三姐,也不能明白地表示自己心儀的對象是誰,當著賈璉的面,只能說一句“別隻在眼前想,姐姐只在五年前想就是了”,讓姐姐去猜。林黛玉如何主動表明心有所屬,還不像尤三姐是愛著五年前有一面之緣的陌生人,而是身邊的寶玉,那簡直是等於公開宣佈自己不貞、傷風敗俗、應該沉塘浸豬籠!
如果她說了,賈母會如何看待她?一個不知羞恥的外孫女,會是心愛的孫子的德配嗎?更重要的,林如海把女兒託付給賈母,賈母把外孫女教養成這個樣子?你想賈母會不會慚於女兒女婿、甚至一氣而病、而亡?
林黛玉怎麼可以這樣?
棲鴻看紅樓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要問一下題主,像賈母這樣活了七老八十的老人精,她對寶玉和黛玉的感情,難道不知道嗎?當然不是,賈母可以說看的比誰都清晰而又透徹。
《紅樓夢》第二十九回,一行人清虛觀打醮回來,因為在觀裡時張道士當著賈母的面給寶玉提親,而一向好奇的寶玉對那個金麒麟顯示出特別關注的樣子,並收藏了它,這兩件事讓黛玉心裡很不爽,兩個人又一次彆彆扭扭起來。寶玉覺得黛玉很不理解自己:“別人不知道我的心還可恕,連他也奚落起我來。”黛玉一生氣就說:“我要安心咒你,我也天誅地滅,何苦來?我知道昨天張道士說親,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緣,你心裡生氣,拿我來煞性子。”
兩個人到不相讓,話趕話,越來越傷人,結果就鬧出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相處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彆扭,也是林黛玉進賈府以後跟寶玉鬧得最後一次彆扭。這次彆扭驚動了賈母,幾乎也驚動了府上所有的人,以至於賈母看到這個情況,說我這老冤家那世裡的孽障,偏生遇見了這麼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所以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這樣說著,連賈母也哭了。
賈母能說出這樣的話,說明她對寶玉和黛玉的感情看得清清楚楚,根本用不著黛玉跟她說什麼。
但是看得清楚那又能怎樣呢?一是那個時代根本不支持男女事情,連《西廂記》和《牡丹亭》這樣的書都是禁書,書都看不得,何況還落實到行動上。寶玉和黛玉的感情如果僅限於他們私下裡的兩小無猜,大家早已習以為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算了,可是這事不能擺到桌面上來說。不像我們現代人以為的你情我願,兩人情感情交好就可以走到一起,在那個年代,這是不被允許的,甚至是要躲著的,這話怎麼能黛玉口裡說出來?
其次,賈母作為一個家族的老祖母,她要站在整個家族利益的角度來考慮,寶玉固然是她的心肝寶貝,黛玉也是她的心頭肉,但是相對於整個家族的利益來說,她對這兩個人的溺愛,在家族利益面前顯得一錢不值。即便是賈母有心要撮合他們,但是以她的人生經歷來說,她更懂得權衡,更懂得賈府究竟需要什麼,而不是這樣的兒女情長。
第三,中國古代兒女的婚姻一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榮國府現在真正的當家人是王夫人,而不是賈母,寶玉是王夫人的兒子,寶玉的婚姻要有賈政和王夫人來定,賈母只是一個退居二線的老顧問,賈政和王夫人徵詢她的意見,是尊重他,他們如果不問徵詢賈母的想法,也不違反什麼。如果賈母直接干預寶玉和黛玉的婚姻,那她的手就伸得太長了,王夫人肯定不答應。王夫人毫不留情地處置晴雯,某種意義上就是做給賈母看的。賈母之所以在府裡德高望重,就是有她的分寸和做人的原則,她不是一個隨隨便便去幹涉不屬於自己權限範圍內事務的人。
紫鵑急著讓黛玉告訴賈母,只不過也是站在她一個小丫頭為主子憂的角度上,這並不能解決什麼問題,賈某把事情看的那麼明白,都沒有實質性的行動,即便是黛玉說了又怎麼樣?更何況她以她一個女孩子,在那樣的背景下,她又如何開口呢?
蘇小妮
其實,這個問題你要換個角度想,林黛玉如果告訴了賈母,賈母也答應了,那會怎麼樣呢?很簡單,那樣因為禮制的原因,林黛玉和賈寶玉就不能再見面了,想見面要等到婚後,那你想想,《紅樓夢》還怎麼接著往下寫?
我一直不喜歡後四十回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林黛玉要麼不死,死了之後,這個書就應該很快完,而不是接著絮叨。具體的原因不分析了,因為和這個提問無關。
林黛玉能不能把自己的心思告訴賈母?如果作者真想讓她說,那一定是有辦法的,辦法很簡單,我給你模擬一下。
林黛玉:“我昨天夢到母親了。”
賈母:“你是思慮過度,日有所想,夜有所夢,還是愛惜身子要緊,藥還有沒有,沒有我讓他們接著給你配。”
林黛玉:“我母親還和我說了幾句要緊的話,她還說她最不放心的就是我,那天要託個夢給您,叮囑一下,我說祖母年齡大了,還是不要驚擾她老人家。”
賈母:“你媽和你說啥了?給我說說,你媽就你一個閨女,你年齡又這麼小,她惦記你也是有的。”
林黛玉:“我母親說,我如今孤苦一人,沒有別人可靠,只有祖母您一人可以依賴,眼瞅著到了婚嫁的年齡,卻無個人惦記主持,這是她最放心不下的。她還說如今家裡就有一個現成的,叫我那也不要去,就在賈府裡待著,她會和您說。”
總之意思就是這麼個意思,也就說出來了,賈母會不會信?她當然會信,書裡你可以去看,賈母是個迷信的老太太,她會不會做夢夢到林黛玉她媽?肯定會夢到,如果夢不到,無非是林黛玉找機會多暗示幾次也就成了。
《紅樓夢》裡多次寫夢,交待緊要的事,曹雪芹真想讓林黛玉說,完全可以照方抓藥,甚至他都不需要通過黛玉的口,直接讓老太太做個夢就把事情辦了。
禮制雖嚴雖大,但是再大,也大不過天意,這個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特點。
那林黛玉怎麼不說呢?不是她不想說,是曹雪芹不想她說,在全書的第五回,已經預先安排好了她的命運----淚盡而逝。
說了,賈母同意了,賈寶玉和林黛玉要分開,和其他的姐妹關係也要起變化。說了,賈母不同意,讓林黛玉怎麼辦呢?如果賈寶玉知道了,又怎麼辦呢?其他的人包括寶釵,王熙鳳等一干人等,又會做出什麼反應呢?
寶黛釵的糾葛是推動《紅樓夢》故事發展的一條線,把所有人的表現串起來,黛玉如果說了,就是提前把這個線剪了,這個書還怎麼寫?
所以,必須要這麼模糊著,靠其他人的眼看,其他人的嘴說,外人說的再明白,但是那層窗戶紙卻不是外人能捅破的。
這正是曹雪芹寫作上的高明之處。《紅樓夢》寫到這個份上,已經不再是小說,而是詩。有了意境。這個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到的。但是恰恰是紅樓夢區別於同時期小說的最大的特點和不同之處。
吳公子燎
少時讀《紅樓夢》最惋惜的就是寶玉和黛玉的感情,總是在想:要是他們能夠成就良緣那該有多美好,可是故事往往都不盡如人意,求不到圓滿的結局。
其實寶黛的姻緣好似曾經有一個轉圜的機會,就是為了試探寶玉的心意,紫鵑自作主張騙寶玉“林妹妹要回家去了”。正是因為這一句玩笑話寶玉大病了一場,黛玉的病也添了一重,眾人或多或少知曉了寶黛的情誼。
這個時候紫鵑勸黛玉早點求賈母做主確定二人的婚事。可是事情真如紫鵑想的那麼簡單嗎?如果黛玉真像紫鵑所說告訴了賈母她心意,結局就會不一樣嗎?結果是既定的,不管黛玉做了什麼都改變不了。
第一、黛玉的心思即使不說賈母也知道,賈母也想成全寶黛姻緣
賈母是性情中人,而且她是看著寶玉和黛玉長大的,寶玉和黛玉的心思她如何會不知道,即便黛玉不對她說,她也是明瞭的,而且她一直都站在黛玉這邊,想要成全寶黛姻緣。
從蘇州把黛玉接到賈府起,賈母似乎就在讓寶玉和黛玉培養感情,他們孩童時期同桌吃同床睡,有相通的心意,這種青梅竹馬的情誼,是寶釵和寶玉之間永遠都無法培養出來的默契。
賈母很多時候都會把黛玉和寶玉的名字放在一起。她帶著劉姥姥參觀大觀園,在參觀秋爽齋的時候賈母就說過:“我的這三丫頭卻好,只有兩個玉兒可惡。”在賈母心中黛玉和寶玉是她最寶貝的兩個玉兒,賈母賞賜菜餚寶玉和黛玉也是獨一份的。
寶玉和黛玉從清虛觀回來之後就大吵了一架,因為王道士要給寶玉介紹對象,為了這事他們二人大鬧了一場,雖然他們彼此心中有意卻不知道對方的心思,於是賈母給了他們二人一句最安心的話,“不是冤家不聚頭”。寶黛如參禪一般認真思考這句話。賈母處處都在為寶黛的姻緣做鋪墊。
紫鵑為試探寶玉說的玩笑話,害的寶玉大病了一場,可是賈母在知道事情的始末之後並未怪罪紫娟,因為她把紫鵑安排去照顧黛玉,就是希望她能夠用她的“聰慧”幫黛玉解決問題,如今紫鵑做的正合賈母的心意。
寶玉笑道:“原來是你愁這個,所以你是傻子。從此後再別愁了。我只告訴你一句躉話:活著,咱們一處活著,不活著,咱們一處化灰化煙,如何?”紫鵑聽了,心下暗暗籌劃。
紫鵑這一次對寶玉的試探是很有效果的,因為寶玉對紫鵑說了最真心的話,他非黛玉不娶,而且兩人同生共死。
不得不說,賈母對寶黛姻緣的營銷比王夫人力捧的金玉良緣要成功,因為賈璉的小廝都知道寶玉的婚事將來準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則都還小,故尚未及此。再過三二年,老太太便一開言,那是再無不準的了。
寶玉和黛玉的心思,所有人都看得明白,所以即使黛玉不對賈母說出她的心意,賈母也知道。黛玉是賈母最心疼的外孫女,所以她即使委屈了寶玉也不會委屈黛玉,一定會盡力促成寶黛姻緣。
第二、黛玉的心思無法對賈母啟齒,不然賈母為黛玉破除影響的“掰謊記”就白費了
紫鵑想到了黛玉說出心意的好處,可是卻忽略了說出心意的壞處。寶玉為了黛玉生了一場大病,眾人看到寶黛心意的同時,也會對寶黛的關係產生懷疑。
當初襲人就是憑藉著這個建議獲得了寶玉準姨娘的地位,如果賈母再對寶黛關係給予確認,那麼黛玉的名聲恐怕就會受到影響。
寶玉和黛玉從小就要好,他們小時候就一起跟著賈母居住,長大後他們還是可以躺在一張床上說話,眾人都見怪不怪,因為他們的感情發乎情止乎禮,所以黛玉和寶玉之間並無特別的忌諱。
可是元宵節的時候黛玉做了一件很大膽的事情。賈母讓寶玉給眾人倒酒,輪到黛玉到時候,偏他不飲,拿起杯來,放在寶玉唇上邊,寶玉一氣飲幹,這一舉動在當時是很嚴重的事情。為此賈母還特意說了一個“掰謊記”來破除影響,保全黛玉。
賈母笑道:“別說他那書上那些世宦書禮大家,如今眼下真的,拿我們這中等人家說起,也沒有這樣的事,別說是那些大家子。可知是謅掉了下巴的話。所以我們從不許說這些書,丫頭們也不懂這些話……”
賈母在為黛玉辯解,黛玉不是書中的小姐,也不知道那樣的事情,在場的眾人也不可能往那方面去猜測。這件事的影響正在慢慢消除中,可是這件事還沒有完,寶玉就又為“黛玉要回蘇州”的話大病了一場,所以此時黛玉也就不便再對賈母說出自己的心意,賈母不會多想,卻不能阻止別人的流言蜚語。
第三、如果真能像紫鵑說的就好了,賈母此時礙於王夫人也無法做定寶玉和黛玉的婚事
紫鵑笑道:“倒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為姑娘。替你愁了這幾年了,無父母無兄弟,誰是知疼著熱的人?趁早兒老太太還明白硬朗的時節,作定了大事要緊。俗語說,‘老健春寒秋後熱’,倘或老太太一時有個好歹,那時雖也完事,只怕耽誤了時光,還不得趁心如意呢。
紫鵑雖然是到賈府後才跟著黛玉的丫頭,可是因為黛玉對她好,她和黛玉相處的比親姐妹還好,她也是發自內心的在為黛玉打算。她勸黛玉早點把自己的心思告訴賈母,趁著賈母此時還健朗成了他們二人的婚事,黛玉也就不用整天煩惱了。
事情如果就像紫鵑說的那麼簡單就好了,賈母知道寶玉和黛玉對於婚事的擔憂,可是遲遲不開口不是賈母迂腐,而是賈母在擔心王夫人容不下黛玉。王夫人一直都不能夠真正地接納黛玉,即便是賈母做主了婚事的,黛玉的將來也會不好過的。所以為了讓黛玉最大可能地獲得幸福,賈母一直在找可以讓事情圓滿的解決的辦法。
所以,總的來說,不管黛玉是否聽了紫鵑的話對賈母表明她的心意,賈母此時都不能成全黛玉的婚事。但她一直都把寶黛的婚事放在心上,只要能讓王夫人真正接受黛玉,再為黛玉做主就水到渠成。只是賈母錯估了時間和黛玉的身體,沒能儘早成全寶黛婚事,最後才釀成悲劇。
少讀紅樓
不能說的呀。這件事相關人等都已心照不宣,結果如何只能聽天由命,說了反而會增加事情的不確定性,弄不好這事就徹底沒戲了。
1.黛玉是個矜持的女孩子,不可能主動開口承認和告白自己對寶玉的感情。
黛玉是絕對的大家閨秀,她重情重義,性靈至上,並不代表她不遵守一般社會契約裡對女孩子默認的矜持、自重的要求。黛玉本身也不是那種嫵媚型的女孩子,無論是有心的自我約束還是無意的情感表達,她都不可能直抒胸臆,坦白承認。
她和寶玉之間可謂靈犀相通,但縱觀他們倆人的互動,顯然黛玉從未正面承認過自己的心思。一切不過是寶玉表達,她來默認而已。甚至好幾次,面對寶玉的真情流露,黛玉還口是心非地否定、打壓他。
寶玉說:“好丫頭,‘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鴛帳,怎捨得疊被鋪床?’”黛玉馬上就撂下臉來,還哭著說寶玉拿她取笑解悶。
寶玉說,黛玉如果死了,他就去做和尚,黛玉也是馬上“將臉放下來”,直言寶玉是“胡說”。
寶玉要替黛玉拭淚,黛玉的反應是“忙向後退了幾步”說:“你又要死了!作什麼這麼動手動腳的!”
就連寶玉試圖拉著黛玉,把心裡話告訴她,黛玉也是“一面拭淚,一面將手推開”,還說“有什麼可說的”。
如果說在寶玉面前這樣的表現是出於少女的害羞,那麼在閨蜜紫鵑面前呢?黛玉同樣打死不鬆口。
紫鵑試出寶玉的心意,勸說黛玉早為自己打算。實際上紫鵑的話句句說到了黛玉心裡,讓黛玉傷感哭泣了一夜,但表面上,黛玉還是要違心地否認一切:
黛玉聽了,便說道:“這丫頭今兒不瘋了?怎麼去了幾日,忽然變了一個人。我明兒必回老太太退回去,我不敢要你了。”總之,對於她和寶玉的感情,黛玉最多隻是默認,從來不承認。這種性格的黛玉,怎麼可能開口把自己的少女心事告訴別人?連對最心愛的寶玉和最知己的紫鵑都說不出口,對僅僅是一名慈愛長輩的賈母就更說不出口了。
2.賈母並非不明白寶黛的心思,但在明面上還得反對“才子佳人”的戲碼,這種情況下黛玉透露自己的心思反而是弄巧成拙,讓賈母想幫她都師出無名了。
實際上,寶玉和黛玉的感情,在賈府能有多少人看不出來?更不用說人精一樣的賈母了。清虛觀打醮回來,倆人那一場驚天動地的口角,驚動賈母流淚說出“不是冤家不聚頭”的話,還不夠說明問題麼?
寶黛倆人的問題,是感情如何落地的問題,也就是能否締結姻緣的問題。他們倆人條件相當,就外在條件而言,不存在婚姻上的障礙。所以,如果長輩有意,他們倆人共結連理是沒問題的。
因此,只需耐心等待長輩的安排。
也只能這樣等待。除此之外,不能再做什麼。
還能做什麼?向長輩進言,讓長輩明白誰是最合適的對象?別說在舊時的社會里,從來沒有年輕人去提醒長輩,誰才是最適合自己的未來伴侶,就算有這樣的事,年輕人用什麼理由去說服長輩?
黛玉的優勢,賈府長輩都心中有數。所以其他理由都不用說,只需要說明她和寶玉的感情?畢竟這對兩個當事人來說是最重要的理由。
但很遺憾,在當時的社會里,年輕人的兩情相悅非但不是締結姻緣的理由,反而是締結姻緣的障礙。
當時的社會倫理不允許青年男女私相授受,自行定情。倘若有年輕人這麼做了,那就是品行有問題。尤其是女孩子,那簡直就是人生汙點。不僅僅是行動上絕不可以,就連有這樣的心思都是不可接受的。
賈府作為豪門大戶,不但自己家的孩子不可以品行有問題,也不可能娶一個品行有問題的女孩子進門。所以,寶黛的心事,就算所有人都知道,甚至拿來打趣,但是當事人尤其是黛玉,是絕不可能承認的。
賈母自己就在“掰謊記”一節表明了態度:我們家是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的。
這其實就是對寶玉和黛玉的敲打,讓這兩個“小冤家”不要表現得太明顯。畢竟,賈母可以護著黛玉,但其他人完全可以以此為把柄抨擊她啊。王夫人就一直不願意讓寶玉娶黛玉,如果說黛玉和寶玉已經有了超乎友誼的感情,王夫人就更有理由拒絕她了,因為王夫人早就明言,不能讓那些“狐媚”女孩子帶壞寶玉的呀。
所以,黛玉的心思既不必告訴賈母,也不能告訴賈母。賈母本來就知道,也不希望她說。她要是說了,反而會讓賈母和她自己都陷入為難尷尬的地步。賈母畢竟是賈家的大家長,封建社會的門風還是要維持的,不但不能拿這個理由去逼迫王夫人同意寶黛婚事,反而會讓自己在王夫人的反對面前無言以對。
以上是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的回答。歡迎在今日頭條APP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圖文、問答、視頻,海闊天空隨便聊。
海闊天空詩酒花
林黛玉為何不把自己的心思告訴賈母?
因為她不能說,也不想說。她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身份,也清楚的知道這件事如果從自己嘴裡說出去,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為什麼不能說?
因為黛玉知道說了也沒用,不僅沒用反而還會為自己招致罵名。
別忘了,《紅樓夢》的故事可不是發生在21世紀的今天,而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社會。在那個時代,子女是沒有權力決定自己的婚事的,一切都得聽父母的。
只要父母不同意,你再兩情相悅也是白搭,更何況,在那個男女七歲不同席的時代,沒經過父母允許的兩情相悅就是大逆不道。
自由戀愛是要被世人所不齒的,男人還好說,等多被人說風流。女人就慘了,會被罵不守婦道,不知廉恥,嚴重點說甚至可以被浸豬籠。
林黛玉在賈母本就是寄人籬下,雖有賈母寵愛,平時跟寶玉也沒有太注意男女大防。但基本的社會常識她還是有的,她知道賈母雖然是最高統治者,但在寶玉父母尚在的情況下,是不好越權替寶玉的婚事作主的。
她如果去跟賈母說讓賈母給自己和寶玉定親,即使賈母是她親姥姥,也有可能認為她不自重。而且這件事本來就會讓賈母為難,賈母喜歡她不假,但未必會願意為她而給自己惹麻煩。
看看迎春就知道了,大家都知道迎春的親事不妥,可是這是她孃老子定下來的,所以誰都不會去多事。到後來,知道迎春天天被家暴,賈母還不是一樣無動於衷。
黛玉對這些看的很清楚,所以她不能說。她不想讓賈母為難,更不想讓自己名聲受損,這樣說了有百害無一利的事情,她當然不會想說。
說了會有什麼後果?
就算黛玉真的厚起臉皮硬起心腸無視賈母的難處,毅然決然的說出來,也只會被拒絕。
賈母
賈母一定會認為她不懂事、不自重,甚至可能會因此厭棄她。黛玉本來在賈府唯一的依靠就是賈母,如果再失去賈母的喜愛,她的日子會生不如死。
- 王夫人
黛玉如果跟賈母提了這件事,即使是再私密也難免會有走露風聲的可能。如果王夫人知道了黛玉竟然膽敢讓賈母給她和寶玉定親,她會怎麼想?
本來她就視黛玉為眼中釘,但她原先對黛玉的厭惡多半是因為對賈敏的嫉妒,黛玉本身並沒有太讓她能抓到把柄的短處。而黛玉竟然主動把小辮子送上門來,王夫人能放過這個機會嗎?
她根本不用做什麼,只需要讓這件事傳播開,就夠黛玉受的了。這種關乎女子名節的傳聞足以逼死人,更何況還是黛玉主動提供的既定事實?
園子裡的其他姐妹
主動跟長輩要求與男子定親這種行為,在她們眼裡多少是不夠自愛的。嚴重點說,這已經是德行有虧了,也許她們表面不會對黛玉鄙視,但心裡上很可能就疏遠她了。黛玉又那麼敏感,到時候恐怕就更加抑鬱了。
寶玉
王夫人雖然不會對黛玉作什麼,但知道了黛玉採取主動後,肯定會對寶玉更加嚴防死守。以寶玉的慫樣,他哪裡敢違背王夫人?
黛玉在外面遭受各種非議,心裡一定會對自己的魯莽後悔,後悔之於還很有可能對寶玉產生怨恨。本來提親這種事就該是男子主動,寶玉不主動就算了,還一點作為都沒有,她能不怨嗎?
可是想見寶玉又見不到,怨氣會一直積累,等終於有機會見面了,她能不撒氣嗎?好容易可以見個面一解相思之苦,寶玉卻要迎接黛玉劈頭蓋臉的抱怨,被軟禁他也很委屈啊,可是還要被埋怨,他能心平氣和的接受黛玉的指責?
寶玉雖然對黛玉是真愛,但寶玉可不是個什麼從一而終的痴情郎。如果兩人長久不能相見,一見就要捱罵,次數多了他可能就從心理上對黛玉產生排斥感了。如果剛好寶玉身邊又多了各種新鮮的鶯鶯燕燕,他對黛玉還能有那麼深的執念嗎?
總結
所以,不管從哪方面來說,黛玉都不能說。紫鵑那麼說,不過是因為病急亂投醫。真讓她冷靜下來,她也不會去說的,更不可能慫恿黛玉去說了。
錢小刀娛樂
讀書,最怕一廂情願地讀,不願意客觀理性地對待人和事。因為賈母寵愛黛玉,太多讀者一廂情願地認為賈母會支持黛玉的一切行為。賈母雖然糊塗,但並沒糊塗到這種地步。
林黛玉為何不把自己的心思告訴賈母?原因很簡單:她不敢!她最怕的正是賈母知道她的心思。
黛玉之所以病情越來越嚴重,主要因為她一直處於矛盾中,內心焦慮。一方面,她無法控制自己對寶玉的感情,另一方面,以她接受到地教育,她非常清楚這種感情是違背禮法的,是可恥的行為,她需要維護自己貴族小姐的名聲。
當她在情不自禁之時做出了當眾喂酒的行為,賈母用掰謊敲打她,聰慧的她當然能聽懂賈母的話外音,也清楚自己給賈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因此要更加謹慎,注意自己的身份,也注意賈府的名節。
因此,當紫鵑試玉鬧出那麼大的動靜,把黛玉給嚇壞了,幸好薛姨媽及時出來解圍:
這番話說得合情合理,賈母便就坡下驢,並沒有處罰紫鵑。黛玉也掩耳盜鈴,“幸喜眾人都知寶玉原有些呆氣,自幼是他二人親密,如今紫鵑之戲語亦是常情,寶玉之病亦非罕事,因不疑到別事去”,以為大家真信了她的寶玉只是兄妹情。
也正是因為薛姨媽的解圍,才有了接下來的“愛語慰痴顰”,黛玉非常感激薛姨媽的解圍,從心裡對薛姨媽生出親近之情。薛姨媽也洞察了黛玉的心思,借黛玉認母之際,說出要替她牽線說媒的話來,讓私情從明媒正道去實現。
因此,無論是從黛玉的教養,還是從賈母對禮教的維護態度,都決定了黛玉寧可憋死也不會把自己的心思告訴賈母。如果說了,那就把表面的裝傻都撕破了,逼得賈母不得不對黛玉採取手段,以維護賈府的面子。到那時,賈母甚至可能指著黛玉罵她忘恩負義:我養你寵你,你卻來毀我全府,是何居心?
面子比天大,在賈府的面子面前,黛玉的生死毫無價值,千萬別高估了黛玉在賈母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