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進展!西農博士論文爲中國節能減排提供重要參考

隨著中國工業化、城鎮化的高速發展,化石能源短缺、環境汙染加劇以及溫室氣體的排放,對中國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限制逐漸顯現,因此,大力發展以生物質燃料為代表的清潔能源已經成為國家的戰備選擇。

突破性進展!西農博士論文為中國節能減排提供重要參考

生物質燃料是指將生物質材料燃燒作為燃料,一般主要是農林廢棄物。主要區別於化石燃料,是將農林廢物作為原材料,經過粉碎、混合、擠壓、烘乾等工藝,製成各種成型(如塊狀、顆粒狀等)的,可直接燃燒的一種新型清潔燃料。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邱凌教授領銜的“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研究團隊成員康康博士在能源類SCI期刊“Applied Energy”(中科院一區top期刊, IF=7.90)上發表題為“Codensification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stem with pyrolysis oil and char for solid biofuel: An optimiz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study”一文,這標誌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農林生物質燃料化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突破性進展!西農博士論文為中國節能減排提供重要參考

該研究通過生物質低壓密實成型技術和熱解轉化技術的耦合方法,以圧力、物料粒徑和共混原料(杜仲木材、熱解碳和焦油)質量配比為過程變量,以成型燃料物理特性為評價指標,在篩選製備若干混配固體顆粒燃料的基礎上,對具有應用價值的配方進行了拆分對比試驗,從倉儲、運輸和燃燒特性三個方面對成品固體顆粒燃料進行了系統評價,並對其顆粒膠結機理進行了充分表徵。 在低壓成型的條件下,發現較小的原料粒徑(0.1-0.3 mm)和焦油添加對成型燃料的強度有重要作用,優化後燃料的最佳耐久度達到98.70%,熱解碳的添加使其高位熱值顯著提高。

研究為木質纖維生物質與其熱解產物的共成型燃料化技術提供了參考,也為杜仲木材的高值燃料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相關成果將幫助木質纖維生物質能源對化石燃料的補償,進而減少CO2排放造成的環境。

突破性進展!西農博士論文為中國節能減排提供重要參考

作為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以及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建設高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一直以來都堅持“頂天”、“立地”相結合的科技工作方針,瞄準國際科技前沿,緊密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區域發展需要,積極開展面向農業生產實際的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此項研究就是最好的證明。

獲取更多新鮮校園資訊,關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招”頭條號

注:部分圖文素材來源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