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城故事·神話篇」大禹鎖無支祁

傳說古時候,大地一片汪洋,白浪滔天。大禹帶領成千上萬的治水大軍在淮河一帶治理水患。他劈山引水,開河築壩。

有個水怪名叫無支祁,它長相醜陋,性情兇猛,力大無比,喜歡興風作浪,危害黎民百姓。人們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無支祁只要用鼻子拱一拱,蹄子扒一扒,就全被破壞了。

一次大禹在桐柏山治水,無支祁故意去搗亂。它到哪裡,洪水就漲到哪裡。老百姓連年遭受水災,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大禹非常生氣,決定為民除害。他暗暗發誓:要是不捉住無支祁,我就不叫“大禹”!

「珠城故事·神話篇」大禹鎖無支祁

起先,大禹先派了有力氣又勇猛的章律去捉無支祁,結果沒有捉住。第二次派了名叫烏木由的武士去,無支祁還是溜之大吉。別看無支祁個頭大,身子可不笨,地面、山上、水裡,來去自如,可麻利啦。江河湖海,哪裡深,哪裡淺,它都知道。這傢伙力氣又大,還懂人的話語。雖是個醜惡無比的怪物,可它還能變成一個斯文俊俏的大姑娘。

第三次,大禹派了庚辰去捉無支祁。提起這位庚辰可了不起啦,除了大禹本事就數他大了。無支祁使出渾身解數,三十六計都用上,可它哪裡是庚辰的對手。它下水,庚辰也下水;它上山,庚辰也上山,總是緊追它不放。一直追到塗山、荊山之間的峽山口,無支祁眼看逃不掉了,就回轉身兇狠地反撲。兩下里惡鬥了三天三夜,最後無支祁終於被庚辰制伏抓住了。

雖是捉住了無支祁,可大禹還是不放心,怕它溜掉,就特製了一條大鐵鏈把無支祁鎖住,鼻子上還穿了個金鈴鐺。只要它動動身子,那鈴鐺就會響起來。開始無支祁被鎖在塗山古廟後院的兩棵大銀杏樹上,不久兩棵大樹上的皮就被它全蹭光了。大禹很生氣,於是走到哪裡,就把無支祁牽到哪裡。大禹一手抓住鐵鎖鏈,一手緊握

那柄明晃晃的“降魔劍”。只要無支祁想撒野,就抖動它脖子上的鐵鏈,那怪物就疼得滿地打滾。

「珠城故事·神話篇」大禹鎖無支祁

後來,大禹決定把無支祁發配到淮陰東楚州洪澤湖邊上,交給水母娘娘看管。水母娘娘知道這怪物的厲害,為了穩妥就把無支祁鎖在湖邊龜山腳下古廟院中一口千丈古井中,不僅用大禹那條又粗又長的大鐵鏈鎖住,井上還蓋上了一塊萬斤大石。這下終於鎖住了無支祁,它再也不能興風作浪了。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遊荊塗二山,為此事寫詩道:“川鎖支祁水尚渾,地埋汪罔骨應存。矗蘇己入黃熊廟,烏鵲虢朝禹會村。”

(王民康收集整理)


信息來源 / 蚌埠文化旅遊新媒體中心、圖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