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臘八面,過了臘八就是年

又到一年臘月初八時,臘八粥煮起來,臘八蒜泡起來,年貨屯起來!

臘月

農曆十二月有臘冬、殘冬、臘月、冰月、余月、清祀、冬素等多種稱呼。其中,人們最為熟知的當屬“臘月”。

之所以叫“臘月”,是因為“臘”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有“冬至後三戌祭百神”之說,即每逢冬至後的第三個紀日干支中含有地支“戌”的日子,南北朝時期固定於農曆十二月初八,先民都要獵殺禽獸舉行大祭活動,拜神敬祖,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這種祭禮儀式稱為“獵祭”。

因“臘”與“獵”通假, “獵祭”遂寫成了“臘祭”,因而年終的農曆十二月被叫作臘月。此風俗起源於秦漢時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下令制定曆法,將冬末初春新舊交替的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農曆十二月初八叫作“臘日”。

而農曆十二月初八即為臘八節,民間在這一天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臘八粥

臘八粥又叫“七寶五味粥”,是臘八節流行的節令飲食。

宋代孟元老在他的《東京夢華錄》中有這樣一段關於農曆十二月初八臘八節的記載“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看來這時的臘八粥是與源自印度的佛教頗有淵源,它還被稱為“佛粥”,陸游有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

臘八粥雖有“佛粥”這個別名,但也並非是僧人的“專屬”,普通百姓也是要吃臘八粥的。宋代周密又在其《武林舊事》中說:“八日,則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慄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這粥以果子、雜料為原料而煮,濃濃的香味飄了很遠。

這“香”到了元代也是可以嗅到的,孫國敕在其《燕都遊覽志》中說:“十二月八日,賜百官粥,以米果雜成之。品多者為勝,此蓋循宋時故事。”它在宋代的基礎上做了延續也做了發展,使這臘八粥的“味道”更加濃厚了。

清代富察敦崇在他的《燕京歲時記》中說:“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民國時期的北平,每逢臘八要來臨,人們就開始忙碌,提前一天將要用的米、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乾、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等二十餘種原料準備妥當,該去核的去核,該浸泡的浸泡,該去皮的去皮……樣樣馬虎不得。

待到半夜時分,人們便開始用微微小火燉那些事先準備好的東西了,這一燉就到了第二天早晨。這時的臘八粥才算熬製好,縷縷香氣飄然而出。

臘八粥、臘八面,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不僅僅是臘八節的吃食,它也曾經被用來敬神、祭祖、饋贈親友。而饋贈親友的最佳時間就是中午之前,饋贈完畢後,人們才開始自己食用。這饋贈除了親友外,還有人將它送給窮苦之人,以積恩德。

除了敬神、祭祖,在以前的普通百姓眼裡,臘八粥還有一項特殊的作用——增添果實。那天,人們會把臘八粥塗在院子裡的果樹上,據說這樣可以使它們來年生出更多的果實。

在甘肅,臘八粥除了五穀還有蔬菜,除了自食、贈人還要喂牲畜。另外那裡的武威地區的臘八是“素臘八”,人們吃大米稠飯、扁豆飯等素食,這些素食一般配著炸饊子、麻花同吃,當地人稱其為“扁豆粥泡饊”。

與武威地區的“素臘八”相對,陝北地區的臘八是“葷”的。那裡的人們將米、豆與各種乾果、豆腐和肉混合在一起煮著吃。

江蘇的臘八粥還分甜、鹹口味。甜的較為“複雜”,裡面要加的東西較多,如:慈姑、荸薺、胡桃仁、松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而鹹的則較為“簡單”,裡面只需加青菜和油就行了。

臘八面

臘八節時,有喝粥的,也有吃麵的。臘八面在地處中原的陝西很多地方也是極其盛行的。那裡的人們會在農曆十二月初八的早上吃一碗臘八面。

這臘八面與平日裡人們吃的面有些不同,面下邊的湯是人們用紅豆熬的,那面要做成與韭菜葉子寬度相當才好。

臘八蒜

臘八醋和臘八蒜說到底其實是一回事,說白了就是用醋泡蒜,這主要是華北地區的臘八節節令食品。臘八蒜對很多人並不陌生,它與我們的糖蒜大同小異,只是這臘八蒜,泡的時間自然是在農曆十二月初八。蒜在醋中泡得久了,顏色也會變,最終成碧綠色的,格外漂亮,而它也因此得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翡翠碧玉臘八蒜。

麥仁飯

麥仁飯是西寧的臘八節節令食品。在那裡,人們在農曆十二月初七就開始忙碌,他們將麥仁與牛肉或者羊肉放在一起煮,同時再加上當地慣用的作料,這些經過一夜小火的煮沸,可謂香嫩可口。

本文摘編自團結出版社新書《不可不知的中華節日常識(青少年版)》。

臘八粥、臘八面,過了臘八就是年

新書推薦

一本書串聯中華傳統節日由來演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