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暑假培訓新動向

“如果看到有人暈倒在地,你第一步該做什麼?是搭脈?試呼吸?還是拍肩大喊?”7月14日,在杭州採荷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的四樓會議室,全科醫師吳靜副主任醫師一拋出這個問題,立馬就引來臺下一眾小聽眾五花八門的回答。

“我猜是第一種!”“我選第二種!”然而,最終答案揭曉,第一步該做的卻是“拍肩大喊”以判斷對方意識。

原來,這是一堂由採荷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辦的學生暑期急救培訓課。筆者瞭解到,該活動從去年暑假就開始設立,如今已是第二屆。從今年的7月1日至7月18日,該中心將舉辦13場像這樣的暑期急救培訓課程,心肺復甦、家庭創傷處理等都是本次系列課程的培訓內容。

學生暑假培訓新動向

心肺復甦。

在現場,筆者發現,臺下坐了不少小學、初中段的小朋友,還有部分小朋友是由家長陪同聽課的。

坐在記者身旁的一對男孩子首先引起了筆者注意:一個十五六歲的男孩坐在椅子上,腿上還乖乖坐著一個四五歲的孩子。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倆兄弟一起來聽課。

學生暑假培訓新動向

金弈昊兄弟倆正在聽課。

哥哥金弈昊告訴筆者,過了這個暑假,自己就要上高中了,趁著暑假來學習一點急救知識,“萬一以後遇到這種情況,我也好應對嘛!”

說起弟弟,小金靦腆地說,弟弟在家沒人帶,自己就帶著他一起上這兒來了。弟弟雖然年紀還小,聽不懂多少內容,但帶著一起來聽一聽,也能慢慢給他留些印象。

除了心肺復甦,課上講授的像手燙傷、蛇咬傷、狗咬傷、氣管異物、鼻出血等情況的應對措施也受到了不少小“粉絲”的歡迎。

學生暑假培訓新動向

“在學校裡總免不了磕磕碰碰的,現在多學一點,也可以讓孩子更好地保護自己。”小朋友楊忻懿的媽媽說,她們已經是第二次來上課了,去年忻懿是由爸爸陪著來的。上過一次課之後感覺不錯,今年便又帶著來了。

“這堂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我小時候也被東西嗆到過,外婆就是用了跟剛剛醫生示範動作很像的方法救了我。”剛剛初一畢業的小毛同學告訴筆者,暑假在這兒學一些急救知識,其實既可以幫到別人,也可能會在緊急情況下幫助自己脫險。同時,像這樣的培訓課程也是他們學校安排的暑期社會實踐的一部分。

學生暑假培訓新動向

學生暑假培訓新動向

採荷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服科科長駱波英告訴筆者,從去年開始,採荷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便開始與周邊的中小學簽約,將這樣的培訓課程納入學生的社會實踐中,從而讓中心的簽約服務進入校園,真正做到“籤而有約”。

筆者瞭解到,進入夏季,在社區門診中,小孩子的皮外傷、鼻出血、寵物咬傷等情況幾乎天天都會遇到,尤其外傷換藥的情況較多。同時,對於吳靜來說,她經常還會碰到一些針對緊急情況的錯誤處理方法。

“通過這樣的課,我們想在居民和中小學生中做好科普工作,讓他們掌握自身急救的正確方法,也能在一些緊急情況下,幫助那些急需幫助的人。”吳靜說,接下來,中心還將根據居民的需求反饋,陸續推出更多急救內容培訓,讓更多居民參與進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