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國丨山腳下的古村,爲何總能巧妙避開山洪襲擊?

2016年9月14日凌晨,一場山洪襲擊了古田縣,古田縣的卓洋村是當時受洪災影響較大的村莊之一。然而,距離卓洋村不足5千米的前洋村卻完好無損,如同洪災從未發生過一樣。


地理中國丨山腳下的古村,為何總能巧妙避開山洪襲擊?

前洋村和卓洋村都位於古田縣境內,並且相隔不遠。那麼,當洪災來襲時,為何卓洋村受災嚴重,而前洋村卻能夠倖免於難呢?

地理中國丨山腳下的古村,為何總能巧妙避開山洪襲擊?

這一系列的謎題讓人深感疑惑。為此,《地理·中國》攝製組前往前洋村進行走訪和調查。

地理中國丨山腳下的古村,為何總能巧妙避開山洪襲擊?

前洋村歷史悠久,建築大部分都是具有上百年曆史的夯土建築。

在考察中,隊員們還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前洋村古民居每一面牆的底部石基高度都不一樣。而且,村裡的古宅均按朝代順序,從後往前依次排列。

除此之外,在村中任何一條小路上都能聽到流水聲,山洪常常讓河流沿岸的村莊變得一片狼藉。然而,前洋村河邊的古建築卻完好無損,或許正是這些設計,才是前洋村古建築不懼洪水的原因所在。

地理中國丨山腳下的古村,為何總能巧妙避開山洪襲擊?

隊員們對前洋村古建築土牆進行取樣和水化實驗,實驗後得出結論:前洋村的土牆在防水上確實有一定優勢。

地理中國丨山腳下的古村,為何總能巧妙避開山洪襲擊?

另外,土牆底部還築有石基,由於山坡是傾斜的,人們通常會把高處的土填到低處建成一個水平的地基,然後在地基之上建造房屋,這便使得建築前面的石基高度高於後面。

整齊排列的房屋佈局,有利於建造通暢的排水系統。所以前洋村的先民們在建造房屋的時候,就特別注意建築的排列,避免了村中產生積水,同時也可以防止洪水在村中停留。

地理中國丨山腳下的古村,為何總能巧妙避開山洪襲擊?

將土牆抬離地面,也有效地防止了土牆受地面積水的侵蝕,古民居內部也會在木柱底部增設柱礎防止受潮,並且,還在屋簷兩側增設了擋濺牆,可以防止雨水濺到正廳的地面與樑架之上。

綜合來看,前洋村的先民們在建造民居時,確實為應對洪水侵襲做了針對性的設計。

地理中國丨山腳下的古村,為何總能巧妙避開山洪襲擊?

隊員們從當地氣象局瞭解到,古田縣每年臺風期降水量巨大,山洪就是由強降雨導致的。但是,聽前洋村村民說,颱風來襲時,雨水甚至都沒有沒過古民居底層臺階,洪水更是沒有襲擊過村莊。

地理中國丨山腳下的古村,為何總能巧妙避開山洪襲擊?

經過考察,隊員們發現,前洋村周邊的5座大山是阻擋颱風的一道屏障,恰好能為前洋村擋住東方和東南方颱風帶來的大部分水汽。

並且前洋村距離河流源頭不足400米,匯水面積僅限於河流的上游,不等雨水彙集起來,便流到下游了。而這些水量,恰好能夠滿足村民們日常的生產生活。

地理中國丨山腳下的古村,為何總能巧妙避開山洪襲擊?

所以,古人巧妙地利用自然環境的優勢,不僅避免了一系列自然災難的襲擊,還因地制宜,發展出獨特的農業生產方式,讓子孫後代得以在此繁衍生息。

地理中國

《避水古村》

播出時間:7月14日17:42

監製/閆東 主編/劉銘 黃麗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