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中國股價大跌20%?仰融傳奇消失之謎!

華晨中國股價大跌20%?仰融傳奇消失之謎!

今日話題

時下華晨中國股價大跌20%新聞刷屏網絡,起因竟是寶馬欲提升合資公司股比至75%的謠傳,可見華晨是多麼懼怕寶馬拋棄,預示著祁玉民正在毀掉仰融傳奇;

1、華晨中國股價大跌20%?

據德國經理人雜誌消息,寶馬有計劃將其在華晨寶馬的股比提升至75%,事後雖快速遭到華晨及寶馬雙方否認,卻依舊讓華晨中國股價迅速下跌接近20%,創下2008年10月以來的最大跌幅,相對於同期長城寶馬如火如荼的合作,華晨卻因為自主品牌汽車不作為,被媒體調侃成寶馬代工廠,並多次受到股比放開政策的襲擊(本文屬於原創,貓視汽車首發,轉載請註明);

華晨中國股價大跌20%?仰融傳奇消失之謎!

2、華晨為何懼怕寶馬拋棄?

華晨中國股價之所以看寶馬臉色,這還得從其公佈的2017年財報說起,其當年收益為53.05億元,同比2016年增長3.5%,股東淨利潤則為43.76億元,但華晨寶馬對集團淨利潤貢獻達到了52.38億元,同比2016年增長31%,預示著抹去華晨寶馬帶來的收益,華晨中國2017年的淨虧損額度高達8.62億元;

由此,在4月發改委透露五年內全面放開汽車行業外資股比限制後,華晨依靠拿來主義坐享合資公司50%收益的好日子即將到頭,即使寶馬集團曾多次表示不會單飛,但在巨大市場利益面前,從來都沒有一成不變的承諾,正如寶馬信誓旦旦說在中國只有一家華晨寶馬一家合資公司,但轉身就投入了長城懷抱,其不可能還情願死守50%股比限制,拱手把大筆利潤讓給華晨中國(本文屬於原創,貓視汽車首發,轉載請註明);

華晨中國股價大跌20%?仰融傳奇消失之謎!

3、祁玉民毀掉仰融傳奇?

據悉,華晨前身是瀋陽金盃汽車,當年作為東北大型國企嘗試股份制改造時,仰融以1200萬美元代價買下金盃汽車40%股份,隨後他又安排了一次關鍵性換股,將控股比例擴大到51%,最後通過在百慕大設立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推動華晨汽車在1992年登陸美國資本市場,成功融資7200萬美元,也讓仰融一戰成名;

當行業管理部門及媒體還在討論中國汽車產業應該走中德模式,還是日韓模式的時候,華晨汽車已經在仰融帶領下,摸索出了三條全新的道路,其一為技術引進之路的金盃,其二為合資之路的金盃通用,其三為中國品牌研發之路的中華汽車,同時與豐田、通用、寶馬、羅孚和雷諾都達成了實質性合作, 其參股控股企業多達160多家,資產總額高達246億元,其發展氣勢直逼一汽和上汽集團,足可以稱得上民營車企傳奇;

遺憾的是,隨著遼寧省政府2002年介入,華晨終止了羅孚、雷諾和雪佛蘭品牌合作,仰融則不得不放棄親手打造的華晨集團而出走美國,而新接手的祁玉民上任第一件事卻是全面清理仰融系,其中包括一夜推平仰融花費百萬建成的假山,同時還做出華晨退市美國的決策,最終保留下來的合資項目只有華晨寶馬(本文屬於原創,貓視汽車首發,轉載請註明);

在祁玉民看來,華晨寶馬之所以能保留,在於它是一個快速獲得資金扭轉頹勢的手段,同時按照犧牲市場換技術的策略,似乎也讓華晨自主品牌汽車有了技術學習渠道,但在華晨寶馬實際合資運作中,德方寶馬集團不僅牢牢控制著產品開發,同時還緊抓著市場銷售權這塊肥肉,華晨寶馬則僅充當著代工生產角色,其在合作過程中獲得技術,不過是寶馬集團淘汰多年的技術;

或許,當前華晨寶馬發展路線已經背離了祁玉民制定戰略時的初衷,但由於他當年親手割斷了仰融佈下的汽車版圖,讓其錯失了制衡寶馬集團的砝碼,再加上華晨依靠合資反哺自主品牌策略失敗,不能像長城、吉利和比亞迪一樣,依靠自主品牌汽車盈利,讓它與寶馬集團合作中地位懸殊,甚至成為寶馬合資拋棄的對象,讓一代梟雄仰融締造的華晨傳奇遺憾結束(本文屬於原創,貓視汽車首發,轉載請註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