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援藏行 一生雪域情——陽泉市檢察院幹部劉婷婷的援藏故事

一次援藏行 一生雪域情——陽泉市檢察院幹部劉婷婷的援藏故事

儘管已經過去4個月,陽泉市檢察院援藏幹部劉婷婷還能想起西藏那湛藍的天、深邃的湖,能娓娓道來她和夥伴們去過的每一個縣,遇見的每一個人,還有在這片離天空最近的土地上發生的每一個故事——

一次援藏行 一生雪域情

2017年7月10日,對於38歲的劉婷婷來說,是一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她作為全省檢察機關技術處5名援藏幹部中的一員,第一次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這已是全省人民檢察院技術處組成的第6批援藏工作隊,而劉婷婷是6支隊伍中唯一的一位女隊員。

一次援藏行 一生雪域情——陽泉市檢察院幹部劉婷婷的援藏故事

西藏人都知道“遠在阿里,苦在那曲”。劉婷婷所援助的地區,就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那曲。這裡有著45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是西藏地區總面積的近三分之一,可是卻“小氣”得幾乎連一棵樹都容不下。“那裡有一望無際的草原,卻看不到一棵樹。”劉婷婷說,“海拔高、氣溫低,這裡厚厚的凍土層連樹根都扎不下,更留不住人,特別是技術人員。”這也是劉婷婷他們此行的目的——為那曲市的基層檢察院提供技術信息化援助。

一次援藏行 一生雪域情——陽泉市檢察院幹部劉婷婷的援藏故事

每天呼吸著相當於內陸48%的氧氣,劉婷婷和其他隊員們在60天的時間裡,跑遍了那曲市1個市轄區、10個縣的基層檢察院,行程5000多公里,幫助藏區同胞解決網絡故障、調整加密設備、整理線路資料、規範機房建設,還積極組織那曲地區檢察技術培訓班,進行技術培訓指導,盡心竭力提高當地檢察技術工作水平。

缺氧不缺精神

在劉婷婷的印象中,被稱為“世界屋脊”的西藏有著美麗的雪山湖泊,還有雄偉的寺廟和飄舞的幡旗……可當她真正來到西藏時,迎接她的卻是一陣接一陣的高原反應。“流鼻血、頭暈、透不上氣,我們隊伍裡的男同志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而我更是憋氣憋得晚上睡不著覺,平均心跳都在120以上。他們都說,在這裡晚上睡一覺,就相當於在低海拔地區跑4000米。”劉婷婷笑著說。

吃著隨身帶著抗高原反應的藥物,靠著隊員們彼此之間互相鼓勵,經過不到一天的身體調整,劉婷婷和隊員們就迅速到西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那曲分院開展工作,為該檢察院開展機房環境整治、線路檢測、供電保障、業務培訓等工作。

聽上去簡單的工作,做起來著實不易。那曲市地處西藏北部,屬於牧區,是西藏最高的地方。這裡距離拉薩約500多公里,所轄的各個縣基本都是偏遠而海拔極高之地,方圓幾百公里都是荒山沙石,生活條件非常艱苦。都說“七月流火”,可是在這裡的七月,卻是別有一番景象。劉婷婷說,在那曲,一日裡天氣變化無常,早上還是晴天,突然就會掛起大風沙,一下雨就一定會下冰雹,氣溫低的時候只能靠火爐取暖。“山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氧氣吸不飽、四季穿棉襖”,這看似詼諧的順口溜,卻成了援藏隊員們最真實的寫照。

然而,山高擋不住人行路,水急難不倒人撐船。即使條件惡劣,劉婷婷和隊員們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在他們援藏期間,恰逢那曲市的許多地方在修路,多條通往縣區的公路都不通,他們只能選擇走山路。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陡坡險石,顛簸在只能走一輛車的石子路上,劉婷婷笑著說是“一路驚險刺激”。

一次援藏行 一生雪域情——陽泉市檢察院幹部劉婷婷的援藏故事

這樣的路,他們一開就是七、八個小時。色尼區、嘉黎縣、比如縣、聶榮縣、安多縣、申扎縣、索縣、班戈縣、巴青縣、尼瑪縣、雙湖縣……每一個地方,他們都會停留兩天,幫助那兒的檢察院開展內網檢測、機房整頓等基礎性工作。“去過西藏才知道,那兒最缺的就是人,最渴望的就是技術。”劉婷婷說,“每到一個地方,他們對我們都特別熱情。由於技術人員的匱乏,很多縣區的檢察院技術信息化工作都很滯後,我們藉助在本院和平時實踐的經驗,為他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艱苦不怕吃苦

在劉婷婷的印象中,最難忘的當屬在申扎縣的經歷。“申扎”一詞,在藏語裡是潔白、透明、無暇的精鹽,那裡距那曲市505公里,平均海拔在4700米以上。8月20日,劉婷婷一行人前往申扎縣時,恰逢縣檢察院要“搬家”。當接到申扎縣檢察院的同志打來的求助電話時,他們雖滿口答應,可是心裡卻不停打鼓。“我們平時不負重走路還喘不上氣,要搬家,還真怕吃不消。”劉婷婷說。

一次援藏行 一生雪域情——陽泉市檢察院幹部劉婷婷的援藏故事

從舊樓到新樓,距離不遠,可任務卻很繁重。他們負責搬運的是一個重達400公斤的機櫃。那天正好下雨,天氣十分寒冷,劉婷婷和隊員們好不容易把“巨大”的機櫃抬到門口,卻被防盜門卡住了。無奈之下,他們只好先把防盜門拆卸下來,再把機櫃抬出去,放在一輛農用車上,拉到新的辦公樓前。由於機櫃體積較大,而農用車的穩定性不太好,於是一位隊員不得不爬上農用車,坐到機櫃上,用身體的重量壓住。當大夥兒費盡力氣把機櫃搬到了新樓裡,又遇到了同一個問題——已安裝的防盜門卡住了機櫃。隊員們再一次合力將防盜門拆除,把機櫃搬進辦公室,並顧不上休息,主動幫助他們安裝調試、整理線路。等一切工作都做完的時候,已經是深夜12點了。

一次援藏行 一生雪域情——陽泉市檢察院幹部劉婷婷的援藏故事

“雖然很辛苦,但是我們的工作很有意義。”這是劉婷婷的感悟。最讓她感到自豪的事,發生在聶榮縣。這個縣早在幾年前就安裝了檢察系統內網,卻遲遲無法運行。每當要查閱內網資料,或者參加電視電話會議,當地的檢察官只能乘車4個小時前往那曲市色尼區的檢察院。8月7日,劉婷婷和隊員們經過10個小時的奔波,來到聶榮縣檢察院,得知該院內網出現問題後,立即開始排查原因,最終發現是加密機硬件損壞。

面對當地檢察院同事期待的眼神,劉婷婷和隊員們很是無奈,滿懷愧疚她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信息——“經過近十個小時的奔波,一路風塵,我們到達聶榮縣院。八月的天氣是這裡最好的天氣,但還是需要燒火爐。機房經常斷電,加密機早已經壞了!年輕的八五後常務副檢很誠懇地讓我們幫忙聯通,自他上班就沒通過的網,我們也很想做好。但加密機硬件損壞,我們也無能為力。只好繼續踏上征程!希望他們的網絡能早日暢通!”

原本只是自己的一番感慨,沒想到卻被最高檢察院技術信息中心的領導看到了,並給她回覆說一定會督促落實。第二天,劉婷婷就接到了來自西藏自治區檢察院領導的電話,告訴她,他們已經派人去聶榮縣院,將損壞的加密機送往廠家維修,並承諾一定會盡快連通聶榮縣檢察院的內網。說到這兒,劉婷婷特別感慨地說:“能夠幫到他們,我自己也特別開心。”

再見不是離別

一次援藏行,一生雪域情。在那曲,劉婷婷經歷了令她終身難忘的60天。60天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卻足以讓她對自己的工作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她說,她特別感謝自己在得知要去西藏的那一刻沒有退縮,否則,她將抱憾終身。

回到陽泉後的劉婷婷,把在西藏的經歷化為動力,更加勤奮踏實地工作。沒想到的是,前不久,她收到了一封來自西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那曲分院發來的感謝信。信中對劉婷婷與山西省檢察系統其他同仁一道,盡心竭力提高那曲檢察技術人員水平的援藏幫扶工作表示感謝,並附贈“漾泉巾幗不讓鬚眉,勇赴羌塘大展英姿”錦旗。

對於自己的西藏行,劉婷婷有很多很多感觸,最打動她的,還是那裡的人。他們去過被稱為“全球最高院”的雙湖縣檢察院,那兒的海拔有5200米。除了下鄉維穩的檢察干部,只有3個人守著一排平房。條件如此艱苦,可是3位當地同事對援藏幹部的到來卻十分熱情,儘管停留的時間不長,做的工作也不是很多,可他們卻會一直說著感謝的話,眼神裡滿滿的真誠。“我永遠忘不了他們笑的樣子,就像盛開在高原上燦爛的格桑花。”劉婷婷說。

一次援藏行 一生雪域情——陽泉市檢察院幹部劉婷婷的援藏故事

從初到那曲時的忐忑不安,再到離開那曲時的依依不捨,劉婷婷說人生有這樣一次經歷,真的是值了。她說:“迎接我們到來的一條條雪白的哈達,送別我們時,是當地檢察同仁們充滿感謝的眼神。我想,以後有機會,我一定會再去西藏,回到那曲,再來看看那兒的天,那兒的湖,還有這些善良樸實的人。”

一次援藏行 一生雪域情——陽泉市檢察院幹部劉婷婷的援藏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