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衣」變「綠裝」!門頭溝這個村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地處千山萬嶺中,世代採石度營生

奉獻建材百千萬,用於建築與化工

時逢盛世迎奧運,關礦打造新環境

村轉產業山披綠,民俗旅遊迎賓朋

“灰衣”變“綠裝”!門頭溝這個村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這是雕刻在北京市門頭溝區水峪嘴村古道博物館關礦碑記上的一首詩。雖然詩句本身算不上高明,卻真實地寫出了水峪嘴村在改革開放後,這些年翻天覆地的變革,映照出了這個深山小村幾十年間自然環境和人民生活的改變。

水峪嘴村位於門頭溝區妙峰山鎮永定河畔,村域內京西古道歷史悠久、亙古綿延,因此素有“京西古道第一村”的美譽。全村面積2.13平方公里,共有316戶人家,560人,2015年被評為北京市美麗鄉村。

“灰衣”變“綠裝”!門頭溝這個村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 峪嘴村通過多年的建設,環境得以改善

走進水峪嘴村,一排排嶄新的二層小樓便映入眼簾,周邊被花園小景環繞,顯得整潔又美麗。幸福廣場上,村民們三三兩兩地坐在一起閒聊,好不熱鬧。

雖然是山區農村,可水峪嘴村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一點也不比城裡差。這裡每天進行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工作,並在東河灘農業觀光園內建起了生活垃圾回收處理站;村口新建了兩處50噸的汙水處理系統,不僅解決了村民的生活汙水處理,還從源頭上治理永定河的汙染源。

“灰衣”變“綠裝”!門頭溝這個村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 做垃圾分類工作,村裡每天上門為村民回收垃圾

“灰衣”變“綠裝”!門頭溝這個村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 保護近在咫尺的永定河,建造了汙水處理站

除了村容村貌的改變,這幾年村裡還積極挖掘京西古道文化,大力發展旅遊業,村民有了穩定收入,大家的幸福感也提高了。

“灰衣”變“綠裝”!門頭溝這個村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 遊客漫步京西古道

“灰衣”變“綠裝”!門頭溝這個村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 遊客在京西古道博物館瞭解京西古道的文化歷史

如今的水峪嘴村宛如一座美麗的大花園。可在幾十年前,這裡還是一個灰塵漫天的採石場。

由於地處山區,礦產資源豐富,水峪嘴村的祖祖輩輩一直以礦山資源開採為生。多年來,雖然村民靠著開礦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更為嚴重的問題也隨之而來:隨著礦產資源的不斷擴大開採,當地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受到很大的影響。

“灰衣”變“綠裝”!門頭溝這個村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 率先退出傳統採礦業,不斷打造生態綠色屏障

“灰衣”變“綠裝”!門頭溝這個村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 水峪嘴採石場的生態修復正在進行。

2007年,為了打造北京城西部綠色屏障,同時也為了保護好當地村民世代生活的環境,門頭溝區委、區政府及有關部門開始逐步叫停採礦業。與此同時,水峪嘴村的兩委幹部們也意識到了村莊產業轉型的必要性。為此,村子主動關閉採石廠,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並結合水峪嘴村實際,制訂了“旅遊觀光業興村,新產業富村,民主管理治村,精神文明建設強村”的發展目標。

告別了採礦業,吃上了旅遊飯的水峪嘴村民從海拔數百米的山澗溝壑遷到了山下,徹底告別了曾經髒亂差的生活環境。

“灰衣”變“綠裝”!門頭溝這個村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 87歲的於德鳳老人向記者講述她的幸福生活

200平方米的房子,我們只花幾萬元,其餘全由村集體承擔。真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以前住在山溝溝的土房子裡,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村裡的路也坑坑窪窪,像我這個歲數的,根本不敢出門。現在的生活,甭提多美了!

如今,水峪嘴村以村史展室、古道博物館、軍事主題酒吧等項目為主打,配以採摘園、生態花園餐廳等產業,構建起集三產服務、遊覽觀光、鄉村民宿為一體的旅遊服務區。隨著生態環境的日益改善,越來越多的遊客願意來這裡遊玩,而當地村民也正享受著建設生態文明帶來的益處。

“灰衣”變“綠裝”!門頭溝這個村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 水峪嘴科普體驗,孩子體驗人機互動、虛擬體驗

“灰衣”變“綠裝”!門頭溝這個村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 村民在村文化室閱讀各種書籍,交流心得

幾十年間

“深山小村”水峪嘴

脫去“灰衣”換上了“綠裝”

村民生活也越過越紅火

這個改變

不也正是國家改革開放40年來發展的縮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