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喜歡吃手的原因是什麼?

關運福


我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對,在喜歡吃手這件事情上,確實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寶寶”,不過這還真不是寶寶自己想吃手的,嬰兒階段他們的吃手一般是正常的生理反應,是口欲期的一種先天性的無條件反射。

什麼是口欲期?

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是口欲期,他們獲得各種慾望滿足的主要途徑是口部,最明顯也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吸吮、吃喝、吃手。

口欲期也是寶寶吸吮需求很強烈的一年,以此來獲得安全感。吃手指帶來的滿足感和吃母乳的滿足感是不一樣的,就算寶寶吃飽喝足了,也有爸媽的關愛,照樣吧唧吧唧吃手吃得歡。

吃手的好處和壞處:

吃手能讓寶寶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以及促進神經系統發育。

但吃手過於頻繁容易讓寶寶手指變形、影響牙齒的萌出以及語言發育、還容易病從口入。

什麼時候需要干預?

一般來說,6個月前寶寶愛吃手是自然規律,7-12個月主要是為了緩解出牙的不舒服,1-2歲還吃手需要引導,2歲後需要干預。

當寶寶吃手時,一定要確保他們手指的清潔衛生,還要定期消毒那些容易被寶寶咬的東西比如玩具、安撫奶嘴等,還要給寶寶勤剪指甲。


今日頭條年度優秀自媒體品牌、頭條健康金處方作者,年度健康頭條號。


兒科醫生魚小南


這是孩子口欲期的表現,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成長階段,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硬生生地把手從孩子嘴裡拿出來。但現實中,我們經常看到有很多爸爸媽媽,尤其是老人會非常生氣地指責孩子,把手從孩子嘴裡拿開的同時,還不忘加上一句,這多髒啊,怎麼說你都不聽啊,當我們這麼做時,其實是在阻斷孩子探索世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式,也是對孩子成長的不瞭解和誤讀。

孩子在出生後2個多月,開始進入口欲期,這個時候孩子的嘴巴的神經是先於其他身體部位發育的,孩子通過把手或者把東西放進嘴巴里,去學習和認識世界,而且當孩子能把手放進嘴裡時,說明孩子已經能開始進行運動肌群與肌肉控制能力的相互配合,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非常了不起的進步,甚至可以被看作一個關鍵的里程碑,所以從這一點上看,爸爸媽媽們也應該為孩子們的進步感到高興。

但更重要的是,如果在口欲期,孩子不能被充分地滿足吸吮的需求,很可能給孩子帶來心理發育的障礙以及這一階段的反覆。

我們曾經遇到不少案例,孩子在四五歲左右會見什麼吃什麼,家長為此焦慮和苦惱,這種情況往回追溯,基本上都發生過家長在孩子口欲期過多地予以干預的情況。這種情況有些還一直延續到孩子成年,有些成年人有習慣性的咬筆頭或者咬指甲,這些很多也是因為小時候在需要用嘴去探索世界的階段,被家長人為阻斷後出現的“後遺症”。


壹父母


小孩子的出現,能夠給父母帶來的幸福是不言而喻的,小孩子的一舉一動也牽動著家長們的心。隨著孩子一天一天長大,很多家長可能會發現小孩子常常喜歡抓著別人的手,甚至有時還喜歡吃自己的手,究竟小孩吃手的原因是什麼?對於這一行為,家長們是否應該及時制止呢?

提及寶寶吃手這一習慣,很多家長擔心的是吃手很不衛生,害怕小寶寶會因此受到細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一旦發現寶寶開始吃手,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都是及時幫助小兒糾正,採取一些適當的措施,阻止小兒把手放進嘴裡,以減少吃手這一行為發生的頻率。

家長們不知道的是,小寶寶愛吃手這一習慣,其實是標誌著寶寶的心理發育進入到一個新階段,此時小兒的手指功能已經開始發生分化,並且進入了初期的手眼協調階段。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新生兒期的小兒,其大腦的發育尚未成熟,因而還無法較好指揮自己的小手。但是在出生後的幾個月,隨著小兒大腦的發育,寶寶大腦得到進一步的發育,就開始會出現有一些手部的動作,在生活中,一旦寶寶感到不安和煩躁時,就可能會利用吃手來鎮靜自身的情緒。

由此看來,對於寶寶吃手這一行為,家長們應當要給予理解和寬容,理性對待,以免進一步影響到寶寶情緒和心理的正常發展,給小兒的正常生長髮育帶去更多不利的影響。

從事臨床內科工作20餘年,對內科常見病,多發病,有著豐富的經驗。


醫聯媒體


嬰兒吃手的真相,關鍵在於口,而不在於手

1、嬰兒時期還沒有具備獨立行動活動能力,按照弗洛伊德心理學理論,認為嬰兒的口是他們探索和感受世界的中心和興趣所在。

2、在飢餓時通過吃母乳和奶粉吃用口來滿足心理和生理需要。

3、當寶寶不舒服或者開心或者不開心往往通過嘴巴發聲來表達情緒。

4、他們通常把手指和玩具放在嘴巴里舔舔,是尋求內心安全感。但您把手指從他口中拿出,他又不自覺又放在口中。

5、通過口來區分別人與自我,也強調自我意識。

能否改變嬰兒吃手習慣

1、其實如很多家長所說,把他的小手從嘴裡拿出來還會放進去,所以強迫寶寶按照父母意願做是徒勞的。

2、這種行為方式提示寶寶進入新的發育階段,而不是寶寶故意把手放在嘴裡。

3、但家長遇到這樣現象不要大驚小怪,頻繁阻擋,反而導致寶寶情緒不滿。

4、增加寶寶洗手次數,減少感染性疾病發生,避免病從口入。

5、不懂緣由的家長會打寶寶小手,或者在指頭上塗了辣雞,醋,酸的東西,減少寶寶把手放在口中,非常不人性。

6、其實等到寶寶過了口欲期,到了肛欲期,會自然而然不會再把手放在口中。

總之,只有家長懂得嬰兒心理發育的過程,才能懂得寶寶吃手背後的真相,理性科學引導,如果通過不人性或者強迫的手段來達到阻止嬰兒特有階段的行為方式,會影響到寶寶情緒和心理的正常發育。(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必刪,請聯繫本人)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症及嬰幼兒營養髮育及餵養諮詢。

與健康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育兒專家指導建議書

吸吮是嬰幼兒的天性,正如您感受到的。0-18月齡的寶寶處於口欲期,通過舌頭和口腔來學習和了解周圍的一切。寶寶吃手方面是認識自我身體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吃手是常見的自我安撫方式,家長不要強硬制止,反而會加強寶寶吃手的動作。

對這麼大的寶寶來說,家長大可以將小手給他洗乾淨,放心讓寶寶去吃。寶寶在吃手的過程中,需要學習抬起上臂的技能,學會將手準確地放進嘴裡,這個過程看似簡單,但對寶寶來說並不容易,所以“吃手”才被稱為是寶寶的學習方式之一。

但是如果寶寶吃手過於頻繁,無時無刻不將手放在嘴裡,家長可以嘗試購買幾種不同類型的安撫奶嘴,誘導寶寶嘗試吸吮,因安撫奶嘴外面的圓片可有效抵抗和削弱吸吮對牙齦的影響。此外寶寶吃手易刺激唾液腺分泌增加,出現口水家長要注意及時使用軟布蘸幹,保持局部清潔乾爽,預防口水疹;平時可以引導寶寶多趴著,也可以減少吃手的行為。


與沫伊共成長


不少寶媽都會發現,嬰兒有吃手的習慣,一些家長還會為了防止他們吃手,採取不少措施。那嬰兒吃手是什麼原因呢?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一歲前孩子吃手為正常現象

寶寶吃手,若為一歲之前的情況,喜歡吃手均為正常現象,一般不用強行去制止他們,只需多注意他們手部衛生便可,若吃手現象太過頻繁可給予進行糾正。

吸吮需要

剛出生嬰兒於吸吮存在天生需要,若吸吮不能達到滿足,他們便想法來滿足這種需求,於是出現吸吮自己手指的現象,這屬於一種替代、安慰。

探索和學習方式

大多到四至五個月孩子,差不多都出現將手指當做“棒棒糖”來吃的情況,且百吃不厭。 其實這為他們探索、學習獨特方式,若被大人強行干涉,有可能無益。

焦慮、飢餓

當嬰兒出現焦慮、飢餓、甚至模仿別的孩子,這些情況也會出現吃手想象。

進化本能

試驗發現,嬰兒會反射性吸吮所有放到他們嘴邊東西,包括他們的小手,這為他們求食一種本能,屬於這麼多年人類進化所形成的自我保護方式。此反射吮吸可讓嬰兒將食物準確放嘴邊且塞到嘴裡,令他們不會餓死。此生理強大本能為與生俱來的,故也無法阻止。

長牙初期

寶寶開始長牙時,牙床存在癢、疼感覺,他們便將自己拳頭、手指塞到嘴裡,來進行啃咬、吮吸,這樣可令牙床鎮痛,舒服。

當嬰兒過於頻繁吃手時,大人可拿塊磨牙餅乾給嬰兒,讓他們放嘴裡來啃,或用奶嘴、磨牙棒等來替換他們的小手。


共享醫生網


很多小孩子都有愛吃手的習慣,但是,當媽媽們發現這種情況的話很容易擔心,主要可能影響到嘴部的形狀,或者是擔心沒有注意衛生而感染細菌出現腸胃炎等情況,另外,寶寶吃手本身也不雅觀,那麼小孩子出現這個吃手的習慣,主要是什麼原因呢?

1、6月齡以下的寶寶吃手是正常生理行為,寶寶吃手可追溯到胎兒期,在還是胎寶寶的時候,就會把小手放進口腔裡去吮吸,屬於安慰自己情緒的一種方式,吃手本身並沒有什麼大的害處,家長只需要保持寶寶小手的清潔。

2、可以幫助消除長牙期不適,在3到6個月左右睡覺,寶寶開始生長髮育乳牙的階段,這個時候就會出現小孩子吃手而緩解牙齒不適的現象。

3、有可能是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的,寶寶吃手伴隨有吃紙、抓牆、食慾差、頭髮黃、個子矮的現象,家長就不要掉以輕心,最好帶寶寶做一個微量元素檢測,看看是否缺鋅缺鈣等都可能會出現這種現象,還有些是因為由於腸道寄生蟲病蛔蟲病的原因,也可能會導致出現,這種情況需要到醫院裡檢查一個微量元素根據具體情況補充就可以了。

4、吃手可以緩解壓力,由於小孩子對周邊環境的敏感性最強烈。當寶寶感到不安、煩躁、緊張時,吃手會鎮靜寶寶的情緒。有些寶寶在淺睡眠狀態時,會用吃手指來尋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不必太過擔心,順其自然就可以了。

5、心理方面的原因,可能出現在家長身上,家長平時與孩子溝通與交流若過少,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懷,便會用啃手指這種方式來自我安慰。

總之,吃手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心理需求和一過性行為,是寶寶一種健康的自我安慰的方式。需要注意,切勿因工作忙,而放棄了陪伴孩子的時間。家長們可以通過搭積木、看動畫、講睡前故事等,這一系列有趣的娛樂沖淡孩子的孤獨,從而讓他們沒有時間啃手指,變得快樂又自信。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每個寶寶都有著不太相同的愛好,有的寶寶喜歡嗯嗯啊啊學著你說話,有的寶寶喜歡揪你的頭髮,有的寶寶喜歡在洗澡時踩水玩。但是,所有的寶寶都有著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吃手指。

寶寶吃手指正常嗎?

1歲以內的寶寶吃手指,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有助於寶寶手口動作互相協調,是智力發育水平進一步提高的表現。家長要認識到寶寶吃手指的意義,可以看做是一種學習和玩耍,不要硬性強迫寶寶不吃手指,只要保持寶寶手指清潔,在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順其自然,否則會妨礙寶寶手眼協調能力及抓握能力的發展,打擊寶寶特有的自信心。

等寶寶大一些,能自個玩玩具,手腳到處能動時,吃手指的現象自然會消失。1歲以後寶寶如果很頻繁吸吮手指就不正常了,到了2-3歲,寶寶仍然吸吮手指那就屬於不良習慣了。

寶寶吃手指的原因:

1、寶貝需要吸吮。剛出生的寶寶對吸吮有一種天生的需要,如果吸吮沒有得到滿足,他就會想辦法自己滿足自己──吸吮手指,這是一種替代和安慰。

2、缺乏母愛、父母工作太忙、父母嚴厲、家庭成員關係緊張等,使寶寶缺乏愛撫和關注。

4、以獨自玩為主,與同齡夥伴玩耍的機會少,就會不自覺地去吮吸手指解悶。

5、孩子沒有合適的玩具,往往也會把自己的手指作為玩具來玩。

6、寶寶到新環境中感到不適應,處在緊張焦慮的狀態下,也易吮吸手指安慰自己。

7、幫助消除長牙期不適多數嬰兒是從3個月開始吸吮手指,到6個 月添加輔食後表現明顯,伴隨出牙將逐漸形成高峰。3-6個月是寶寶開始萌出乳牙的階段,這個時候寶寶會用吃手來緩解長牙期不適。

8、如果寶寶吃手伴隨有吃紙、抓牆、食慾差、頭髮黃、個子矮的現象,家長就不要掉以輕心,最好帶寶寶做一個微量元素檢測,看看是否缺鋅。1-3歲是長身體的關鍵時期,缺鋅會影響生長髮育,應該及時干預。3歲後和外界的接觸更多,也是寶寶牙床發育的關鍵期,因吮手指導致寄生蟲病比較常見,這也是家長要考慮的因素。

寶寶吃手指怎麼辦?

1、讓寶貝享受吮吸的快樂。媽媽要儘可能用母乳餵養寶貝,讓他充分享受吮吸的快樂。如果要斷奶,要及時添加輔食和配方奶,逐漸過渡,切忌突然斷奶,讓寶寶感到焦慮和沒有安全感。

2、多陪陪寶寶。爸爸媽媽要多摟抱、多陪伴寶寶,仔細分辨寶寶的各種要求,滿足他的各種需要,有條件的媽媽可以為寶寶做撫觸按摩,睡前給寶寶講輕鬆愉快的故事,讀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寶寶愉快地入睡,時時感到安全、幸福、滿足。

3、給小嘴找個依靠。當寶寶吃手指時,媽媽可以給寶寶一塊磨牙餅乾,讓他的小嘴啃啃,或來個安慰奶嘴或磨牙棒替換一下小手。安慰奶嘴和磨牙棒要注意清潔和消毒。

4、為寶貝營造寬鬆、溫馨的氣氛。媽媽爸爸最好為寶寶營造一個溫暖、舒適、穩定、寬鬆的成長氛圍,讓寶寶快樂成長。

5、夥伴多多,活動多多。媽媽爸爸可以讓寶寶多和小夥伴一起玩耍,鼓勵他廣交朋友,多接觸外面的新鮮世界;為寶寶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儘量不讓他一個人閒著,他就想不起來吃手指了。

——關注“美福寶婦兒”頭條號,更多健康知識輕鬆獲取


黃師傅說婦兒


都說寶寶吃手是正常現象,但是看他一直吃個不停,一直改不了,做家長的不免擔心,同時也不知道怎麼辦,打也不是,罵也不是,真是著急。小編來告訴大家,寶寶愛吃手,到底是怎麼回事。

1寶寶為什麼會吃手?

總寶寶在肚子餓的時候,或為了使自己平靜,或為使自己能夠安然入睡,或為了能夠從疲勞和無聊中擺脫出來,他們就會吃手

2吃手有什麼危害?

其危害性:病從口入,如果沒有注意手的衛生,容易生病;嚴重的可以引起上顎變形,偶爾也會下顎變形;經常吮吸小手也會引起手指脫皮、感染等;損害牙齒的排列形狀;影響發音、說話;被其他小朋友取笑,影響心理發育等;

3如何糾正吃手的習慣?

如果寶寶是因緊張而吃手,就要注意讓孩子放鬆情緒,營造輕鬆的氛圍;耐心和孩子講道理,告訴寶寶吃手的壞處;當寶寶吃手時,為寶寶提供各種各樣的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讓寶寶忘了吃手;千萬別責怪、打罵寶寶,以免產生逆反心理而難以糾正。

4如何預防寶寶吃手?

提倡母乳餵養,斷奶前要積極添加輔食,讓寶寶逐漸過度到配方奶和輔食餵養來;

注意寶寶的需求,及時給予餵養;多逗寶寶玩,睡前給寶寶唱唱兒歌、講講故事,讓寶寶放鬆、安然入睡;

多數寶寶2歲左右會逐漸減少吃手,如果3~4歲仍頻繁吃手就得及時找兒童心理醫生諮詢。


育兒知識心得


嬰兒愛吃手,從深層次來看,其實有著非常深刻的原因。這種深刻我們要從【重疊結構世界】原理說起。

按照中華原生文化的認識來看,【完整的世界由兩個完全不同性質的世界重疊而成,其中,一個是顯性世界,還有一個是隱性世界,【完整的世界的主體是隱性世界。

老子《道德經》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對【重疊結構世界】的描述。

甲骨文“天”字,也是【重疊結構世界】的象形。

上面的方框表示隱性世界,下面的“大”字表現顯性世界。

【完整的世界】是重疊的,【完整的人】自然也是重疊的,一個顯性人體,另一個是隱性人體,【完整的人】的主體也是隱性人體。

上面這兩組甲骨文,都是按照【重疊結構世界人體】原理造的字。

如果,我們用一種圖示來展示【重疊結構世界的人體】,應該是這樣的:

如果把【重疊結構世界人體】的概念理解了,就可以來認識嬰兒為什麼要吃手指了。

嬰兒一開始認識這個世界,包括自己身體的時候,使用的不是大腦的外在意識,而是以內在意識為主導。

陷入【重疊結構世界】中的內在意識(吾),天生就有一種很強的自我意識(self),但是,這個吾ta感覺不到真正自己。

ta在認識這個世界的過程中,通過用嘴咬的方式,來區分“自己”與世界,但凡,放到嘴裡咬了以後,有“被咬”感覺的,就是“自己”,沒有這種感覺的,都不是“自己”,所以,嬰兒看到什麼沒有見過的東西,都先抓來咬一下,就是這個原因。

嬰兒通過咬來建立“我”的感念以後,吾的天性中會有一種“這不是吾”的認知,內在意識的天性知道,從外面感覺來的"我",並不是真正自己。

於是,問題就來了,顯性人體上的外在意識也是有智能的,這種智能也是有自我意識的,外在意識為了抵消內在意識的否認,就需要不斷的來證明“我”就是真的我,所以,嬰兒就會不斷的吃小拳頭、吃手指來向內在意識證明“我”是真的。

其實,嬰兒總是想要引起大人的注意,以及睡覺前需要拍拍、搖搖都是一個道理,都是需要通過肉體上的提示,來向內在意識證明“我”就是真的我。

但是,內在意識的自我意識(self)對“我”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我一直是持否定態度的,正因為這種否定態度的存在,人類的哲學才會提出,我是誰?在現實世界之外是否還存在著另外一個精神的世界?這樣的哲學終極之問。

其實,人終極一生都是“我”在向“吾”證明自己是真正自己的過程。

更多關於【重疊結構世界】的內容,請移步心智玩家頭條號,閱讀相關文章

請關注:心智玩家——揭秘重疊結構世界、還原中華源頭文化、體驗心智系統轉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